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

TJ讨论 | 贡献2020年1月31日 (五) 17:22的版本 制作发行编辑

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1]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旨在奖励1986年最优秀电影的一场晚会,于太平洋时区1987年3月30日下午18点(北美东部时区晚上21点)开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好莱坞的多萝茜·钱德勒大厅举行,共计颁发了23个类别的奥斯卡金像奖(也称学院奖)。

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奖杯

晚会通过美国广播公司在美国直播,小塞缪尔·戈尔德温担任制片人,马蒂·帕赛塔导演。切维·切斯、歌蒂·韩和保罗·霍根3位演员共同担任主持人。最佳影片《野战排》;最佳导演马蒂·帕赛塔;制片人小塞缪尔·戈尔德温;获奖最多《野战排》(4项);提名最多《野战排》《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关于奥斯卡金像奖

自第一届以来,除1930年和1933年以外,奥斯卡金像奖都是每年举行一次。规定每年3月左右对上一年度的影片和演职员进行评奖。评选和颁发奖由学院组织专门的管理委员会主持。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仪式始终是美国好莱坞的一个盛大节日。世界好多国家都通过电视台转播大会盛况。

奖项分布

颁发的奖项有23个,其中除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之外,还有最佳摄影、美工、服装设计、原剧本、改编剧本、改编配乐、剪辑、视觉效果、作曲、音响奖等等。此外,还有给那些在 电影界做出巨大成绩的老演员 和老电影工作者的"特别奖"和一定数量的补充奖。 直到1931年,有个新来的学院女秘书看到这尊铜像,惊呼使她想起了叔叔奥斯卡,一位记者立即把她的话报道出去。从此,人们便把这个人像称为"奥斯卡"。奥斯卡金像奖也因此得名。

奖杯设计

奥斯卡金像由学院早期成员之一赛德里克-吉本斯设计。他在一次宴会上,在桌布上描绘出了金像的草图,并最终由洛杉矶著名艺术家乔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于1929年5月16日颁发。每尊金像均为合金铸成,再镀以24K纯金。金像高13.5英寸(约34.3厘米),重8.5磅(约3.8公斤),造型为一名手拄长剑的武士站在电影胶片盘上,片盘上的五条轮辐象征着学院最初的五个部分:演员、导演、制作人、技师和剧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欧文斯公司铸造。奥斯卡奖这个别称从何而来已无法考证,最普遍的说法是学院图书馆馆员、后任学院执行主管的玛格丽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时

曾说这尊金像很像她的奥斯卡叔叔,于是记者和学院的成员们开始以这个名字称呼它。1934年,华特·迪士尼在领奖时引用了这个名字,由此奥斯卡奖这一别称日渐被人们所熟悉。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一直到1939年才开始正式使用这个名字。

颁奖会场

柯达剧院(Kodak Theatre)位于好莱坞大道 (Hollywood Blvd.)上,2001年11月9日启用,是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的举行地点,在2002年开始成为奥斯卡的永久颁奖地。

柯达剧院,可容纳3,400名观众,设有全美国一个最大的舞台,有120呎宽,75呎深。舞台后的记者室可容纳多达1,500名记者。剧院由柯达公司赞助7500万美元建成,并获此冠名权。

剧院现由洛杉矶市拥有,并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向市政府租用,以举行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柯达剧院的入口摆放有柱装饰,展示自1928年至今所有奥斯卡金像奖得奖人的名字,亦预留位置予未来的得奖人。

