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基隆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12月7日 (一) 11:59 由 Yrl015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基隆山是位於臺灣東北部的一座山嶽,行政區劃屬於新北市瑞芳區,標高588公尺。是位於水湳洞九份金瓜石的界山由於山勢高聳獨立,又加上位置緊鄰東海,基隆山在早期成為航海的重要指標,也是九份的地標之一。   基隆山形貌多變,從海上正看山形似雞籠,故舊時稱為「雞籠山[1],而側看又似一位橫臥的孕婦,故又有「大肚美人山」之美名,從瑞金公路看又似富士山,故又有「基隆富士山」之別稱。由於臺語流行歌曲《基隆山之戀》的知名,使得基隆山聞名全臺。

基隆山的傳說

基隆山原名雞籠山,至清朝光緒6年才取『基地昌隆』之義更改為基隆山;雞籠山有個傳說,清朝時傳說這裡是台灣龍脈的龍首,基隆嶼就是龍珠,所以雞籠山不可以開挖不然會遭天譴,但是就有不肖份子-林英林黨兄弟利用這個傳說,開始對基隆山開挖,獲得許多金礦然後逃走,留下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傳說。 [2]

地質

基隆火山群分布於臺灣東北端,基隆山、九份、金瓜石一帶,與該地之金、銅、銀礦有密切關係。火山體有基隆山、九份、金瓜石、武丹坑、草山及雞母嶺等,其中草山與雞母嶺為噴出岩體,其他者係原侵入岩體受侵蝕而露出於地表。此外九份及武丹坑東南地下尚有潛伏的火成岩體。此等火山體,位於北部侯硐背斜傾沒部分之東側,其排列與此地之地質構造有關。此外,位於基隆東北方六公里海上的基隆島,在地理位置、噴發時間及岩性上亦與基隆火山群十分相近,故可包含在本火山群之中。 基隆山火山體之基隆山分布於基隆火山群之最西北端,呈東西約 1.9公里,南北約 1.6公里之橢圓形火山體,其最高點稍偏東南,海拔高度 587公尺,其北端伸入海中。岩石組成為含普通輝石黑雲母角閃石英安山岩或含普通輝石石英黑雲母角閃安山岩。 九份火山體呈侵入岩脈型,向南北方向延展,其厚度在1300公尺以內。岩石主要由黑雲母角閃石英安山岩組成,次要岩石有黑雲母角閃安山岩及含輝石石英安山岩。 金瓜石本山火山體,則位於基隆火山群之中心,高度660公尺,以黑雲母角閃石英安山岩、黑雲母角閃安山岩、含輝石黑雲母角閃石英安山岩及白化安山岩而成,其附近之沉積岩受顯著之矽化作用而變為堅硬緻密之矽質岩。本火山體因產豐富之金礦,故俗稱「大金瓜」或「金瓜石」。

基隆火山群之火山岩絕大部分含有石英顆粒之安山岩,因此通常稱為英安岩(石英安山岩)或「石英」安山岩(含石英之安山岩)。一般而言,英安岩是指二氧化矽含量在63%~77%之酸性火山岩類,而基隆火山群之安山岩,其二氧化矽含量常在58%~62%之間,且所含粗粒磨圓之石英顆粒,外表常呈現凹陷,指示為受高溫熔蝕之外來混染物,故稱之為「石英」安山岩較英安岩妥當。 依鉀-氬法定年的結果看來,基隆火山群之火山活動期均屬第四紀。基隆山為一百七十萬至八十一萬年;本山為一百一十八萬年;草山為一百三十萬至一百零六萬年;武丹坑為一百一十三萬年;雞母嶺為二百萬年;基隆島則為一百零二萬年。另依核飛跡法定年所得的結果,基隆山、武丹山、本山、草山和雞母嶺這五個主要岩體的年代約在一百三十萬至九十萬年間。 金瓜石銅礦內主要礦石在矽化岩石中含有不等量的黃鐵礦、硫砷銅礦、呂宋石、脆硫銻銅礦和自然金。 [3]


登山資訊

登山口位於隔頂,可於山頂平台眺望鼻頭角水湳洞八斗子以及和平島的海岸線;搭車過九份基山街老街入口,繼續往金瓜石的方向走兩百公尺,到達隔頂,左側路邊即有「雞籠山登山步道」石碑。從登山口到山頂路途中有三座涼亭可供休憩,山頂有天線基地台和觀景平台觀濤坪,可眺望八斗子瑞濱的鋸齒狀海景及山下的九份、金瓜石聚落。路程約莫30至40分鐘。

景點

參考資料

書目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