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冰糖葫芦

(重定向自糖葫芦
冰糖葫芦

中 文 名 :冰糖葫芦

别       名:糖葫芦

口       味:又酸又甜,还很冰

主要食材:山楂果,糖

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是中国汉族传统小吃,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大人小孩都爱吃。

目录

种类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冰糖葫芦除了传统的山楂冰糖葫芦外,还有蓝莓冰糖葫芦,菠萝冰糖葫芦,巧克力冰糖葫芦,奶油冰糖葫芦,红豆沙冰糖葫芦,绿豆沙冰糖葫芦,花生冰糖葫芦,朱古力冰糖葫芦和钙奶味冰糖葫芦等[1]

营养成分

富含维生素C、果胶和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山楂酸( crataegolic acid)、齐菊果酸、槲皮素、熊果酸、齐墩果酸、金丝桃甙(hyperin)、表儿茶精(epicatechin)等多种有机酸和营养元素[2]

制作方法一

用料:  

山楂: 适量

冰糖: 150克

开水: 150克

竹签:

步骤1:山楂清洗干净,去掉蒂部;

步骤2:大块的冰糖放入微波炉高火一分钟,轻轻一掰,立马变碎片;

步骤3:清理干净的山楂用竹签子串起来;

步骤4:将冰糖碎放入锅中,倒入同等份量的开水,中火加热,可以用铲子慢慢搅拌,加快冰糖溶解;

步骤5:当所有的冰糖都溶解后转小火,慢慢加热,这个时间有点长,大约在七八分钟吧(熬过月饼糖浆的应该很有经验,都差不多,只是那个里面有柠檬酸所以一直不凝固);

步骤6:仔细观察糖液的泡沫,当糖液的颜色变得稍微有一点点黄,泡沫繁多很拥挤时,差不多就是好了,将串好的山楂放进去快速滚一下,拿出放在抹了油的铁盘中,放冷处凝固10分钟即可。

小贴士

1、一定要开水溶解糖,开水和冰糖的比例为1:1(当然,外面卖的没有放冰糖的,成本限制,你也可以用白砂糖,但要小心,砂糖比冰糖更容易熬过火,颜色会发黄、甚至发黑);

2、观察糖液的颜色和泡沫,冰糖的颜色不会怎么发生变化,只是微微有点黄;

3、鉴定糖液是否可以的最好办法:准备筷子蘸一下,放入冷水中,20秒后拿出来,咬一下看是否凝固且不粘牙;

4、盘子一定要刷油,并放置寒冷处十分钟让其彻底凝固,暖气屋子里不行,糖都化了;

5、山楂还可以换成橘子苹果圣女果猕猴桃等任何你喜欢的东西。

制作方法二

材料:山楂20-25个。

辅料:白砂糖、冰糖、蔗糖、水200克、竹签若干。

步骤:

1、串果。挑选新鲜饱满、大小均匀的山楂,洗净。去根儿去蒂儿,去掉核(可省略),将山楂拦腰切开,用小刀挖去果核,加入豆沙、绿豆沙之类你喜欢的馅料(可省略)。然后将两瓣合上,用竹签串起来,每串大概十来个,也可以只串四五个,凭个人喜好。

2、熬糖。按糖与水2:1倒入锅中,用猛火熬20分钟左右,期间可以搅拌一下,注意20分钟之后水已经很少了,沸腾的非常厉害,并且,糖已经冒出了细小密集的泡沫,就像浅金黄色啤酒。可用筷子蘸一下糖浆,如果能微微拉出丝来,那就表示已经好了。若时间过长,颜色就会变成棕色,能明显地拉出丝就表示糖已经焦了,便失去了原本的甜味,味苦有点像双黄连。

3、蘸糖。将锅子倾斜(这样就可以让山楂全部都蘸到糖),将串好的山楂贴着熬好的热糖上泛起的泡沫轻轻转动,裹上薄薄一层即可。做冰糖葫芦的师傅说,蘸糖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但很需要技巧。如果糖裹得太厚,吃下去一口咬不着果,是比较失败的。糖要蘸上薄薄而均匀的一层,即算成功。

4、冷却。将蘸好糖的山楂串放到水板上冷却二三分钟即可享用。所谓水板,其实是光滑的木板,在清水里浸泡过较长时间,温度较低,同时木头具有吸水性,可以帮助糖葫芦冷却定型。在家里制作的时候,就可以用砧板代替,只要使用前将砧板放在清水里多浸泡即可。当然,大理石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温馨提示:成功的冰糖葫芦,出锅后外面的裹糖会迅速冷却,咬起来是咯嘣脆,完全不粘牙的。要达到这种效果,熬糖是最关键的。熬好的糖稀,肉眼可见糖浆浓稠,泛淡黄色,用筷子挑起可见拉丝,将筷子放入冷水中,糖稀可迅速凝固,咬一下,硬。还有,如糖稀有轻微拉丝时,就立刻关上火,将其浇在糖葫芦上即可。否则,糖稀就会变得又干又硬,无法继续制作。而且不能贪图方便把糖葫芦扔锅里,果子就酥了。

自制冰糖葫芦

1、山楂洗净,在其腰部用刀转圈切至籽处,用手掰开,用刀尖一挑,籽就出来用竹签串成一串串的;

2、锅里放水、糖、比例是5:3 小火熬,要不停的搅拌,待到糖色变黄,用筷子能挑出长丝来,即把糖葫芦串转圈粘上糖[3]

3、把粘上糖的糖葫芦,立即放在撒满芝麻的白铁板上,待凉后,取下就可以了。

依此法还可以做葡萄橘子香蕉、弥猴桃片、草莓木瓜片、火龙果片、加应子,海棠、洋菇茑等等

视频

冰糖葫芦 相关视频

一分钟学会做冰糖葫芦
舌尖上的美食 北京冰糖葫芦的制作工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