在其他时间,柯达剧院则供举办演唱会等表演,及其他种类的颁奖礼。

目录

获奖名单

奖项 获奖人 / 获奖影片 提名名单
最佳影片 《野战排》 《悲怜上帝的女儿/无言的爱》、《汉娜姐妹》、《教会/战火浮生》、《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窗外有蓝天》
最佳男主角 保罗·纽曼《金钱本色》 德克斯特·高登《夜未央》、鲍勃·霍斯金斯《蒙娜丽莎》、威廉·赫特《悲怜上帝的女儿/无言的爱》、詹姆斯·伍兹《萨尔瓦多》
最佳女主角 玛丽·玛特琳《悲怜上帝的女儿》 简·芳达《清晨之后》\希希·斯派斯克《芳心之罪》\凯瑟琳·特纳《佩姬苏要出嫁/时光倒流未嫁时》\西格妮·薇佛《异形2》
最佳男配角 迈克尔·凯恩《汉娜姐妹》 汤姆·贝伦杰 《野战排》、威廉·达福《野战排》、德诺姆·埃利奥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窗外有蓝天》、丹尼斯·霍珀《火爆教头草地兵/球场雄心》
最佳女配角 戴安·威斯特《汉娜姐妹》 苔丝·哈珀《芳心之罪》、派珀·劳里《悲怜上帝的女儿/无言的爱》、玛丽·伊丽莎白·马斯特兰托尼奥《金钱本色》、玛吉·史密斯《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窗外有蓝天》
最佳导演 奥利弗·斯通《野战排》 大卫·林奇《蓝丝绒》、伍迪·艾伦《汉娜姐妹》、罗兰·约菲《教会/战火浮生》、詹姆斯·艾佛利《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窗外有蓝天》
最佳原创剧本 《汉娜姐妹》 《鳄鱼邓迪/鳄鱼先生》、《年少轻狂/豪华洗衣店》、《野战排》、《萨尔瓦多》
最佳改编剧本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窗外有蓝天》 《悲怜上帝的女儿/无言的爱》、《金钱本色》、《芳心之罪》、《伴我同行》
最佳摄影 《教会/战火浮生》 《佩姬苏要出嫁/时光倒流未嫁时》、《野战排》、《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窗外有蓝天》、《星舰迷航记4:抢救未来》
最佳艺术指导/道具布景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窗外有蓝天》 《异形2》、《金钱本色》、《汉娜姐妹》、《教会/战火浮生》
最佳服装设计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窗外有蓝天》 《教会/战火浮生》、《奥赛罗》、《佩姬苏要出嫁/时光倒流未嫁时》、《海盗夺金冠/夺宝傻兵》
最佳音效 《野战排》 《异形2》、《战火云霄》、《星舰迷航记4:抢救未来》、《壮志凌云/捍卫战士》
最佳电影剪辑 《野战排》 《异形2》、《汉娜姐妹》、《教会/战火浮生》、《壮志凌云/捍卫战士》
最佳音响编辑 《异形2》 《星舰迷航记4:抢救未来》、《壮志凌云/捍卫战士》
最佳视觉特效 《异形2》 《绿魔先生》、《阴风怒吼》
最佳化装 《变蝇人/苍蝇》 《洞熊家族》、《诡秘怪谈/黑魔王》
最佳原创歌曲 "Take My Breath Away"《壮志凌云/捍卫战士》 "Glory of Love"《小子难缠续集》、"Life in a Looking Glass"《生之乐章》、"Mean Green Mother from Outer Space"《绿魔先生》、"Somewhere Out There"《美国鼠谭》
最佳原创配乐 《夜未央》 《异形2、《火爆教头草地兵/球场雄心》、《教会/战火浮生》、《星舰迷航记4:抢救未来》
最佳动画短片 《希腊悲剧》 《青蛙、狗和魔鬼》、《顽皮跳跳灯》
最佳真人短片 《珍贵的图像》 《出口》、《被爱情击中》
最佳纪录短片 《女人-为了美国,为了世界》 《温文尔雅的舞者》、《征服灾难的人》、《温室里的向日葵》、《山姆》
最佳纪录长片 《在美国潦倒》 《你只拥有时间》、《何时才能结束?、《与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同行》、《种族隔离政策的证人》
最佳外语片 《攻击》荷兰 《巴黎野玫瑰/37度2》法国、《美洲帝国的衰落》加拿大、《甜蜜家园》捷克斯洛伐克、《38度》奥地利

