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孙处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Blackberry讨论 | 贡献2018年11月24日 (六) 16:39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孫處約'''({{bd|603年||671年|6月15日|catIdx=S}}),字'''茂道''',后为避武则天武士彟讳,改以字行<ref name=autogenerated…”)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孙处约(603年-671年6月15日),字茂道,后为避武则天武士彟讳,改以字行[1]汝州郏城人,祖籍千乘乐安唐朝官员唐高宗年间短暂拜为宰相

唐太宗年间

孙处约做宰相。孙处约却说:“能做个舍人,在殿中周旋吐纳就可以了。”[2]

贞观元年(627年),授校书郎,奉敕充修等五个朝代史书。任皇子齐王李祐的记室。李祐失德,孙处约数次上书相谏。又转韩王府记室。十七年(643年),李祐谋反失败伏诛,太宗亲自查验李祐的文书,发现孙处约的谏书,很是赞赏。

唐高宗年间

永徽元年(650年),孙处约因考得射策甲科,授著作佐郎,又迁授礼部员外郎,转考功员外郎、弘文馆直学士、骑都尉,又累授守考功郎中、上囗[3]都尉,为瀛州参军、书佐,又入调,当时来济已在吏部任职,说:“如你所愿。”以为通事舍人[2]。迁守给事中、中书舍人,来济降阶劳问其平生。同年,宰相中书令杜正伦[4]。奏请再任一名中书舍人,唐高宗答:“孙处约一人就足以办事。为什么还要更多的人?”

显庆三年(658年),诏加朝散大夫、弘文馆学士,其余官职依旧。同年从幸合壁宫。不久迁朝议大夫、司礼少常伯、囗车都尉[3]

  1. 樊英峰主编. 《乾陵文化研究 三》.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7: 177–181. ISBN 7-80736-349-5 (Chinese (China)). 
  2. 2.0 2.1 《新唐书》卷一百零五
  3. 3.0 3.1 墓志阙字。
  4. 因杜正伦仅在657—658年间为中书令,此事肯定在此期间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