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楼南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楼南泉
出生 1922年12月13日
浙江省杭州市
逝世 2008年1月3日(86岁 )

楼南泉,(1922年12月13日-2008年1月3日),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

简介

楼南泉1922年12月13日生于浙江杭州, 2008年1月3日逝世。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早年从事崔化反应及异相催化理论研究,在CO+ H2合成液体燃料研究中与他人合作获得重要成果。20世纪60年代参与主持固体和固液火箭推进剂研究和发动机燃烧试验,研制成功过氯酸甲基六次甲苯四胺推进剂药柱。70年代合作开展了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有效成果。1978年以来,创建并领导了中国第-一个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 在国内率先建造了大型交叉分子束装置和其他多套精密的研究设备。利用分子束和激光技术深入探讨了金属原子与多种氧化物的反应动态学,在反应机理、新生产物态分布和能量配置、分 子间传能以及分子空间取向在反应动态学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近年开展有关飞秒激光控制化学反应的研究。"分 子束反应动力学和分子传能”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1982年、1986年、 1994年分别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均为第一 完成人)。[2]

个人简历[3]

1922年12月13日 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42-1946年 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并获学士学位。

1946-1949年 南京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合成氨厂化学研究部任研究技术员。

1949年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历任助研、副研究员、研究员及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职。1978-1986年任副所长,所长。1981年起任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指导教师。1982-1992年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979年至今 任国际分子束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4年至今 任《物理化学学报》副主编;《化学物理学报》主编。

1986年至今 任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等校化学系或物理系兼职教授。

1991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并同时当选为化学部常委。

主要研究领域和成就[4]

一切为了国家需要

楼南泉早年主要从事催化反应、催化理论研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陆相生油理论和大庆油田发现之前,中国的石油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石油严重依赖进口,而国际上的经济封锁使石油产品成为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这就是大连化物所当时称为石油研究所的原因。楼南泉急国家之所急,与张存浩合作,为解决国家石油燃料短缺问题,共同主持和承担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完成了实验室阶段的研究目标,并进行了中试放大试验,直至工厂实际放大试验建成并进行了试运行,获得了成功。他们研制的催化剂其性能超过当时世界同类催化剂,设计的流化床反应器放大效果好,在直径为628毫米的工业单元反应器中重复了实验室的效果。这是当时的一项重大技术成就,此项成果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级),相应的研究论文被当时的美、德、英三国的核心学术期刊接受并公开发表。大庆油田的开发,我国石油的自给,使这项成果成为一项技术储备,石油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也随之调整,更名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他又与人合作主持了固液火箭推进剂的燃料和配方的研究,研制成“过氯酸甲基六次甲基四胺”推进剂,实现了中间放大及240mm直径药柱的生产,掌握了真空除气、常压浇铸等新工艺。经过反复试验证实,推进剂和发动机都可以正常工作,并成功地进行了地面模拟高空点火试验。该项成果获中国国防科研荣誉奖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又与合作者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中空纤维用于反渗透的研究,这是一项高效节能化工分离新技术。他积极倡导和组织开展了这一技术的前期实验室阶段的研究工作。这项技术后来由大连化物所化工领域的专家们发展成为膜分离技术产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合成氨和其它化学工业生产,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建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基地

1978年,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年过半百的楼南泉回到了研究岗位。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基础研究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楼南泉根据当时国际上物理化学领域的发展趋势,敏锐地觉察到分子反应动力学将成为国际上倍受重视的新兴学科,但由于其耗资大、风险大、难度大,因而这一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在中国还无人问津,楼南泉以非凡的气魄和决心倡议在国内开展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1978年,在全国科学规划讨论中,他率先倡导在国内开展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并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组建和领导了国内第一个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建造了中国第一代分子束反应实验装置,开展分子束反应动力学和分子传能的研究。1979年,他和曾宪康研究员首次代表中国化学家参加了在意大利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分子束会议,第一次把中国人的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报告传递到国外。在这次会议上,他被聘任为国际分子束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在以后的几年里,他又带领全室人员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交叉分子束装置,并在研究中应用了先进的激光技术,实现了在单次碰撞条件下开展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工作,获得了一批令人兴奋的结果。在反应机理、反应截面、产物的态分布、分子间传能和产物分子空间取向等方面均取得创新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部分成果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荣获1982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八十年代中期,国家计委实施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楼南泉为使中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争取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往返穿梭于大连北京之间,奔波于海内外,广泛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分子反应动力学的新信息、新动向,宣传本实验室的工作,同时争取各方面的支持。由于他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建立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愿望得以实现。这个实验室是由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北京化学所联合组建,总部设在大连,楼南泉任筹建组组长。实验室建设期间,在大连化物所自行建造了五台大型装置,包括通用型交叉分子束,分子束-表面相互作用装置,束源可转动的团簇实验装置、自由基反应动力学实验装置和时间飞渡质谱装置,为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实验室于1992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实验装置的研制工作获中国科学院1994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老当益壮,勇挑重担