最佳影片

《野战排》[2]是1986年上映的一部美国战争片,由奥利弗·斯通执导并担任制片人,汤姆·贝伦杰、威廉·达福、查理·辛等联袂主演。该片讲述了一名天真的新兵被编入一个步兵分队,在与其他战士一起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很快就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战斗的唯一理由其实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可以活下去”的故事。 1967年年轻的大学生克里斯·泰勒赴越南服役,第一次打仗时战友的牺牲使他惊恐万状。他所在的野战排中嗜杀的巴恩斯中士和讲人道的伊莱亚斯原是好友,但由于观点不同反目成仇。面对这两派泰勒不知所从。巴恩斯在一次战斗中乘机杀死了伊莱亚斯。泰勒经过几个月的战场生活,接受了巴恩斯的观点,学会了杀人。最后,他也趁战斗混乱之际打死了巴恩斯。

角色介绍

列兵克里斯泰勒

演员 查理·辛 19岁的克里斯泰勒还是一个满脸稚气的大学生,他放弃了学业,和其他参战的美国士兵一起到达越南参与战争。在战争中明白战斗的唯一理由其实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可以活下去。

埃利亚斯中士

演员 威廉·达福 埃利亚斯中士(伊莱亚斯饰)作为列兵克里斯泰勒最好的朋友,在战争中没有丧失理智,他认为即使在残酷的战争中,也要遵守必要的行为准则,不能乱杀无辜。

鲍勃巴尼斯

演员 汤姆·贝伦杰 鲍勃巴尼斯作为列兵克里斯泰勒另外一个最好的朋友,巴恩斯的心肠变得极为冷酷,几乎成了一架疯狂的杀人机器,最后被克里斯泰勒击杀。

大哈罗德 演员 福里斯特·惠特克 福里斯特·惠特克在该剧中饰演大哈罗德,表现平庸的将士。

音乐原声

曲目 专辑信息
Main Title The Mourners
El Playon Love Theme / Finale
At the Border Main Title
The Road Block Bunker to Village
The Assassination Sorrow
Carlos is Dead Barnes Shoots Elias / The Turning Point
Tanks and Troops The Soul of an Innocent

Salvador Killing Barnes / Aftermath

Goodbye, Maria Finale 艺人: Georges Delerue
Siege at Santa Ana Adagio for Strings - Samual Barber 唱片公司: Prometheus Records <br

幕后花絮

1、影片在拍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旦被杀死,演员们可以立即回家去。当影片拍摄快要结束时,西恩在直升机场景内表现很伤心;
2、该片在菲律宾拍摄,演员们在丛林里过了两个星期军营生活;
3、在奥利弗·斯通的要求下,专门为影片制造了一些特别的万宝路香烟--樱桃红的包装。这是为了更接近于当时60年代后期的时代背景;
4、演员们被告诫不能喝河里的水,以免患上疟疾。在拍摄过程中,达尔夫感到口渴,于是喝了河水,后来他发现有一只死猪的畜体从上游漂浮下来。他病了24个小时,所幸没有染上疟疾;
5、电影海报中的伊莱亚斯双手高举在空中,这是对亚特·格里斯潘1968年的一张照片的模仿。

获奖记录

时间 届次 奖项 获奖方
1987年 第31届 意大利大卫奖大卫奖-最佳外国剧本提名 《野战排》
第59届
奥斯卡奖-最佳影片 《野战排》
奥斯卡奖-最佳导演 奥利弗·斯通
奥斯卡奖-最佳音响 John Wilkinson、Richard D. Rogers、Charles Grenzbach、Simon Kaye
奥斯卡奖-最佳电影剪辑 Claire Simpson
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汤姆·贝伦杰
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威廉·达福
奥斯卡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奥利弗·斯通
奥斯卡奖-最佳摄影提名 罗伯特·理查德森
第11届 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野战排》
第37届
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导演 奥利弗·斯通
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提名 奥利弗·斯通
第44届
美国金球奖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影片 《野战排》
美国金球奖电影类-最佳男配角 汤姆·贝伦杰
美国金球奖电影类电影类-最佳导演 奥利弗·斯通
美国金球奖电影类电影类-最佳编剧提名 奥利弗·斯通
1988
第41届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导演 奥利弗·斯通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剪辑 Claire Simpson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摄影提名 罗伯特·理查德森

