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古罗马时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罗马时代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本名 古罗马时代

外文名 Ancient Rome

简 称 罗马

所属洲 欧洲

首 都 罗马城

主要城市 那不勒斯等

官方语言 拉丁语

货 币 奥雷,第纳尔,

塞斯太尔斯,杜蓬帝,

阿司,塞米,卡德拉斯

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政体

国家领袖 恺撒

屋大维图拉真

人口数量 约 6500 万

古罗马时代:古罗马,是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古罗马先后经历罗马王政时代(前753~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前509~前 27年)、罗马帝国(前27~476年/1453年)三个阶段。 [1]

简介

公元1-2世纪是罗马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罗马共和时代基本完成疆域扩张,到公元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

到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410年,日耳曼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进入意大利,围攻罗马城,在城内奴隶的配合下打开城门,此后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西哥特王国;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遂告灭亡。而东罗马帝国则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统治者

罗马王政时期

罗马王政时代是指古罗马在公元前753年到公元前509年这一时期,又称为罗马王国,伊特鲁里亚时期。是罗马从原始社会的公社制度向国家过渡时期。此时的古罗马还没有成为强大的帝国,只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镇,尚未建立共和国,是一个传统的君主制国家。

以下君主统治年代为罗马王政时期:

罗慕路斯

罗慕路斯(约前771年~约前717年)与雷穆斯(约前771年~约前753年)是罗马城的建造者。在罗马传说与神话中他们是一对双生子,幼年被抛弃,一只母狼哺育了他们。后来,罗慕路斯杀死了弟弟雷穆斯,建立罗马。

努马

努马,全名努马·庞皮留斯(Numa Pompilius,前753年-前673年),是罗马王政时期第二任国王。跟初代国王罗慕路斯以发动战争扩大罗马不同,在其43年的统治中没有进行一次侵略性战争。

托里斯·奥斯蒂吕斯

古罗马王政时代第三代国王。拉丁系罗马人。约公元前672年上台,约公元前640年逝世。

托里斯·奥斯蒂吕斯是一个崇尚对外进攻的男人。在经过努马的改革和整顿后,内部得到充实的罗马,在托里斯·奥斯蒂吕斯的领导下,进入了对外扩张的时代。他带领罗马士兵一次又一次的出征,取得了比第一代国王罗穆路斯更辉煌的战绩。

托里斯·奥斯蒂吕斯统治罗马32年,据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的说法,他死于雷击。

安库斯·马尔西乌斯

托里斯死后,经过大会选举,安库斯·马尔西乌斯成为罗马第四代国王。他是萨宾人,出生于罗马,其母是努马的女儿。

他一生有两大成就:他在台伯河上架起了第一座桥梁,且征服了位于台伯河河口的奥斯提亚,为此罗马终于得以和地中海直接连通。

卢修斯·塔克文·普里斯库斯

卢修斯·塔克文·普里斯库斯,也称老塔克文或者塔克文一世。是罗马王政时代第五位国王,公元前616-579年在位,他的妻子是塔娜奎尔。他继承了安库斯·马尔西乌斯的王位。 公元前579年,塔克文·普里斯库斯被前国王安库斯·马西乌斯的儿子们暗杀。

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

公元前578年到公元前534年是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统治时期,此间,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推行改革,改革内容包括:将能服兵役的公民按财产划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提供数目不等的军事百人队,共计193个百人队。创立百人队大会,取代了库里亚大会的宣战、选举、审判权力。193个百人队,每队有一票表决权。把氏族部落按地区划分为4个。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的改革完成了古罗马由氏族制向国家的过渡。

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

修斯·塔克文·苏佩布(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前496年)也称小塔克文、高傲者塔克文,罗马王政时代第七任君主,前535年登基,前509年被革命推翻。据传他杀死了他的岳父前任国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以登上王位。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是罗马第五代国王卢修斯·塔克文·普里斯库斯(老塔克文)之子(又说小塔克文是老塔克文之孙),祖父是希腊人,后来移民伊特鲁里亚。关于小塔克文的现存史料不多,他被描述为暴君和独裁者。他把很多精力用于战争,吞并了不少邻近的拉丁城镇。前509年,卢修斯·朱尼厄斯·布鲁特斯领导人民起义,推翻了小塔克文的统治。

罗马共和国时期

罗马共和国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Comitia Tributa)三权分立。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执政官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部族大会由男性平民和男性贵族构成。所以罗马共和国没有绝对的统治者。

