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功名》選自《呂氏春秋》卷二·仲春紀。
《呂氏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組織按計劃編寫的文集,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1]。上應天時,中察人情,下觀地利,以道家思想為基調,堅持無為而治的行為準則,用儒家倫理定位價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觀念、名家的思辨邏輯、法家的治國技巧[2],加上兵家的權謀變化和農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治理學說。
《呂氏春秋》章節目錄: 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十二紀每紀五篇共六十篇,八覽每覽八篇(《有始覽》少一篇)共六十三篇,六論每論六篇共三十六篇,另有《序意》一篇,共一百六十篇[3]。
原文
由其道,功名之不可得逃,猶表②之與影,若呼之與響。善釣者出魚乎十仞之下,餌香也;善戈者下鳥乎百仞③之上,弓良也;善為君者,蠻夷反舌殊俗異習④皆服之,德厚也。水泉深則魚鱉歸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庶草茂則禽獸歸之,人主賢則豪傑歸之。故聖王不務歸之者,而務其所以歸。強令之笑不樂,強令之哭不悲。強令之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缶醯⑤黃,蚋聚之,有酸,徒水則必不可。以狸致鼠,以冰致蠅,雖工不能。以茹魚⑥去蠅,蠅愈至,不可禁,以致之之道去之也。桀、紂以去之之道致之也,罰雖重,刑雖嚴,何益?大寒既至,民暖是利;大熱在上,民清是走。是故民無常處,見利之聚,無之去。欲為天子,民之所走,不可不察。今之世,至寒矣,至熱矣,而民無走者,取⑦則行鈞也。欲為天子,所以示民,不可不異也。行不異,亂雖信⑧今,民猶無走。民無走,則王者廢矣,暴君幸矣,民絕望矣。故當今之世,有仁人在焉,不可而不此務,有賢主不可而不此事。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桀、紂貴為天子,富有天下,能盡害天下之民,而不能得賢名之。關龍逢、王子[比干]]能以要領之死⑨,爭其上之過,而不能與之賢名。名固不可以相分,必由其理。
注釋
①功名:即求得功名之道。主旨是「悅近來遠」。本篇闡述儒家學說。②表:表木。在道旁豎一木杆,上橫一短木,表示可以向君王提意見。後轉為裝飾之物。③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④蠻夷反舌殊俗異習:四方的民族。蠻:古代南方的民族。夷:古代東方的民族。⑤醯(xī):醋。⑥茹魚:腐臭的魚。⑦取:通「趣」,趨向,奔赴。⑧信:應是「倍」。⑨關龍逢:夏朝大臣,因多次進諫,被夏桀殺害。王子比干:商紂的叔父,因多次勸諫紂王而被剜心。
譯文
經由這條正道去追取功名,功名就不可以逃脫掉,就像橫木跟影子,回應跟呼喚一樣。擅長釣魚的人能在七十尺的水下釣到魚,是因為魚餌香;擅長射獵的人能在七百尺的高空射下鳥兒,是因為弓箭好;擅長當君主的,四方的民族都臣服他,是因為德望高。魚鱉游歸深邃的泉潭,飛鳥歸返茂盛的樹木,眾草興盛就使禽獸歸向,君主賢能就使豪傑義士歸屬。所以聖明的君王不是在歸附自己的人上下工夫,而是在使人歸服的原因上致力。強迫人笑,笑得不快樂;強迫人哭,哭得不悲傷;強迫人做道理,可以做出小道理,但不可以做成大道理。水缸的醋長了黃衣,蟎蟲聚滿在上面,是因為有酸,僅僅只有水就一定不會這樣。拿狸貓給老鼠,拿冰塊給蒼蠅,雖然工巧但不能招引它們來。用腐臭的魚趕蒼蠅,蒼蠅來得越多,不可以禁止,這是用招引的方法來驅趕它們。桀、紂用驅趕百姓的方法來對待他們,即使用嚴刑重罰,又能有什麼好處?大寒已經到了,讓人們穿得暖是有利的;大暑在即,讓百姓得到清涼是應做的。所以,百姓沒有居住在固定的地方,見到好處就聚集,沒有好處就離開。想要成為天子,百姓之所以逃亡的原因不可以不察覺。當今之世,是極寒冷、極酷熱的時候,但是百姓都沒有逃亡,是因為世上君主的興趣到處都一樣殘酷。想要成為天子,拿來展示給百姓看的東西,不可以不跟別國相異。所作所為沒有什麼不同,儘管比當今加倍的昏亂,但百姓還是沒有逃亡。百姓不離開,君王就要被廢除,如果暴君能得到幸運沒被廢除,那麼百姓就絕望了。所以當今的世界,有仁義的人存在的話,就不可以不追求仁義,有賢能的君主就不可以不注意仁義的事。賢德和忤逆不可以不區分開,就像命數不可以扭轉,像美好跟醜惡不可以互換。桀、紂擁有天子的尊貴,擁有天下的富裕,能夠害遍天下的百姓,但不能得到賢德的名聲。關龍逢、王子比干能用死來規勸他們君主的過失,但不能給予他們賢德的名聲。名聲本來就不可以相混淆,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由來。
藝術特徵
《呂氏春秋》在文學上的另一個突出成就是創作了豐富多彩的寓言。據初步統計,全書中的寓言故事共有二百多則。這些寓言大都是化用中國古代的神話[4]、 傳說、故事而來,還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創造,在中國寓言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察今》篇為了說明「因時變法」的主張,後面也連用「荊人涉雍」、「刻舟求劍」和「引嬰兒投江」三個寓言[5]。該書的寓言生動簡練,中心突出,結尾處往往點明寓意,一語破的。
視頻
功名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秦國丞相呂不韋《呂氏春秋》,搜狐,2018-10-17
- ↑ 治國通論-法家治國思想 ,豆丁網, 2017-11-06
- ↑ 呂氏春秋的作者,解歷史, 2020-12-07
- ↑ 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大全,中國神話故事
- ↑ 【聊城十八拍】之《呂氏春秋·察今》與個人發展,搜狐,2019-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