制作发行编辑

制作公司

1. Hemdale Film 2. Cinema 86  

上映日期

中国家 地区 中国家 地区
美国 1986年12月19日 西德 1987年2月
阿根廷 1987年2月19日 巴西 1987年2月27日
澳大利亚 1987年3月5日 瑞典 1987年3月20日
法国1 1987年3月25日 芬兰 1987年3月27日
英国1 1987年4月24日 日本 1987年4月29日
西德 1987年4月30日 中国香港 1987年4月9日

影片评价

影片的一个出色之处在于它真实描绘了战争的疯狂与混乱,以及战争如何地使人丧失理智。对于多数参加过越战的老兵来说,越南则是一个充满了惨痛回忆的杀戮之地,而越战给美国人心里上留下的阴影,更是直到近年来才逐渐消散。(天府早报评) 《野战排》作为一部战争电影来说涉及到的战场细节并不是每一位观众所能了解或者理解的。戴尔·代的评论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观众能更好的解读隐藏在影片之后的种种关于军事的话题。提供了一个解读影片本身和导演创作意图的全新视角。和导演斯通充满感性的评论相比,戴尔·代实在和理性的评论可谓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新浪娱乐评) 《野战排》,放弃表现美越之间的恐怖杀戮,而是浓墨重彩地刻画兄弟、战友之间的残杀,反省意味极其深刻。(凤凰娱乐评) 影片的另一个出色之处在于它真实描绘了战争的疯狂与混乱,以及战争如何地使人丧失理智。(腾讯娱乐评)

最佳男演员

保羅·紐曼Paul Newman,1925年1月26日-2008年9月26日),美國著名金髮演员、賽車選手、慈善家坎城影展金球獎艾美獎最佳演員獎,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及1986年以《金錢本色》演一位熱心提攜教導晚輩老斯诺克教練 贏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他還在1982年創立一家名為「Newman Own」食品公司,個人所持股獲利金額,通通捐獻給慈善機構;至2007年5月為止,保羅·紐曼捐出給社會善款,多達2億2千萬美金,令人欽佩。保羅·紐曼在2008年9月26日癌症去世,終年83歲[3]

最佳女演员

 

玛丽·玛特琳[4](Marlee Matlin)   1965年8月24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莫顿格罗夫市(Morton Grove, Illinois,United States),18个月大时她就失去了听觉。玛丽·玛特琳是奥斯卡奖历史上最年轻的最佳女主角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位荣膺此奖项的听障人士,同时成为四位初涉银幕就获得奥斯卡小金人的女演员之一。

生平

玛丽·玛特琳她出生并成长于美国伊利诺伊州(Illinois)的MortonGrove市,是家中的第三个孩子,她的父母分别是DonMatlin和LibbyMatlin。她在一岁半的时候因患麻疹而失聪。

初登舞台

她七岁的时候,初次登台表演,在芝加哥一家名为“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专门经营儿童剧目的公司排演的一出戏剧中扮演Dorothy。而让人们真正认识这位极具表演天分的女孩的正是她在Mark Medoff导演的舞台剧《失宠于上帝的孩子》中的演出(Children of a lesser god,芝加哥,1985年)。一年之后,她由于在该剧中的出色表演而被相中出演同名电影的女主角,同William Hurt演对手戏,并因此荣获1987年第59届奥斯卡奖的最佳女主角称号,这也让她成为历史上首位获得该荣誉的聋人女演员。

初获殊荣

玛特琳获世人瞩目皆因出演派拉蒙出品的电影《失宠于上帝的孩子》而夺得电影界的最高荣誉-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当时年仅21岁的她也因此成为该奖历史上最年轻的最佳女主角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位荣膺此奖项的听障人士,同时成为四位初涉银幕就获得奥斯卡小金人的女演员之一。除此殊荣,她还斩获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主办的金球奖故事片最佳女主角的桂冠。同年,玛特琳又被《哈帕百货》杂志评为“十大美人”之一,并当选《绅士》杂志评选的“最想爱的女人”。 演艺经历 电影