楼南泉除了组织和领导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动力学研究工作外,也非常关注全国的分子科学的发展。在“七五”期间,他是国家基金委重大基金项目《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学术领导小组组长,组织和领导了国内几个主要研究单位和大学出色地完成了这项研究计划,使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这一研究项目在结题时被专家委员会评为优秀。1992年开始,七十高龄的他又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主持国家攀登计划项目 《态-态反应动力学和原子分子激发态》的研究工作。组织了国内从事原子分子物理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的有关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七个单位,共同承担这项重要的基础研究项目。经过四年时间,这项研究取得了优秀成绩,在分子传能规律的研究、原子分子理论、光谱和动力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创新成果,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四百多篇文章,并在国内出版了论文集。

瞄准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新方向

年逾七十的楼南泉,站在当代物理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研究小组的同事一起,开创了中国应用飞秒激光技术研究化学反应的先河。所谓飞秒,即10-15秒。应用飞秒激光技术研究化学反应,可以使人们在几十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尺度上观测原子、分子的反应过程。科学家们早就猜测了化学反应的模式,可是其速度之快,是人的眼睛无法看清的。于是人们设想,用一种速度极快的激光“照相机”,用以拍摄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的断裂情景,拍摄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这一技术就是飞秒激光技术,它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化学反应过程的认识。1999年美国从事飞秒化学研究的科学家Zewail教授被授予了诺贝尔化学奖,这证明了楼南泉选择研究方向的科学预见,也说明基础研究的前瞻性是很重要的。

培养学子,倾注心血

楼南泉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远在文化大革命以前,他就开始培养研究生。“文革”以后他大力推荐了一批中年骨干到国外进修,使他们成为年轻一代学术带头人。楼南泉认为,优秀人才是实验室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是科研创新的保证。正因为如此,他不顾年事已高,孜孜不倦地为培养年青一代倾注心血。

楼南泉从1960年开始,就指导培养了2名研究生。八十年代,他培养出大连化物所的第一位物理化学学科的博士研究生。迄今为止,共指导培养了硕士15名,博士20余名。他们中的不少人目前仍然活跃在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大多数人已成为该领域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楼南泉作为中国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奠基人,中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开拓者,多年来他在这块园地辛勤耕耘,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1990年,他患了前列腺炎、结肠炎,无名低烧和关节肿痛长期缠身。时值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时期,他牵挂实验室建设,经常和同事们在病房讨论工作。病情稍有好转,就急于出院。1999年,楼南泉因感冒引发严重肺炎,不得不在医院里躺了将近半年,但在住院期间,经常要求研究生去医院和他讨论飞秒研究进展,并布置具体研究工作。楼南泉热爱科学,他的生命和科学连在一起。他七十岁开始学计算机,逐渐地能用计算机处理文件、查阅信息和撰写文章。计算机对于七、八十岁的老人来讲,毕竟太是新生事物了,但是他从来不这样认为,不管计算机出了什么问题,他都想弄明白、根除它,自己不懂就向周围的学生和老师请教,时常弄得他身边的人“痛苦”不堪。因为很多问题他们也都不十分清楚,只是将就着用,现在则不得不彻底弄清楚,好向楼南泉解释。这不但体现了楼南泉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更体现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可贵的一面。楼南泉年过八十以后,仍然每天坚持到单位上班,孜孜不倦地工作在办公室和实验室,与同事和研究生交流、探讨用数值理论研究超强激光场控制化学反应……每当你走进他的办公室,都可以看到他坐在计算机或写字台前。在那干干净净的办公桌上,有序地摆放着各种参考文献和待修改的文章,楼南泉就是这样不知疲倦地在未知的科学世界中探索着。

晚年心愿

晚年心愿:身体好,多带些博士生

年逾八十的楼南泉,很注意锻炼身体,走路不用人扶,上下楼梯也很自如。家里有一辆电动助力自行车,有时候还骑车到菜市买菜;单位里有一辆轻便摩托车,经常骑摩托车往返于食堂、办公室、医务室等地。楼南泉曾幽默地说:“放心,我都有牌照,技术绝对没问题。”他认为,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得到锻炼,比如上楼梯,比如骑车,没有必要花钱去锻炼。楼南泉喜欢不断改变,他说那样的话就可以不断地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接受的过程既是一种享受,也是对大脑的锻炼。

他晚年的心愿就是保持身体好,脑子好,再多工作几年,多培养几个博士生。他常常说:年纪大了,具体工作做不了了,希望在有生之年为国家多培养几个有用人才。楼南泉虽然已经培养了几十名研究生,但他本人始终坚持工作在科研第一线。他说:“人就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国家有13亿人,一个人的进步也是进步,哪怕我只是一滴水,一粒沙,这也是我应做的。” 楼南泉希望每一个人都应该抓住机会为国家的发展尽力。

楼南泉在大连化物所辛勤耕耘了近60个春秋,他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物理化学的科学研究事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