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电解质 | |
---|---|
电解质 ( electrolyte ) 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自身电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化合物。
电解质都是以离子键或极性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化合物在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状态下能够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而只有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时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后才能导电 。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某些共价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但也存在固体电解质,其导电性来源于晶格中离子的迁移。
中文名称:电解质
外文名称:Electrolyte
属性:化合物
分类: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简介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2、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4、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5、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1]
分类
电解质又分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是指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完全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包括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部分碱性氧化物等。
弱电解质是指在水分子作用下,只有部分分子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如HAc、H2S)、弱碱(如NH3·H2O) 、Al(OH)3、H2O等。因此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大不相同。[2]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判断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主要看该化合物在溶于水或熔化时自身能否电离出阴、阳离子能电离的属于电解质,不能电离的属非电解质,水溶液能否导电,只能作判断是不是电解质的参考因素。如
1、SO2、SO3、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原因是因与水作用后的生成物(H2SO3、H2SO4、NH3·H2O)电离所致,并非自身电离出自由离子,所以SO2、SO3、NH3等为非电解质,而H2SO4、H2SO4、NH3·H2O则是电解质。
2、有些物质由于很难溶解,致使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太小,测不出导电性能,但却是电解质甚至为强电解质,如CaCO3、BaSO4等。这是因为这类化合物在水中被溶解的那部分是完全电离的,且在熔化时,也是完全电离。
3、应当特别注意的是离子型氧化物,如Na2O、CaO、Na2O2等,它们虽然溶于水后电离出的自由离子不是自身,但在熔化时却可自身电离,且完全电离,故属于电解质,且为强电解质。
对人体的作用
电解质广泛分布在细胞内外,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功能和代谢活动,并且电解质对正常生命活动的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体内电解质分布情况是这样的:在正常人体内,钠离子占细胞外液阳离子总量的92%,钾离子占细胞内液阳离子总量的98%左右。钠、钾离子的相对平衡,维持着整个细胞的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可使全身各器官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发生相应的障碍,严重时常可导致死亡。
水、电解质的平衡,受神经系统和某些激素的调节,而这种调节又主要是通过神经特别是一些激素对肾处理水和电解质的影响而得以实现的。[4]
相关视频
1、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