虽然丧失听觉,但凭借自己甜美的外形和精湛的演技,玛特琳的演艺事业可谓是一帆风顺。1987年,她接演了第二部影片《威廉·沃克》(导演:AlexCox-代表作:《崩之恋》)。在尼加拉瓜拍摄此片的期间,她特意探望了当地的一些患有听力残障的儿童,日后,当她因拍片或个人原因去往澳洲,英国,意大利,德国,俄罗斯,克罗地亚,墨西哥以及加拿大等地的时候也沿袭了这种做法,足见玛特琳充满爱心的胸怀。 随后,她与法国演员让·雷诺合演了影片《戴金色面具的男子》(L'hommeaumasqued'or,1990年)。1992年,玛特琳先后参与了两部电影的演出《面条事变》及《幕后玩家》。为了拓宽自己的戏路,她还尝试出演了一系列风格迥异的影片,例如与MartinSheen演完二十世纪福克斯出品的悬疑惊悚片-《HearNoEvil》(1993年)后;又在米高梅和联美联合出品、RandalKleiser担任编剧兼导演、反映艾滋病题材的故事片-《It'sMyParty》(1996年)中倾情献艺。在拍摄了几部反响不大的影片之后,她与2005年凭借在大受好评的故事记录片-《我们到底知道多少》(WhattheBleepDoWeKnow!?,2004年)中的演出再获关注,从而将演艺事业推上另一个高峰。除此之外,她还先后主演了HBO投拍的长片《死寂》(DeadSilence,1997年)和Showtime的故事片《FreakCity》(1999年)。

电视

除了大银幕,我们在小荧屏上也能时时发现玛特琳活跃的身影。1989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了一部名叫《BridgetoSilence》的电视剧集,玛特琳和电影演员李·雷米克分任男女主角,这不但是她第一次跻身电视荧屏,更是她第一个开口说话的角色。两年之后,因为连续接演了两季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明星剧集《哑女检查官》(ReasonableDoubts,1991年),玛特琳两次被提名为金球奖和全美观众票选大奖电视剧最佳女主角奖的候选人(由于该片于九十年代初曾被中国引进,使得一部分中国观众记住了这位失聪的美丽女子);不仅如此她还因在同样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制作的《宋飞传》(Seinfeld,1990年)以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的《小镇风云》(PicketFences,1992年)中客串演出而两获艾美奖提名。美国生活频道拍摄的电视电影《AgainstHerWill:TheCarrieBuckStory》中亦有她的演出,她还凭借该片获得有线频道王牌奖最佳电影女演员奖的提名。在这部影片中,神奇的玛特琳甚至克服了失聪的障碍,首次扮演了一位听力正常的女子。在谈到该片的时候,她曾表示:“我从来不给自己设限,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这个角色(需要开口讲话)使我有机会尝试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这对于我不但是全新的挑战更是相当有价值的经历。”

1995年,玛特琳受邀再次参与两季《小镇风云》的演出,仍旧扮演之前让她获得艾美奖提名的角色。巧合的是,她在片中扮演人物的出生日期和她在现实生活中的生日一摸一样,记得43年前,同样的巧合还发生在美国五十年代最著名的情景喜剧《我爱露西》(ILoveLucy,1951年-1957年)的

主演LucilleBall身上,更令人称奇的是,这部剧集同样出自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之手。四年之后,她再次与MartinSheen搭戏,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推出的艾美奖获奖剧集《白宫风云》(TheWestWing,1999年-2006年)中扮演了一个名叫JoeyLucas的女民意调查人。