目前只有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一人为终身独裁官:

尤利乌斯·凯撒

公元前64年至前44年凯撒、庞培、克拉苏所在的前三头政治时期,结束了以元老院为权力中心的议会制。克拉苏死于征服帕提亚帝国的战役中,后来凯撒消灭了庞培。(注:“凯撒大帝”是后人的尊称。凯撒在生前并没称过帝.只是个权倾一时的终身独裁官。“终身独裁官”是个职位,由元老院任命),后人用他的名字凯撒代表罗马国王的称号。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被国内反对派布鲁图和卡西乌斯阴谋刺杀。

罗马帝国时期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正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重要阶段。前期君王采用元首制,自公元287年起采用君主制。

以下君主统治年代均为罗马帝国时期(段首括号内是在位时间,并非生卒年):

屋大维(奥古斯都)

(Gaius Octavius 公元前27年~公元14年在位)凯撒的甥孙,也是义子。他与安东尼、雷必达的统治被称为后三头政治。后来,屋大维消灭了安东尼和雷必达,屋大维成为罗马的第一位正式皇帝,就是奥古斯都大帝,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期。

公元前17年,军阀屋大维正式确立个人独裁统治,因其采用“元首”称号,这种制度被称为元首制。元首制实际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为加强统治,对军队进行改革,实行雇佣兵制度;建立禁卫军,驻守罗马和意大利。对外继续扩张,向西完成对西班牙的征服,向北推进至多瑙河、莱茵河一线。他善于审时度势、进退有节,处事机智果断、谨慎稳健。他所采取的一系列顺乎形势的内外政策,开创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为帝国初期的繁荣打下基础。 公元14年8月19日,盖乌斯·屋大维去世。

提比略

(Tiberius 公元14年~公元37年在位)罗马第二任皇帝,曾任命彼拉多为犹太巡抚。 在罗马古典作家的笔下,他的形象被定位为暴虐、好色。但近代学者根据帝国当年的安定景象与文献铭刻等史料,重新为提比略翻案,认为提比略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由于与元老院与家族的关系紧张,公元26年,提比略退隐卡普里岛,自此再未返回罗马,但他从未放松对政局的控制。公元37年3月16日,提比略于卡普里岛驾崩。

卡利古拉

(Caligula 公元37年~公元41年在位),盖乌斯·凯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为罗马帝国第三任皇帝。“卡利古拉”是他自童年起的外号,意为“小军靴”,源于他婴儿时代随其父日尔曼尼库斯屯驻日尔曼前线时士兵为他穿上的儿童款军靴。他被认为是罗马帝国早期的典型暴君。他在位时期,建立恐怖统治,神化皇权,行事荒唐、暴虐。由于他好大喜功,大肆兴建公共建筑、不断举行各式大型欢宴活动,帝国的财政急剧恶化。后来,他企图以增加各项苛捐赋税来减缓财务危机,引起帝国所有阶层的怨恨。公元41年,卡利古拉被近卫军大队长卡西乌斯·卡瑞亚刺杀身亡。

克劳狄乌斯

(Claudius 公元41年~公元54年在位)克劳狄一世,全名提贝里乌斯·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尼禄·日耳曼尼库斯(Tiberius Claudius Drusus Germanicus),常译作克劳狄乌斯、克劳狄、或模仿后来欧洲君主习惯冠以数字的克劳狄一世,(前10年8月1日—54年10月13日),他是罗马帝国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公元41年—54年在位。

尼禄

(Nero 公元54年~公元68年在位)亦译尼罗,全名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原名路奇乌斯·多米提乌斯·阿赫诺巴尔布斯或尼禄·克劳狄乌斯·恺撒·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罗马帝国第五位皇帝,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第五位亦是最后一位皇帝。

加尔巴

(Galba 公元68年-公元69年在位)加尔巴,罗马帝国第六位皇帝,“四帝之年”(四帝内乱期)时期第一位皇帝。 公元68年,加尔巴在尼禄自杀之后,经元老院承认成为罗马帝国的皇帝,结束了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统治。在位期间,并未稳定帝国的内外混乱局势,反而推行了一系列不得人心的政策,仅仅在位七个月就遭到杀害。在加尔巴遇刺的这一年(公元69年),罗马帝国陆续出现了四位皇帝,因此该年也被称作“四帝之年”。

