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角(?-184年),鉅鹿人,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軍領袖,太平道的創始人。據《三國演義》描述,張角本來是個沒能考中舉人的秀才,一日入山採藥,遇到一名碧眼童顏的老人(人稱南華老仙)授予《太平要術》。張角得書後,曉夜攻讀,終有所成,創太平道,自稱「大賢良師」。(實應得到東漢順帝時於吉、宮崇所傳的《太平清領書》)。太平道是我國道教最早的教派之一,是一推翻已經腐朽沒落的東漢王朝、建立起太平社會為己任的教派。[1]
崛起
南華讓張角向天下宣傳教義,叫他普度眾生。如果心裡有邪念的話會遭天譴。張角熟讀太平要術,學習了書中的法術,能呼風喚雨,施符救人,掌握了各種各樣的法術。張角常常握著九節杖,在傳統醫術的基礎上,在其中加入符咒、咒語為人治療疾病。而且把這個行為用來當做掩護,偷偷建立了太平道,並開始招收大量的學生,培養核心弟子,吸收基礎群眾。
相關記載描述道,正當在中平元年(184年)正月瘟疫流行時,他散施符水為人治病,更自稱「大賢良師」。他與弟子雲遊四方,傳播其思想。及後把十幾萬信眾組織起來,分為三十六方,每方各置首領統率,並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更令各人以白土書「甲子」二字於家中大門上。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荊州、揚州、兗州、豫州等八州人,皆祀奉張角的名字。[1]
黃巾之亂
「蒼天」是指東漢,「黃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據五德始終說的推測,漢為火德,火生土,而土為黃色,所以眾信徒都頭綁黃巾為記號,象徵要取代腐敗的東漢。[2]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義,史稱「黃巾之亂」。他更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參加的人都裹上黃色的頭巾作為標誌,所以稱之為『黃巾軍』。起義一開始,黃巾軍深得民心,群眾們紛紛響應張角他們,有的人加入張角他們的隊伍,成為信徒,有的送糧食和衣物給黃巾軍,隊伍很快就壯大了。在廣宗(今河北威縣)擊退北中郎將盧植的進攻;後又打敗東中郎將董卓。
一時之間,天下震動,朝廷震驚了派出大將皇甫嵩的攻打剿滅黃巾軍,不到十個月朝廷很快將黃巾的主力消滅了,張角也在此期間病死。同年十月,角弟張梁戰死於廣宗。失去領導下,黃巾軍迅速瓦解。黃巾軍被鎮壓後,張角被戮屍梟首。但餘波未了,當時各地有實力的地方勢力成為軍閥,號稱諸侯,趁亂世控制朝廷,架空皇帝,直接影響到東漢的滅亡。[1]
此役對後代也有影響,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方臘之亂就是尊張角為教主。
參考來源
- ↑ 1.0 1.1 1.2 三國張角是個什麼樣的人. 每日頭條. 2017-12-05 [2019-01-01] (中文).
- ↑ 黃巾之亂 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起義. 壹讀. 2016-10-03 [2019-01-0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