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Zardweeb讨论 | 贡献2020年3月10日 (二) 17:12的版本 参考资料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燕
演员、主持人、电视台总监
出生 1948年8月11日
国籍 中國
别名 张小燕,小燕姐
职业 飞碟电台董事长。
知名于 三次获亚洲影展最佳童星奖,六次获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奖,一次获台湾电视金钟奖戏剧节目最佳女主角奖
知名作品 <小燕姐姐说故事> <综艺一百> <超级星期天> 。

张小燕,别名:小燕,客家人,祖籍福建诏安,1948年8月11日生于上海。演员、主持人、电视台总监、唱片公司和经纪公司老板、DJ、飞碟电台董事长。

1968年主持台视《儿童世界》开始主持人的生涯;1978年独撑华视综艺大局三十年。先后主持了《综艺100》《超级星期天》《快乐星期天》《小燕有约》等节目;1995年和丈夫彭国华组建丰华唱片,挖掘艺人张惠妹、陶晶莹等人 。1996年出任TVBS-G总监。在任职飞碟唱片时期,打造了艺人小虎队、张雨生等人。 2001年,因丈夫彭国华去世,逐渐淡出主持圈;2004年离开华视;2006年在华视35周年台庆酒会上被员工票选为"经典华视人"之一,同年担任第五十一届亚太影展总监;2007年以除夕特别节目《金银猪宝庆团圆》返回华视;2008年返回台视主持《百万小学堂》《红白红白我胜利》等节目。至2013年底,已六次获得台湾电视金钟奖综艺节目主持人奖殊荣。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张小燕 外文名 Small Swallow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祖籍 福建诏安 出生地 上海
星座 狮子座 毕业院校 文兰国小

演艺经历

1953年,张小燕五岁,童星出道,成为台湾电视公司基本演员,从此进入台湾演艺圈。

1958年至1960年,凭借《归来》、《酷女寻亲记》、《天伦泪》连续3届获得亚太影展最佳女童星奖。

1962年,台视开播,作为欢迎代表之一迎接蒋夫人宋美龄女士抵达台视大楼。

1966年,张小燕静修女中高中部毕业后继续演戏,但是受到童星印象的限制,多是演配角或主持儿童节目。后因此离开台视。

1978年跳槽至华视,独撑华视综艺大局长达三十年。

1980年至1983年凭借《综艺100》节目分别获得第15届、第17届、第18届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奖。

1981年,参演《今夜摘星去》并以此剧获得第17届台湾电视金钟奖戏剧节目最佳女主角奖。

1991年跨足广播界,於中国广播公司流行细主持《小燕有约》,於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小燕有约》节目(于1994年9月27日停播)。

1995年,和丈夫彭国华创办丰华唱片公司。1996年,张小燕出任TVBS-G总监。

2000年1月1日,张小燕与李四端客串《华视晚间新闻》双主播(当时张小燕的丈夫彭国华已经重病)。

2000年和2001年,凭借《超级星期天》节目获得第35届和第36届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奖。同年,张小燕的丈夫彭国华过世,张小燕逐渐淡出主持工作。

2003年4月6日,张小燕重回华视主持周日大型综艺节目《快乐星期天》。2004年12月,张小燕离开华视。

2004年12月20日,张小燕主持的卫视中文台新节目《星空新视界》 首播,于每周一至周五23:00播出。

2005年7月,张小燕因与卫视中文台理念不合,离开卫视中文台,《星空新视界》停播,同年,张小燕的父亲过世。

2006年10月张小燕出席华视35周年台庆酒会,为员工票选的"经典华视人"之一。11月,张小燕担任第五十一届亚太影展总监。

2007年1月23日,张小燕与李明依出席华视"飞燕归巢"记者会,宣布两人将与包小松包小柏黄舒骏搭档主持华视除夕特别节目《金银猪宝庆团圆》,意味着张小燕返回华视。1月31日,张小燕回到华视,在华视第五摄影棚录制华视除夕特别节目《金银猪宝庆团圆》。

2008年9月底,张小燕回到台视主持《百万小学堂》,开台视八点档时段播综艺节目的先例(开八点档时段播综艺节目先例者为沈春华主持的中视益智节目《超级金头脑》)。

2012年3月9日,张小燕节结束主持《百万小学堂》,转交给曾宝仪,小虾主持。[1]5月27日,在台视主频主持《红白红白我胜利》并凭借此节目在2013年获得第48届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2]

2014年12月13日开始,和李艳秋合作主持台视节目《女王的密室》[3]

2015年9月,主持第50届台湾电视金钟奖[4]​ 。

主要作品

音乐作品

专辑:

时间 专辑名 语言
1997 小青蛙历险记 国语

单曲:

