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帕提農神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Zardweeb讨论 | 贡献2018年12月28日 (五) 18:20的版本 設計與建造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帕德嫩神廟
Παρθενώνας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設計與建造
  • 建築師    伊克蒂諾斯、卡利克拉提斯
  • 其他設計師  菲迪亞斯(雕塑)


帕特农神廟古希臘文Παρθενών[[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grc的條目]],現代希臘文Παρθενώνας[[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el的條目]])興建於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衛城,是古希臘奉祀雅典娜女神的神廟。它是現存至今最重要的古典希臘時代建築物,公認是多立克柱式發展的頂端;雕像裝飾更是古希臘藝術的頂點,此外也被尊為古希臘與雅典民主制度的象徵,是舉世聞名的文化遺產之一。近两世纪以来,希臘对該神廟持續進行修復與重建工作。[1]

帕德嫩神廟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史蹟之一,对于研究古希腊的历史建筑雕塑宗教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用途

就像大部分的希臘神廟,本神廟也用做金庫之用。

  1. 興建來取代舊帕德嫩神廟(公元前480年毀於波斯人入侵)。
  2. 有一陣子是提洛同盟(後來演變成雅典帝國)的金庫。
  3. 公元6世紀,帕德嫩被改為紀念處女天主教教堂(原供奉的雅典娜也是處女)。
  4. 在1460年代早期,被鄂圖曼土耳其人征服後,被用作清真寺
  5. 1687年被土耳其軍用作火藥庫。

設計與建造

神庙坐西向东,由46根多立克柱环绕,长边方向每边17根,短边方向每边8根。

帕德嫩神廟的正立面的各种比例尺一直被作为古典建筑的典范,柱式比例和谐,视觉校正技术运用纯熟,山花雕刻丰富华美。整个建筑既庄严肃穆又不失精美。被美术史家称为“人类文化的最高表徵”,“世界美术的王冠”。

建造

本神廟的工程始於馬拉松戰役(公元前490~88年)結束後不久,設計構想是獻給雅典娜女神的神廟,內部供奉有雅典娜·帕德嫩巨像。工程在一座寬大的石灰岩地基開工,這塊地基延伸雅典衛城南部的頂峰,提昇其高度。

這棟新建築取代了另座神廟:俗稱舊帕德嫩的赫卡托巴恩(Hekatompedon,意思是千座牆基,奉祀雅典娜·波麗亞斯),新神廟可能就蓋在舊神廟旁邊(詳細請閱舊帕德嫩神廟的獨立條目)。公元前5世紀中葉,雅典衛城成為提洛同盟的核心,雅典更是當時最大的文化重鎮,伯里克利開始著手一個很有野心的建築計劃,時程幾乎涵蓋公元前5世紀的後半之多,現代在雅典衛城所能看到最重要的建築物如帕德嫩神廟、山門(Propylaia)、厄瑞克忒翁神庙、雅典娜-尼刻的神殿都是興建於那個時期。帕德嫩由菲迪亞斯監造且負責彫刻裝潢,建築師伊克蒂諾斯卡利克拉提斯從公元前447年開始動工,廟體大約在公元前432年完成,不過裝潢至少到公元前431年才完工。有一些帕德嫩的財政帳簿留存至今,從中可知最大的單一營建成本,是將石頭從距雅典約16公里遠的彭特利庫斯山運到衛城。這些資金部份提撥自提洛同盟的金庫,在公元前454年從提洛島送到衛城。


參考文獻

  1. Ioanna Venieri. Acropolis of Athens. [2007-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