奥托

(Otho 公元69年在位)奥托,罗马帝国第七位皇帝,“四帝之年”(四帝内乱期)时期第二位皇帝,公元69年1月15日-公元69年4月16日在位。 奥托早年担任葡萄牙卢西塔尼亚行省总督。公元68年,尼禄自杀,加尔巴称帝后,奥托首先响应支持,后因不满加尔巴的人事安排,于公元69年1月15日发动暴动将其弑杀,自立为帝。此前,以下日耳曼行省总督维特里乌斯为首的日耳曼军团因反对加尔巴而造反,现转而与奥托对抗。奥托在多瑙河军团的支持下与其决战波河,后因指挥失误,在第一次贝德里亚库姆战役中战败,自杀而死,在位仅三个月。

维特里乌斯

(Vitellius 公元69年在位)维特里乌斯,罗马帝国第八位皇帝,“四帝之年”(四帝内乱期)时期第三位皇帝。 维特里乌斯早年有丰富的履职经历。公元68年,维特里乌斯被皇帝加尔巴任命为下日耳曼行省总督。公元69年1月15日,奥托弑杀加尔巴,自立为帝。早在加尔巴在位期间,日耳曼军团已经因为反对加尔巴而拥立维特里乌斯为帝,在维特里乌斯的领导下,转而反对新任皇帝奥托。同年4月15日,他的部队于第一次贝德里亚库姆战役中击败了皇帝奥托,奥托自杀,维特里乌斯进入罗马城,成为该年的第三位罗马皇帝。但在69年7月,维斯帕先在东方及多瑙河军团的支持下称帝,与维特里乌斯公开分庭抗礼。同年10月,在第二次贝德里亚库姆战役中,韦帕芗战胜,遂于年底率军攻入罗马,维特里乌斯兵败被杀。在位八个月。

维斯帕先

(Vespasian公元69年~公元79年在位)亦译韦帕芗或威斯巴仙,在皇帝尼禄死后引发的内战中夺得皇位,结束了纷扰的“四帝之年”,开创了弗拉维王朝。韦帕芗在位期间,积极与罗马元老院合作,致力改革内政,恢复因内战而受到影响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的秩序;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专制权力,使元首制日趋发展成熟。公元79年6月23日,韦帕芗病逝,其长子提图斯顺利继承皇位。

提图斯

(Titus 公元79年~公元81年在位)维斯帕先皇帝的儿子,罗马帝国第十位皇帝,弗拉维王朝第二位皇帝,公元79年6月23日-公元81年9月13日在位。 提图斯以主将的身份,于公元70年攻破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围攻战),大体上终结了自尼禄皇帝在位末期爆发的犹太战争。在他短暂的两年执政期间,罗马却接连发生数起严重灾害: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庞贝及附近城市被毁;公元80年,罗马发生严重火灾与瘟疫,提图斯四处奔波,尽心尽力应对灾情,是一个在当时普遍受到人民爱戴的皇帝。公元81年9月13日,提图斯因发热病逝(亦有传闻为其弟图密善谋害),年仅41岁。

图密善

(Domitian 公元81年~公元96年在位)提图斯,继承父亲维斯帕先与兄长提图斯的帝位,为弗拉维王朝的最后一位罗马皇帝,罗马帝国第十一位皇帝,弗拉维王朝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 公元81年9月13日,罗马帝国皇帝,图密善之兄提图斯去世,遂被近卫军宣布为皇帝。在位期间,图密善改革罗马货币,并发起了大规模的建筑计划以重建被破坏的罗马城市,从而进一步活跃、发展了经济;又在日耳曼黑森林地区修建日耳曼长城,巩固了帝国的边境防御。他主导了对不列颠和达契亚的战争,罗马将领阿古利可拉取得了格劳皮乌斯山战役的胜利,成功将罗马势力扩展至苏格兰,同时稳固了对已征服地区的统治。图密善的统治表现出强大的威权主义和专制主义特征,在其治下,宗教、军事和文化的宣传均助长了对皇帝的崇拜;此外,图密善通过自我任命为终身监察官的方式,试图控制公众和个人的行为及道德。因此,图密善受到人民和军队的欢迎与尊敬,但被罗马元老院视为专横独裁的暴君。 公元96年9月18日,图密善在一场阴谋中被刺杀,终年44岁,宣告了弗拉维王朝的终结。