光她露脸的电视连续剧就可以列出密密麻麻的一长串名单:《正义的温柔》(SweetJustice,1994年-1995年,NBC)、《外星界限》(TheOuterLimits,1995年-2002年Showtime)、艾美奖剧集《赖瑞山德斯秀》(TheLarrySandersShow,1992年-1998年,HBO)、喜剧《旋转城市》(SpinCity,1996年-2002年,ABC)、《急诊室的故事》(ER,1994年-?,NBC)、《法外柔情》(JudgingAmy,1999年-2005年,CBS)......由于加入ABC剧集《律师本色》(ThePractice,1997年-2004年,ABC)的拍摄工作以及出演该电视台另一部电视电影《替身情人》(KissMyAct,2001年),第三度荣获艾美奖提名。2004年春季,玛特琳在NBC的新剧集《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LawandOrder:SpecialVictimsUnit,1999年-?)中扮演角色,因而再次获得艾美奖提名。2005年春季,她则在ABC的热门剧集《绝望的主妇》(DesperateHousewives,2004年-?)中客串演出,并且重新回到《法律与秩序》剧组,参与新一季的拍摄。最近,她与Showtime电视台2004年开拍的女同剧集《拉字至上》(TheLWord,2004年-?)签下了长达三季的合同,并从第四季中开始扮演女主角BettePorter(JenniferBeals饰)的新任女友-美国加州大学艺术学院的一名性格刚直且才华横溢的驻校艺术家。 只不过和她在自己首部电影中所饰角色面临的状况类似的是,说话的声音实在不太符合她娇小美丽的外表,略显生硬、不那么悦耳,估计是因为通过口型模仿声音始终有它的缺憾,说话者永远听不到自己发出的声音,即使旁人指导也不能完全掌握准确度。但是她的魅力就在于,当你不得不望着她的眼睛说话(有时甚至得做出比较夸张的嘴型),以便于让她读懂你的唇语(实际上,现在名声大震的玛特琳多数时候能带着手语翻译出镜,但直接的交流经由第三者传达总是不那么令人畅快吧)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有陷入那汪深情眼眸的危险......试想,聋哑人横行演艺圈的话,会是怎样一幅“可怖”景象,当初一介影帝威廉·赫特不是也没能把持住自己,掉入温柔陷阱吗?可惜的是,却是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恋。

除了一般的电视剧,玛特琳也参与拍摄了一些MV(音乐录影带):比如同歌手BillyJoel一道上“SesameStreet”(美国PBS电视台一档幼儿节目)并合唱曲目《JusttheWayYouAre》,并为后者入围格莱美奖的歌曲《WeDidn'tStarttheFire》录制了MV。1993年1月,玛特琳在美国最为盛大的体育赛事-NFL(全美橄榄球职业联赛)的开幕演出-即第二十七届超级碗(该演出在美国人民娱乐生活中的地位就如同中国的春晚)上使用美国手语与著名乡村音乐歌手GarthBrooks一同演唱了美国国歌,她还在后者的MV《WeShallBeFree》中露脸。

执行制片

作为影视演员所获得的巨大成功,激发玛特琳要为电影产业投入更大的热忱,于是她开始尝试涉足电影制片事业。1999年9月,她顶着独立电影执行制片人的头衔,主演并制作了生活频道出品的警匪惊悚片《何处寻真相》(WheretheTruthLies,1999年)。2003年,她担任了迪斯尼频道出品、反映一个自小浸淫在棒球氛围中却希望从事餐饮事业的小伙心路历程的作品《强棒小厨师》(Eddie'sMillionDollarCook-Off,2003年)的总制片人。另外,由于自己聋人士的特殊身份,她还决定担任根据曾入围2001年第73届奥斯卡奖最佳记录片、描写听障者内心世界的影片《无声的呐喊》(SoundandFury,2000年)改编的剧集的执行制片人。

主要作品

《失宠于上帝的孩子》(Childrenofalessergod/Lesenfantsdusilence,1986年)

《威廉·沃克》(Walker,1987年)

《戴金色面具的男子》(TheManintheGoldenMask/L'hommeaumasqued'or,法国,1990年-与JeanReno同台飙戏)

《面条事变》(TheLinguiniIncident,1991年)

《幕后玩家》(ThePlayer,1992年)

《HearNoEvil》(1993年)

《事与愿违》(AgainstHerWill:TheCarrieBuckStory,1994年)

《It'sMyParty》(1996年)

《死寂》(DeadSilence,1997年)

《WhenJusticeFails》(1998年)

《FreakCity》(1999年)

《何处寻真相》(WheretheTruthLies,1999年)

《替身情人》(KissMyAct,2001年)参演剧集

《BridgetoSilence》(1989年,CBS)

