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卡洛·白贡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Jumbo讨论 | 贡献2019年4月30日 (二) 10:10的版本 (removed Category:#检查 using HotCat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卡洛·白贡齐(Carlo Bergonzi, 1683-1747)为白贡齐家族的创始人,是十八世纪克里蒙纳(Cremona)最有名的制琴师之一,他的琴有著杰出优美的音色,因而被认为与安东尼奥·史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 ca.1644-1737)和耶稣·瓜奈里(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ù, 1698-1744)旗鼓相当。

他于1710年结婚,育有三女两男,儿子米凯莱·安杰洛·白贡齐(Michele Angelo Bergonzi, 1721-1758)与佐西莫·白贡齐(Zosimo Bergonzi, 1724-1773)后来也都继承其制琴事业,1730年妻子过世,白贡齐独自扶养五位儿女。

根据记载,他受到邻居文钦佐·卢杰利(Vincenzo Ruggeri, 1663-1719)的影响踏入制琴产业,早期作品充满著文钦佐·卢杰利风格,亦可能是受到卢杰利制琴工艺的指导。1730-1740年间均以帮人代工为主,并未自己开设工作坊。他曾向朱塞佩·瓜奈里(Giuseppe Guarneri filius Andrea, 1666-1740)学习,因此在提琴细部处理方面有著精美的手艺。

1729年后离开了瓜奈里的制琴工作坊,1730年间转而投入史特拉底瓦里门下,这也是卡洛的创作黄金时期,其作品都相当杰出。

史特拉底瓦里家族工作坊的继承人

1740-1745年父子三人协助弗朗切斯科(Francesco Stradivari, 1671-1743)与欧莫柏诺(Omobono Stradivari, 1679-1742)制琴。1745年,卡洛经由保罗·特拉底瓦里(Paolo Stradivari, 1708-1776)之手接管了史特拉底瓦里家族的工作坊,之后白贡齐家族便长期住在史特拉底瓦里家族位于圣多明尼克教堂(Piazza San Domenico)的住宅,继续沿用史特拉底瓦里的制琴工具、模板及材料。有学者认为他是史特拉底瓦里最优秀的学生及继承人。然而就制琴风格而言,卡洛几乎承袭了瓜奈里家族的特征。1747年逝世后由儿子米凯莱·安杰洛·白贡齐(Michele Angelo Bergonzi, 1721-1758)和孙子Nicolo继承,但克里蒙纳光辉的制琴史也随之逐渐衰微。大部分的制琴师在几十年后离开了克里蒙纳,并跟随米兰(Milan)与杜林(Turin)学派展开新的制琴路线[1]

早期作品充满著优雅风格,其中有两个杰出的特色:一为琴头上明显而突出的“耳朵”;二为方形的琴身轮廓。他制作的漩涡状琴头极其独特,雕刻地非常匀称整齐又清楚俐落,且与当代克里蒙纳制琴师大不相同。琴头正面的“耳朵”看起来特别突出,中腰部分较为狭窄,C侧板上方的两个边角成直角形的凸出,使琴身呈方形的轮廓,而这种独特的形状是瓜奈里家族的样式。F孔的形状雕刻精美,很明显地受到史特拉底瓦里的影响,但一般而言较为宽长。如仔细观察会发现,背板上的pin点呈方孔形状而非圆形,这是一个超乎寻常的特点。卡洛早期的提琴色泽近似于史特拉底瓦里红色调的油漆,涂漆特别薄且色彩更为强烈。独特的音色特质不易辨认,更由于稀有罕见,因此通常转手于收藏家之间,而非演奏家之中。

卡洛留存于世的琴约小提琴45把、1把中提琴和3把大提琴;其中仅有30多把琴贴有他姓名标签。在克里蒙纳充满竞争的制琴时代里,卡洛一生制作的琴虽然稀少但展现出多样化的制琴风格与形式,足显示其思想充满著源源不绝的创造力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Carlo Bergonzi. tarisio.com. [201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