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月童话
《欣月童话》不幸患上脑瘤并且双目失明的欣月随时可能失去生命,然而她却有个未了的心愿:到北京天安门看升国旗。但欣月虚弱的身体已经无法到达北京,于是当地媒体和社会各界二千多名群众共同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带着欣月在长春坐车转一圈,然后到一个能升国旗、奏国歌的地方,告诉欣月那里就是北京天安门。为了让这个仪式真实,众人对乘车路线、交通工具、行车时间都作了精心谋划,甚至对志愿者们进行了明确分工,有的做报站员,有的做导游,有的做北京公交车上的普通乘客[1]
目录
剧情
杨光(梁家辉饰)每天都在为寻找不一样的新闻焦头烂额,却被妻女批评不懂浪漫、只懂钱。陶彬(黄伊汶饰)总是故意把事情弄得乱七八糟,故意不把事情做完,只因为害怕完的感觉、害怕失去。大胜虽为白领,却面临无数现实问题难以解决:薪水、房子、父母、爱情…… 一个骗子用劲诈术行骗,却因一个“棒棒糖”痛改前非,最后的谎言心存善良。小欣月只有七岁,她有梦想,她的快乐谁也不会想到……
幕后制作
导演阐释
我觉得看完的直观感受,第一个感觉是感动。第二是快乐,看的整个过程很轻松,有欢笑。并不是为了感动就是哭,第三个给我有回味,有思考,这三个因素。我们做这个影片当中也做了无数的释放,有专业的人员,有普通的观众,有学生,做了不下10场的一个观影的体验。我们做了一个调研,就是说流泪的哭的人占了 60%,感动的100%,快乐开心的笑的100%。我觉得我前面可能是一个冲动,当场看完以后,这部影片我要做,但是后面真正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就觉得这个定位怎么定,很容易就想到主旋律。所以我在电影报来采访的时候,这个主旋律,你来做,能不能做成?因为我们主旋律很容易,所以我讲了一句话,没有市场就没有主旋律。第二个我觉得就是我们在这个时候看的时候,我们可能有时候我们做企业也需要讲一点精神,精神的东西才是人类共通的东西。更重要的我刚才说,我们做了无数场不下于10场的观影,其实让我们找到了很好的感受,我们今年其实很不平凡,除了奥运会以外,我们还有地震,地震让我感觉到中国人团结,我们很多看不到的东西突然释然了,这一点让我们觉得这部影片给我们带来一些感受。里面除了梁主编在圆梦的同时,其实里面反映了是一个家庭,所以这部电影我更定位成家庭电影。它是可以让全家人来观看,包括里面的父亲,卖电视机,由于父亲的坚持才会改变你的想法。
梁家辉的拍摄记忆
那个时候所谓吃苦,在我们电影行里头不算很苦了,我们还没有到大西北,还没有到银川那些地方去拍戏。在长春已经算是过得不错,因为那些剧组条件有限,确实这不是一部商业电影,所以他们的条件不会很好,所以不管我们的生活条件,我们拍摄环境的条件,都不会像平常我们拍戏那么好。其实大部分人都在吃苦,大部分的演员,工作人员,但是大家都同样是为了这个故事而来。尤其是我们导演,他那个时候来找我的时候,他是用他的诚意用这个故事来打动我。所以后来跟他算钱的时候也没法儿算进去。那个时候组里头是上下一心,同心协力的完成这个电影。所以很多那个时候来的群众演员,尤其是我们需要一个场面的时候,很多来的群众演员都是因为这个故事,而且他们以前就知道这个故事,听说我们要拍这个戏,所以都志愿报名来当群众演员。我们在广场上一大清早,所有的人都要来,而且穿着夏天的衣服。
梁家辉的快乐
快乐生活其实很简单,《欣月童话》让梁家辉想起自己夭折的弟弟,他在十六岁时,九岁的弟弟染上骨癌,坚持了九个月便离世。而接拍欣月童话让梁家辉更清楚地明白要懂得珍惜,热爱身边人。“生活中每天早上醒来看看自己还活着还很健康就很快乐,原来总是以为人生要到到某种程度获得某些成就才算快乐,但是拍完这部戏之后,我明白要求越小越少就越容易获得满足,人一旦满足之后就会很快乐,欣月就是这样小小的愿望实现之后得到了大大的满足。”他说。
花絮:
·本片根据2000人为绝症盲童欣月编织谎言,上演“天安门升旗仪式”的感人故事改编而成。
·香港著名影星梁家辉也倾情加盟本片,饰演一直关注欣月病情并且帮助欣月实现梦想的报社编辑部主任。主演黄海波称非常期待2人的合作,希望能共同演绎优秀的影片。
·黄海波在荧屏上大多硬汉形象出现,因为饰演军人占绝大部分,一度被媒体称为“军人专业户”。除了在《谍战》中有年龄跨度扮演的邱枫为父亲外,这是其第二次扮演父亲,但由于这个父亲的知名度和特殊性,已经让黄海波感到不小的压力。
视频
欣月童话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欣月童话 A chinese fairy tale (2008),1905电影网
- ↑ 欣月童话剧情介绍_电影,电视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