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康僧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Humanriver讨论 | 贡献2019年12月7日 (六) 22:15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康僧会
康僧会的塑像 位于中山陵十朝历史文化园区。
出生 生年不详
逝世 280年

康僧会(?-280年),其先世出自康居国(今新疆北部),故称“康”。三国时期吴国著名佛教高僧,译经师。

早年丧双亲,服丧后出家,从学于南阳的韩林、颍川的皮业、会稽的陈慧等人,学习汉译佛典和禅观[1][2]三国东吴赤乌十年(247年)(或说为赤乌四年[3])至建业(南京)设道场传扬佛教,其服装相貌与俗人有异,被诉于吴主孙权,孙权召而诘之,后来孙权感其威神,为之建立建初寺[4]梵呗也于此时传入中国。据《高僧传》记载,康僧会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去世为止,一直以建初寺为中心从事译经和传教[5]

按《出三藏记集》记载,康僧会在吴大帝孙权、吴少帝孙亮在位时译出:

  • 六度集经》;
  • 〈阿难念弥经〉〈镜面王经〉〈察微王经〉〈梵皇王经〉(收录在《六度集经》末四章);
  • 《吴品》(又名《小品般若》,佚失不传)[6]

此外,他还注解了《安般守意经》、《法镜经》(即《郁伽长者所问经Ugraparipṛcchā Sūtra》同本异译)以及《菩萨道树经》[7]

其他记载则有提到《旧杂譬喻经》为康僧会所译,不过梁晓虹比对《旧杂譬喻经》与《六度集经》之惯用语汇,认为《旧杂譬喻经》并非康僧会所译。继之又有遇笑容、曹广顺从语言推究两经之关系,亦持相同看法[6]

参考文献

  1. 神僧传》(卷一):“释僧会。俗姓康氏。其先康居国人。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贾移于交址。会年十余岁。二亲并亡。以至性居忧。服阕出家。厉行甚峻。为人弘雅有识量。笃志好学。明解三藏博览六经。天文图纬多所综涉。辨于枢机颇属文翰。时孙权已制江左。而佛教未行。赤乌十年初达建业。营立茅茨设像行道。”
  2. 韩廷杰. 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 据《出三藏记集》卷六康僧会著《安般守意经序》,继承安世高事业的主要有三个人:南阳韩林、颖川皮业、会稽陈慧。康僧会是陈慧的学生,《高僧传》卷一《安清传》记载说,“尊吾道者,居士陈惠;传禅经者,比丘僧会。” 
  3. 《广弘明集》引韦昭:《吴书》言在赤乌四年
  4. 出三藏记集》:“时孙权称制江左。而未有佛教。会欲运流大法。乃振锡东游。以赤乌十年至建业。营立茅茨设像行道。有司奏曰。有胡人入境自称沙门。容服非恒。事应验察。权曰。吾闻汉明梦神。号称为佛。彼之所事。岂其遗风耶。即召会诘问。……权大嗟服。即为建塔以始有佛寺。故曰建初寺。因名其地为佛陀里。由是江左大法遂兴。”
  5. 高僧传》:“又传泥洹呗声。清靡哀亮一代模式……。至吴天纪四年四月。皓降晋。九月会遘疾而终。是岁晋武太康元年也。”
  6. 6.0 6.1 庄月香. 《六度集 经》的菩萨行思想及其 对当代生命教育的启发. 南 华 大 学 宗教学研究所 硕士论文. 2015. 
  7. 出三藏记集》:“会于建初寺译出经法。阿难念弥经。镜面王察微王梵皇王经。道品及六度集。并妙得经体,文义允正。又注安般守意,法镜,道树三经。并制经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