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北纬四十度》

Sisley讨论 | 贡献2022年2月15日 (二) 16:11的版本 (added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using HotCat

《北纬四十度》

故事非常漫长:它始于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赵武灵王,时在公元前四世纪,讫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乌兰布通之战,历时两千余载。

全书所涉人物众多,他们大多和“北纬四十度”发生了关系,所以作为地理概念的北纬四十度还是一个历史概念。

目录

作者

陈福民,男,当代批评家

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

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副研究员。

现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科幻创作研究所秘书长;浙江省航空航天学会理事;杭州市科协委员;杭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秘书长。

个人履历

1961年毕业于航空学院,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国防建设工作。

1984年获核工业部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

1978年代表杭州522厂参加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展。

1979年获浙江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1979年参加国家重点工程“748”工程的计箅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研制,担任激光照排机主持设计。

1981年在《计算机学报》第3期上合作发表了《激光照排机》论文,该系统工程获1987年国家科技一等奖。 此外,在科研新品开发中还多次获部、省级奖励。

作品

《我们还能坚持多久》

《谁是今日之“拾垃圾者”》

《伟大时代的小丑之见》

《文化变迁时代与网络文学》

《消费时代的文学观》

有广大影响。近年来关注并从事大众文化视野下的网络文学、网络文化研究。[1]

专访|陈福民

对于陈福民而言,这本近30万字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大散文集。它和他根植于年少时期的阅读兴趣有关,和他由来已久的历史疑惑与思考有关,也和他几十年来的写作热情和文学信仰有关。如另一位批评家孟繁华所言,这里有一个“50后”理想主义者的青春之梦和文学之梦。

“直至退休之前,我的写作范围都是在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之内,还不是很用功的那种。和以前的写作相比,《北纬四十度》在题材和写作立意上确实都差异较大。”近日,陈福民就《北纬四十度》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它让我有一种回到少年去致敬司马迁的感觉。”[2]

《北纬四十度》:文学的品性,知识的容貌

在学者、批评家陈福民看来,以长城为标志,北纬四十度绝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

在它的南方,男耕女织,安居乐业;在它的北方,飞马驰骋,自由奔放。在那条地理带内外,不同的族群相互打量著对方,想像著对方,也加入著对方。

他因此提出了“北纬四十度”这个跨界性历史文化概念。[3]

绘制一幅别样千古江山图

以漫长的华夏历史为经,以北纬四十度地理带为纬,绘制了一幅别样的千古江山图。进行探究的文化大散文。

赵武灵王、汉帝刘邦、飞将军李广、大将军卫青、青年统帅霍去病王昭君刘渊、孝文帝拓跋宏安禄山……这些历史人物,在陈福民的笔下,成为“北纬四十度”统辖的重要符号,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勾勒而出。[4]

《北纬四十度》一书的立意、设想以及传达不是主题先行,而是陈福民从漫长的历史阅读当中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最早引起作者兴趣的是中学时读司马迁《史记》描写的战国名将李牧,也正是从《史记》发端,陈福民逐渐留意与“匈奴”有关的故事。在后来的阅读中,故事的主人公相继变成鲜卑人、突厥人、契丹人、金人、蒙古人等等,但故事发生的地点场域,从来没有改变过——基本都在长城所在之北纬40°线上。

视野独特的历史文化散文

《北纬四十度》将宏大粗犷的北方气息带入我们的文学视野。历史文化散文写作,不同写作者有不同特点,有的善于总结一个朝代的兴衰得失,有的关注具体历史场景的戏剧张力,有的为历史人物立传。作者独辟蹊径地将“北纬四十度”作为叙述对象,提供一种认识的可能性。

“北纬四十度”不仅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还是一个文化地理概念。这里是农耕与游牧相接的区域,也是文明、文化融合的重要地带。

《北纬四十度》回溯了公元前300年到17世纪末的历史,重点选取了昭君出塞、孝文帝迁都、燕云十六州等重要历史场景,深入到中华民族不断融合、壮大的历史脉络中,呈现了中华文明内部富有活力的文化关系,并从这一角度回应了中华文明为何历经岁月变迁而生生不息,活力奔涌。

创作历史文化散文,既要有史学的眼光和功夫,又要有文学的构思和运笔,《北纬四十度》力求二者兼备。真实性是历史写作的生命。作者持续多年钻研历史,为了写作该书,他翻阅“二十四史”和其他断代史、专业史、历史理论以及古人笔记中的相关材料。这些案头功夫落在笔头上,就是《北纬四十度》中以正史为主要参考的写作方式。

对同一段历史,作者谨慎地征引不同史料中的叙述并加以辨析,选择尽可能符合历史情境的说法。比如,在评述西汉名将李广时,作者分别引用了《史记》和《中国历史地图集》,对“萧关”的行政区划和纬度位置进行了考证。因为有了可靠的史料,生动的文学讲述才有了坚固的地基。 [5]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