涅尔瓦

(erva 公元96年-98年在位)罗马帝国第十二位皇帝,安敦尼王朝第一位皇帝,五贤帝时代第一位皇帝。涅尔瓦出身于旧元老贵族阶层,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老,在图密善被刺杀之后由元老院推选并任命为罗马帝国的元首。继位时已很年老,无子嗣。选择图拉真为继承人。

图拉真

(Trajan 公元98年~117年在位)图拉真,古代罗马安敦尼王朝第二任皇帝,五贤帝排行中位列第二。图拉真在位期间,对内巩固了经济和社会制度,对外发动战争,将罗马帝国的疆域扩张到历史上最大范围。由于其功绩卓著,获得了罗马元老院赠予的“最佳元首”称号。除此之外,图拉真还主持修建了“图拉真纪功柱”,以纪念自己成功征服达西亚。

哈德良

(Hadrian 公元117~公元138在位)哈德良,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的第三位皇帝,五贤帝之一,117年-138年在位。在位期间,停止东方战争,与帕提亚国王缔结和约,改革官僚制度和法律。又在不列颠岛北部建造了横贯东西的“哈德良长城”,以御防那些居住在现今苏格兰的“蛮族”的入侵。

安东尼

(Antonia公元138年~公元161年在位)安东尼,罗马帝国“五贤帝”中的第四位,在他统治时期帝国达到全盛顶峰。因此,五贤帝的统治时期也因他的名字被称为“安敦尼王朝”。安敦尼在位期间,继承哈德良的政策,对外防御,对内调整各方面关系,与元老院保持良好合作,并且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对行省的监督和管理,促进了行省经济和帝国的繁荣。 公元138年,哈德良病重,临终前指定51岁的安东尼为继承人。哈德良选择他的一个原因是安东尼·庇护的年龄已经比较大,几年之内就会去世并将皇位传给年轻的马可·奥勒留。但安东尼·庇护一直活到74岁,在位23年,是五贤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五贤帝时期也因他之名而被称为安敦尼王朝。

马可·奥勒留

(Marcus Aurelius公元161年~公元180年在位)马可·奥勒留,全名马尔克·奥列里乌斯·安东尼·奥古斯都(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Augustus),罗马帝国五贤帝中的最后一个皇帝。 马可·奥勒留是罗马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君主,也是一个很有造就的思想家,有以希腊文写成的著作《沉思录》传世。在整个西方文明之中,奥勒留也算是一个少见的贤君。他向往和平,却具有非凡的军事领导才干。

路奇乌斯·维鲁斯

(Lucius Verus,公元161年-公元169年在位)是罗马帝国五贤帝时期的皇帝,与哥哥马可·奥勒留曾经共同统治罗马帝国,也是罗马帝国首度出现两帝共治,实际的运作还是以马可·奥勒留为最高领导者。公元169年,路奇乌斯·维鲁斯死于返回罗马的途中。

阿维狄乌斯·卡西乌斯 (Avidius Cassius,公元175年在位)于公元175年因有人传闻马可·奥勒留已死,而反叛罗马帝国,短暂地统治埃及和叙利亚,后被部下刺杀。

康茂德

(Commodus公元180年~公元192年在位)康茂德,古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第七位皇帝,亦是最后一位皇帝。康茂德虽然是有名的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的亲生儿子,但在他执政的十二年期间普遍不得元老院与人民的喜爱,当代史学家卡西乌斯·迪奥将其视为另一位暴君的典范,并结束了过去帝国五贤君时代的繁华。他的继位为古欧洲三世纪危机埋下了伏笔。在康茂德遇刺身亡后,罗马帝国再次陷入了一连串混乱的内战之中。

佩蒂纳克斯

(Pertinax,公元193年在位)佩蒂纳克斯内乱期的罗马皇帝之一。 191年新的近卫军指挥官莱图斯(Aemilius Laetus)决定除掉康茂德,来避免自己成为不断进行的阴谋的牺牲品,他想要自己立一名他选择的皇帝。192年12月31日莱图斯谋杀康茂德,并推举佩蒂纳克斯为新皇帝。

经过康茂德的长年统治后不但国家经济一败涂地,而且国民对皇帝的尊重和传统的权威也丧失殆尽。虽然佩蒂纳克斯受罗马市民的爱戴,但是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少用处。193年3月28日他被叛乱的士兵杀死。后来的皇帝塞维鲁打着为佩蒂纳克斯复仇的旗号上台,他将佩蒂纳克斯尊为神。

此后距离罗马帝国分裂还有202年的时间。

参考来源

  1. 古罗马时代, 豆瓣电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