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重新導向自 哥)
兄,漢語口語多稱哥或哥哥,是對父或母所生而比自己年齡大的男性血親稱呼,有時泛指一切男性同輩兄長(如堂兄弟、表兄弟),為了謙虛也稱所有男性同輩為「兄」(事實上年齡可能比自己小,如「謝兄」、「周兄」等)。由於男性兄長具有的權威,引申出領導者含義,大哥,老大,大佬,在民間普遍使用。當父親死亡或失勢的時候,有長兄為父的習俗。
由來
哥在漢語中本來是「歌」(唱歌)的本字,而從甲骨文起「兄」便是表示現在的「哥」義。在東漢前尚未見「歌」字。
「哥」字不作「歌」是從唐朝開始的[1]。《舊唐書·王(土局)傳》「玄宗泣曰:『四哥孝仁……』」,四哥是指玄宗之父睿宗。玄宗的兒李琰也稱其父為「三哥」。玄宗稱李憲(睿宗長子)為大哥,又是以「哥」稱兄。而《淳化閣帖》中唐太宗居然對其兒子李治自稱「哥哥敕」,這又是以「哥」作為父親的自稱。同時代的白居易在《祭浮梁大兄文》中也出現了以「哥」稱兄。由此可見當時「哥」可以兼指父兄。有意思的是,這種用法至今在晉語并州片的平遙、文水等地方言中還存在(讀音略有區別)。
家庭角色
兄長,特別是長子,在中國傳統家庭中擔任特殊角色[2]。
- 年長的哥哥往往較早擔任家務和其他體力勞動,並對其他弟弟、妹妹起着保護和模範作用。
- 哥哥在家庭中往往扮演者半個家長角色,在弟、妹中具有一定的權威。在特殊的時候擔任起整個家庭的重擔,繼承父親的角色。
- 哥哥往往比弟弟更有可能性繼承父親權利、地位、職業。
- 父母對哥哥要求比較嚴格,寄以厚望,希望有一天他能夠承擔家庭重任。哥哥一般較老成、穩重,服從父母的權威,容易和長輩溝通,也面臨更大的壓力。哥哥比弟弟一般較少反叛和創新。
- 和第一點相反,哥哥有可能較多的受到父母關愛和保護,甚至溺愛。
現代發展
- 哥哥(gorgor),歌迷影迷對張國榮的尊稱。
- 哥哥,哥,在某些情況下指男同性戀。
- 葛格,哥哥的音變,台灣常見網絡用語。也被男同性戀普遍使用。
- 大佬,見於粵語使用區,佬是對成年男性的稱呼,並無貶義。大佬用作黑社會對其領導者的稱呼。
- 大老,台灣常用政黨術語,指黨內派系主要人物。也可指黑社會領導者。
視頻
兄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南北朝之後 「哥」才有「兄」的意思,中國新聞網,2015-2-13
- ↑ 「哥」是漢語中外來詞 唐玄宗稱呼父親「四哥(轉),新浪博客 , 200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