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條目可能需要进行清理,以符合求真百科的质量标准。 (2019年8月31日) |
此條目或章節內容可能是從某個來源處复制粘贴而来, (2019年8月31日) |
四川大学(英语: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高水平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拥有研究生院和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中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2000年,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 [1]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14个,其中2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专任教师5494人;全日制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3700余人。 [2] 创办时间 1896年 属性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985工程 |211工程 |全国重点大学 |2011计划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类别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朱德、巴金、杨尚昆、郭沫若、陈昌智、戴秉国、柯召、吴玉章 学校官网http://www.scu.edu.cn
图集
学校概况 历年分数线 招生简章 大学校园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只有阳光透过树叶点点斑斑洒在小路上的安静,到处飘荡着花草的迷人香味,让人神往。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全国最美高校TOP10都是哪几所吧。111 目录 1 历史沿革 ▪ 追根溯源 ▪ 草创奠基 ▪ 艰难发展 ▪ 世纪腾飞 2 科学研究 ▪ 研究机构 ▪ 建设成果 ▪ 学术资源 3 教育教学 ▪ 师资力量 ▪ 院系专业 ▪ 学科建设 ▪ 教学建设 ▪ 合作交流 4 川大传统 ▪ 形象标识 ▪ 精神风貌 5 学校领导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6 获得荣誉 7 知名校友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四川大学 外文名 Sichuan University 简 称 川大、SCU 创办时间 1896年 类 别公立大学 类 型 综合 属 性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985工程 211工程 全国重点大学 2011计划 展开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现任领导 校长:李言荣
党委书记:王建国 专职院士 15人 本科专业 132个 硕士点 443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54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37个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5个
二级学科46个(含一级学科覆盖) 院系设置 数学学院、物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华西口腔医学院、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匹兹堡学院等 校 训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校 歌 《四川大学校歌》 校庆日 9月29日 地 址 望江校区: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华西校区: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17号
江安校区:双流区川大路二段 院校代码 10610 [2] 主要奖项 国家科技三大奖41项 [3]
国家教学成果奖31项
全国大学生满意度50强高校 [2] 知名校友朱德、巴金、杨尚昆、郭沫若、陈昌智、戴秉国、柯召、吴玉章 国家杰青 50人 长江学者 43人 [2]
历史沿革编辑
追根溯源
四川中西学堂
四川中西学堂外景
四川中西学堂外景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晚清洋务运动的改良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指导思想,“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作方针,掀起了近、现代化的浪潮。在文化教育方面,则以办新式学堂,兴学育才为标志。
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创办四川中西学堂,倡导学习“西文西艺”,“分课华文、西文、算学”,成为四川古代和近代高等教育的结合点。6月18日,四川中西学堂正式开学。
四川中西学堂初设英、法文科,以学习英、法语言文字为主。次年,四川洋务总局行文确认增设算学科(算学馆),这里的“算学”是数、理、化,也即理科的通称。四川中西学堂按照西方“分科立学”的教学制度,对学生按科类、分程度编班定级。
四川中西学堂根据生员入学时的程度,分为“学长”、“学生”、“附学”三个层次。“学长”程度最高,为“资性颖悟,易于造就”的有举人以上的功名的人士。
1900年,四川中西学堂有了第一届毕业学生。学堂规定,考得3/6学分者发给三等执照(文凭),考及4/6学分者发给二等执照,考得5/6学分者发给头等执照。二、三等执照由四川洋务总局转报四川总督署备案后发给。
四川中西学堂筹办奏折及光绪皇帝的御批
四川中西学堂筹办奏折及光绪皇帝的御批
头等执照则还须呈报四川总督亲自核准。获得二、三等毕业执照的学生,原则上到川内或原籍省、区当中学堂教习,也可自费出洋留学。获得头等执照者,在经过严格考核后,公费派送出洋留学或授以功名。
1901年,四川总督奎俊从四川中西学堂毕业生中选拔18人,从尊经书院选拔4人,由知府李立元带队到日本和西方“国家公学堂肄业”。“岁以三年为期,前者毕业,后者继往”。1906年四川留学生占全国留学生总数的1/10,掀起了四川近代出国留学的第一次高潮。
锦江书院
锦江书院是四川按察使刘德芳于1704年在文翁石室基础上奉旨创办,为四川大学主要历史源头之一。锦江书院在1733年,被御定为全国22所最著名的省级书院之一,时人曾誉以“石室云霞思古梦,锦江风雨读书灯”。
尊经书院
1874年5月,工部侍郎、四川兴文人薜焕,偕省内官绅15人,上书四川总督吴棠和四川学政张之洞新建书院,得到张之洞的支持以及川督和清廷的批准,定名为“尊经书院”,为四川大学另一主要历史源头。
张之洞《创建尊经书院记》表明,书院旨在培养“通博之士,致用之才”。张之洞为尊经书院制订了章程18条,对办学方针、师生关系、学生奖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原则的要求。张之洞还先后写了《书目答问》、《輶轩语》两书,不仅用于指导尊经书院诸生和全省教育界人士学习,而且成了清末新式书院和学堂的必读之物。
尊经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影响四川近现代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和科学发展的名人。例如,为变法图强,英勇牺牲的戊戌六君子一的杨锐;离经叛道、托古改制的今文经学大师廖平;力主新学的四川维新变法的核心人物宋育仁;为推翻清朝、建立民国,舍身炸死良弼,被孙中山先生封为大将军的彭家珍;领袖群伦、叱咤风云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大人物吴玉章、张澜、罗伦、蒲殿俊;清代四川唯一的一个状元、曾任京师大学堂首席提调和四川高等学校校长的骆成骧等。 [1] [4]
草创奠基
四川通省大学堂与四川省城高等学堂
1901年,上谕宣布将所有书院改为学堂,同时发布管学大臣张百熙所拟《钦定学堂章程》。该章程即壬寅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完整的以西方为标准的新学制。
1902年,四川通省大学堂由四川总督奎俊奉旨合并四川中西学堂和尊经书院后组建,仿京师大学堂成例,是中西结合、文理兼备的近代综合性的高等学校。其诞生标志着传统的古代书院和作为四川近代高等教育代表的四川中西学堂,向比较完善的近代高等教育的过渡和完善。同年,四川总督岑春煊转发清廷指令,该指令规定除京师大学堂外,各省的大学堂一律改称高等学堂,于是,四川通省大学堂又改名为四川省城高等学堂。1903年锦江书院并入。
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学科分为正科三类:正科一部(文科)包括经学(主要为中国哲学)、政法、文学、商科。正科二部(理科)包括格致(主要为数、理、化)、工科、农科。正科三部(医科)包括医学。学制都是四年。正科就是本科。由于条件限制,医科未能正式开办。此外,还有一些根据不同需求和层次设置的科类,如速成师范科、优级师范科、普通科(即预科)、测绘学堂、铁路学堂、半日学堂、附设中学堂等。
四川省城高等学堂是中国国内亲到中国国外聘请外籍教师最早的学校之一,还被授权主管四川省的留学生事务。
四川通省师范学堂和五大专门学堂
经过1903年癸卯学制改革,高等、专门和实业学堂体制逐步确立。四川通省师范学堂(1905年)和四川通省法政学堂(1906年)、四川通省农政学堂(1906年)、四川藏文学堂(1906年)、四川通省工业学堂(1908年)、四川存古学堂(1910年)等专门学堂应运而生,与四川省城高等学堂等共同构成清末四川高等教育主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