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泗州城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泗州城遺址,位於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

歷史

為了加強對汴渠漕運管理,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徙泗州於汴口臨淮縣,遂改臨淮縣為泗州城。貞元八年(792年),泗州城就有被水淹的記載。為了防洪,北宋時開始築城。歐陽修在《先春亭記》中記述,景?三年(1036年),泗州知州張殿承主持築城外防洪堤「九千二百尺……,高三十五尺,土石為堅,捍暴備災。」這次築堤用人力八萬五千個,用米一千三百石。防洪堤築好後,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泗州城南臨淮水,西靠汴河,唐宋兩代是漕運中心,有「水陸都會」之稱[2],據《帝鄉紀略》和《泗州志》記述,這裡是「北枕清口,南帶濠梁,東達維揚,西通宿壽,江淮險扼,徐邳要衝,東南之戶樞,中原之要會」,「天下無事,則為南北行商之所必歷,天下有事,則為南北兵家之所必爭。」泗州直屬疆域,東至清河界洪澤九十里,西至五河縣潼河口一百二十里,南至盱眙縣淮河二里,北至宿遷界梅花道口一百五十里。轄七鄉五十三里,計有鎮集二十二個,是洪澤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

泗州城舊有東、西兩座土城,中隔汴河,有汴河橋相連。明代初期西、南兩面護城堤已遭毀壞,僅東、北兩面尚存堤址。城牆難抵擋住洪水侵襲,始將二城合一,建成磚石城,周長九里三十步,城牆原高二丈。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遭倭寇圍攻。後加高至二丈五尺。據《泗州志》載,泗州共有五座城門,東、西、北各一門,南面有南門和香花門。香花門是為了迎僧伽大師真身從長安歸泗州而特建。為了防洪水侵擾,每座城門都建月城和門樓,城外大水,先堵月門,行人從月城堤上出入。城上建城鋪45座,每200戶看守一座。城上還建防敵炮台六座。每座城門下都建有水關,香花門與北門水關相對應。宋代有漕船、舟楫出入。明代後期,水關先後淤廢。

泗州城內外先後共建有名的橋16座,其中城內有8座:即優龍橋、回龍橋、天梯橋、通會橋(也稱汴泗橋)、永寧橋、走馬街橋、馬家橋、魏家橋。城外8座橋為:東門外板橋,西門外板橋,南門外濯清橋,北門外板橋,新橋、通濟橋、胭脂橋、浮橋(橫跨淮河,連接泗、盱兩地)。泗州城外有護城河,環城皆濠,濠外有堤,濠水相通。因溝濠縱橫,不僅橋多,各城門都有吊橋,以利通行。泗州城內外,共有五個集貿市場,十五條大街,三十四條巷道。

泗州城為歷代州郡所在地:唐朝淮東節度使南宋淮南東路宣撫使、明洪武初年置泗州衛、明代和清初期廬、鳳、淮、揚、滁、徐的欽差以及監察御使,鳳泗兵備道,江北提刑按察使等官署。在城內有州衙、都察院、巡監察院、理刑廳、泗州衛、館驛、倉廒、課稅局、陰陽學及郵傳總鋪等官衙單位;有儒學署、訓導署、學正署、社學、決科書院、龍泉書院、泗水書院等文教建築;還有漕糧中轉的常豐倉等倉儲建築。此外,在泗州城內還有鍾、鼓樓各一處,寺、廟、庵、祠等建築53處,還有壇、堂、亭、閣12處,表、坊、碑、碣等24處,還有唐代建造的靈瑞塔和明遠大師塔。

明代泗州十二景:「九崗山形蜿蜒,一字河流環帶,對岸盱山聳翠,面城淮水浮煙,瞻柏陵園蔥蔚,採蓮濠畔芬芳,關內漁舟詠月,堤前商櫓吟風,龜壁遙睇砥柱,鵝湖閒泛恬波,普照泛圖映日,皇華樓閣臨流。」

唐、宋、元、明各代,許多文人墨客,駐足泗州,留下大量膾炙人口詩文。宋代米芾知漣水軍,道經泗州,曾留有:「京洛風塵千里還,船頭出汴翠屏間」。

1993年起,江蘇省盱眙縣和省物探院就開始尋找泗州城,但直到1999年才有了突破,勘探隊在淮河鄉大橋漁場、沿河村和城根村近6萬平方米的範圍內進行探測,用磁測、雷達和電法配合人工鑽探,終於完整地探明了泗州城城牆位置的所在。除了西南一角仍淹在淮河裡,泗州城90%的城址都埋藏在地下,距洪澤湖11公里遠。2011年12月30日,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古城遺址。

視頻

泗州城遺址 相關視頻

泗州城遺址入選江蘇大遺址預備名單
沉睡300多年的「東方龐貝」泗州城,掀開神秘面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