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滔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1月21日 (三) 22:54 由 Hwx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宣仁聖烈皇后'''({{bd|1032年||1093年||宣仁皇后}})姓高氏,小字“滔滔”。宋英宗皇后宋神宗頊、岐王顥、嘉…”)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宣仁聖烈皇后(1032年-1093年)姓高氏,小字「滔滔」。宋英宗皇后宋神宗頊、岐王顥、嘉王頵、寶安公主壽康公主生母(英宗尚有二女,是否皆為其所生,尚待考)。

家世

先世燕人,五代時,高乾移籍亳州蒙城(今屬安徽)。曾祖忠武節度使高瓊,高乾之子,宋太宗時有功王室,宋史有傳。祖高繼勳亦官至節度使。生父追尊楚王高遵憲,族父高遵裕。母為宋仁宗皇后曹氏姊,弟高士林、高士遜;侄高公繪、高公紀。

生平

年幼時以姨母曹皇后故入宮,結識同庚的仁宗養子、宮中因排行呼為「十三」的趙宗實(英宗)。仁宗窺見其青梅竹馬,與皇后約:「異日必以為配」(《宋史·后妃傳上·英宗宣仁聖烈高皇后》)。後來宋仁宗有實子誕育,宗實一度出居宮外。十三、滔滔,在「天子娶婦,皇后嫁女」的鋪墊下,十五歲成婚,為一時盛事。嘉祐七年(1062),宗實終立為太子,改名曙。英宗即位,治平二年(1065)冊立為皇后。

英宗逝,其子神宗即位,皇后尊為皇太后。高太后與神宗的嗣祖母曹太后一起,一向反對王安石擅改祖宗之法,寄託信任於保守舊派的主力司馬光。1085年,其子神宗病故,長孫哲宗趙煦年甫十齡。高太后遵神宗遺詔輔立幼主,被尊為太皇太后垂簾聽政。改次年為元祐,任用司馬光宰相,短短一年,將王安石施行的新法全部廢止,黨羽罷黜。有疑其義者,司馬光曰:「太后以母廢子,何慮之有!」

高太皇太后雖反對王安石變法,但亦具有十分優秀的執政才能。她主政期間,勤儉廉政,嚴於律己,勵精圖治,因此政治較清明,經濟也頗繁榮。因而,宋哲宗元祐時期是北宋最後一個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國勢較強的時期。高太皇太后也因而被後人譽為「女中[1]

但由於高太皇太后長期干政,讓逐漸長成的小皇帝哲宗心生不滿。元祐八年八月,高太皇太后臨死前告誡老臣范純仁呂大防等人:「老身歿後,必多有調戲官家者,宜勿聽之,公等宜早求退,令官家別用一番人。」

元祐八年(1093年)9月,高太皇太后病逝,終年62歲。上宣仁聖烈皇后,與英宗同葬永厚陵(今河南鞏縣)。死後宋哲宗改元「紹聖」並以恢復神宗朝制度為藉口,幾欲追廢高太皇太后,因向太后朱太妃力阻而未成。而高太后預立的哲宗元后孟氏終得罪被廢。

注釋

  1. 《宋史·后妃傳上》:「臨政九年,朝廷清明,華夏綏定。……力行故事,抑絕外家私恩。……人以為女中堯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