《宋飞传》(1990年,NBC)

《哑女检查官》(1991年-1993年,NBC)

《小镇风云》(1992年,CBS)

《赖瑞山德斯秀》(TheLarrySandersShow,1992年,HBO)

《正义的温柔》(SweetJustice,1994年,NBC)

《急诊室的故事》(ER,1994年,NBC)

《外星界限》(TheOuterLimits,1995年,Showtime)

《旋转城市》(SpinCity,1996年,ABC)

《律师本色》(ThePractice,1997年,ABC)

《法外柔情》(JudgingAmy,1999年,CBS)

《白宫风云》(1999年,NBC)

《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LawandOrder:SpecialVictimsUnit,1999年,NBC)

《绝望的主妇》(DesperateHousewives,2004年,ABC)

《拉字至上》(TheLWord,2004年,Showtime)

《错位青春》(Switched At Birth,2011年,ABC Family)

参与执行制片

《何处寻真相》(WheretheTruthLies,1999年)

《强棒小厨师》(Eddie'sMillionDollarCook-Off,2003年)

《无声的呐喊》(SoundandFury,inproduction)

《何处寻真相》

《旋转城市》

公益事业

由于自己的特殊经历以及事业上的成功,为回报社会,并且替许许多多跟自己 患有类似生理缺陷的人群争得更多权益,玛特琳在工作之余,积极地参加各类公益活动。1994年,她就被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提名、并获参议院批准为全国与社区服务团董事会的成员。一年之后(1995年),她又被任命为“全国志愿者活动周”(原名NationalVolunteerWeek,即每年四月举行,活动期间由美国总统及州长表彰、奖励年度内表现突出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和个人,以及有杰出贡献的企业界人士和演艺界人士)的主席,同时在在该年度的白宫玫瑰园典礼(WhiteHouseRoseGardenceremony,在与白宫总统办公室相连的玫瑰园-总统的新闻发布会通常在此召开-举行,用来表彰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界人士)上受到总统的表彰。

近年,她还作为美国红十字会的形象大使,鼓励美国民众踊跃献血,以填补因9·11事件而短缺的血库。了解听障人士疾苦的她,还为使国会通过一项要求在美国境内任何地方生产的电视机配备字幕显示技术的联邦法案而四处奔走,1990年该法案终获通过,而这项技术到如今已经司空见惯了。当然玛特琳也参加过众多慈善机构尤其是儿童慈善机构举办的活动,像国际视觉艺术协会(VSAArts),复活节封印协会(EasterSeals),艾滋病儿童基金会(TheChildrenAffectedByAidsFoundation)以及儿童艾滋病基金会(TheElizabethGlaserPediatricAidsFoundation)等等。为了提高公众对慈善捐助事业的关注度,玛特琳聪明地将自己的公益活动与一些商业秀结合在一起,例如经常性地上一些由各大品牌(包括无线通讯供应商Sprint跟玩具零售商ToysRUs)赞助得商业或者公益性质的通告。

生活

跟众多美国演艺明星类似的是,玛特琳与丈夫KevinGrandalski(一名执法人员)将家安在了星光无限的洛杉矶,他俩与1996年迎来了第一个孩子的诞生,并给这个可爱的小公主取名“Sarah”,看过玛特琳奥斯卡得奖影片《失宠于上帝的女儿》的观众都会惊喜地发现,这恰好是她在剧中所扮演的那个乖张却渴望爱的聋女孩的名字,是为纪念自己的演艺青春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那就不得而知了。然后,在2000年和2002年6月,这对夫妇分别又有了第二个和第三个孩子,Brandon跟Tyler。2004年12月,他们的第三个女儿Isabelle出世了。

获奖记录

1987年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金球奖故事片最佳女演员奖

1992年,1993年

全美观众票选大奖最受欢迎女演员奖提名

金球奖最佳女演员奖提名

1994年

第56届艾美奖提名(电视剧集《小镇风云》-PicketFences的一个单元《DancingBandit》)

有线频道王牌奖迷你剧集最佳女演员奖提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