歌曲名称(歌曲说明) 发行时间
温暖的家(与陶大伟合唱(发行《'85专辑》中)) 1985
欢喜冤家(与陶大伟合唱(发行《'85专辑》中)) 1985

主持节目

节目 主持日期 备注
儿童世界 1968年1月-1976年12月 儿童节目台 湾电视公司
日正当中 1971年10月-1976年3月 台湾电视公司
全家福 1973年2月-1974年2月 台湾电视公司
星星星 1973年3月-1974年5月 台湾电视公司
安全岛 1973年9月-1977年7月 台湾电视公司
金曲世界 1974年8月-1975年5月 台湾电视公司
国富民乐 1977年7月 台湾电视公司
小小音乐使节 1977年7月-1977年9月 音乐节目 台湾电视公司
超级星期天 1994年9月-1996年2月 后来节目移转到华视 台湾电视公司
百万小学堂 2008年10月-2012年3月 台湾电视公司
风云大人物 2010年2月-2010年2月 访谈节目 台湾电视公司
2010年2月3日 2010年除夕特别节目 台湾电视公司

舞台剧

时间 剧目 舞台剧团
2003年 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 表演工作坊

个人生活

母亲是上海名门出身,为已故知名作家张爱玲旁亲。张小燕的外公与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为龙凤双胞胎,也就是说张小燕的外公即为张爱玲的舅舅。虽同姓张,但亲戚关系缘自母系旁系血缘, 非父系张姓家族。故张爱玲是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外曾孙女,但张小燕这边是跟李鸿章没有关系的。

1980年,张小燕与贝镇坤结婚,1981年,张小燕生下女儿贝怡侬,1986年,张小燕与贝镇坤离异,1990年,张小燕与彭国华结婚。丈夫彭国华在2001年过世。[5]

社会活动

参与公益事业,不落人后。主持慈善义演(卖)晚会,义务拍摄公益宣导片,通担任儿福基金会家扶中心名誉董事。但是张小燕对参与公益活动非常谨慎。现身主持的公益活动只有九二一大地震、南亚海啸和四川大地震三场赈灾募款晚会。[6]

获奖记录

影视

时间 获得奖项
1997 菁钻大奖 (获奖)
1982 第十七届 台湾电视金钟奖戏剧节目最佳女主角奖 今夜摘星去 (获奖)
1979 第四届 中国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最佳女演员金鼎奖 音容劫、淡水河畔、圣诞先生 (获奖)
1979 第八届 中国文艺协会最佳女演员 音容劫 (获奖)
1979 第八届 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 音容劫 (获奖)
1960 第七届 亚太影展最佳女童星奖 天伦泪 (获奖)
1959 第六届 亚太影展最佳女童星奖 苦女寻亲记 (获奖)
1958 第五届 亚太影展最佳女童星奖 归来 (获奖)

综艺

时间 获得奖项
2013 第四十八届 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 红白红白我胜利 (获奖)
2011 第四十六届 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 百万小学堂 (提名)
2004 第三十九届 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 快乐星期天 (提名)
2001 第三十六届 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 超级星期天 (获奖)
2000 第三十五届 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 超级星期天 (获奖)
1997 第三十二届 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 超级星期天 (提名)
1995 第三十届 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 超级星期天 (提名)
1983 第十八届 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 综艺100 (获奖)
1982 第十七届 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 综艺100 (获奖)
1980 第十五届 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 综艺100 (获奖)

人物评价

年轻的张小燕有一个外号"仓库保管员",因为每一个角色和每一次演出,她都随传随到,这份执着和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经过磨练,她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主持人,成为台湾娱乐圈的"常青树"(新浪娱乐评)(凤凰娱乐评)。[7]

张小燕的成就,并不限于综艺主持领域。在戏剧领域,她从童星起家,演过电影与电视,在银幕上塑造了不少富有个性的女性形象,也参与了赖声川导演的舞台剧演出。在主持领域,三十多年前开始主持生涯至今,开创了台湾机智幽默的快嘴主持风格,公众魅力经久不衰。数十年间,她勇于尝试,做过许多不同类型的节目。在台湾综艺节目异常混乱的情况下,张小燕坚持重质不重量的原则,多做"寓教于乐"的节目,保持清新的特色,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成为台湾综艺主持人的集体偶像(南都网评)(国际在线评)。

相關影片

【金鐘54】終身成就獎,得獎人《張小燕》回顧她66年演藝路,94歲母親首度站台感動全場藝人!!
【專訪】我的婚姻就是生離死別 綜藝教母張小燕《沈春華 LIFE SHOW》
【台灣啟示錄 全集】20191006 終身成就小燕姐 金鐘獎最動人一幕/P.S.我愛你 彭先生與小燕姐/那些年的全民記憶 演藝圈秘密她都知|洪培翔
小燕有約 - 張菲專訪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