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山崎丰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Naocc讨论 | 贡献2019年3月6日 (三) 09:53的版本 (調整來源)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崎丰子,来源:朝日新闻

山崎丰子(日语汉字:山崎 豊子,やまざき とよこ,1924年11月3日-2013年9月29日),本名杉本丰子,出生于日本大阪,是日本国宝级女作家,她有许多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或电影,被誉为日本长篇小说第一人[1],擅长描写复杂的人物关系。其作品也常具有深厚的社会意义,常令人联想到现实生活,如2019年2月所发生的台湾华航罢工事件,令人联想到她的小说《不沉的太阳》。

经历

山崎丰子毕业于京都女子专门学校国文科,毕业后曾在《每日新闻》学艺部担任记者,受到工作上司知名作家井上靖鼓励,利用工作闲暇之馀埋首写作[2]。在她的作品中,有著对时代的细腻考据对描绘,有些则是乡愁或对童年的追忆。1957年发表首部小说作品《暖帘》,翌年即以《花暖帘》赢得1958年第39届“直木赏”,获奖后便辞掉记者工作,专职写作。1963年起在《Sunday每日》连载《白色巨塔》,引起轰动;1970年于《周刊新潮》连载小说《华丽一族》,该作品于1991年获得第39届菊池宽[3];同年,以《大地之子》获得日本第52届文艺春秋读者赏。2009年时,作品《命运之人》获得63届每日出版文化赏特别奖,是一位创作能量丰沛的作家。

写作风格

由于是记者出身,也深深影响她后来的写作风格,她曾坦承自己有很强的取材魂与调查癖,“为了小说的采访,行程排得像神风特攻队出击一般”,因此常被人戏称为“采访之魔”[4],在撰写《白色巨塔》时四处参访医院,甚至远至德国参观癌症研究中心;写《不毛地带》时竟采访了377人;为《大地之子》取材,还与当时中共总书记胡耀邦三度会面[5]

此外,为了维护作品品质,在她的自述作品《山崎丰子自述:我的创作,我的大阪》中,曾说过早年以《花暖帘》得到直木赏之后,可能会有许多委托写作的案子,但她仍坚持“半年读书,半年写作”的原则,因为“为了写出好作品,而拒绝接受委托案,是对委托者的一种尊重。[6]

选择的长篇小说题材颇为冷硬,但她就是有办法把小说人物性格写得万般精采,之中甚至有挑战政治与财经社会禁忌的用意,为问题发声,为历史事件找轮廓,为社会现状提出质疑,亦毫不畏惧挖苦嘲讽政府和财团,倘若没有强大的出版编辑体系]小说读者相挺,或因畏惧题材牵涉到金钱权势和敏感政治议题而缩手,后续也应该没办法改编成戏剧播出。甚至同篇小说可以跨越不同年代由不同主角与制编团队再次翻拍,也都获得口碑与影响力,这是日本社会与小说读者在事件反省的层面上,始终没有缺席的参与力量,让这类小说题材可以成为阅读与戏剧主流的原因吧

她常被称为社会派作家,但她自己在1974年受访时曾经表示感到疑惑。不过到了2009年,她也提到自从《白色巨塔》之后,媒体帮她冠上“社会派作家”之名,大概是与她个性相关,“因为我原本的个性不会忽视弱者,也不容许不合理的事情,碰巧运用在与社会相关的主题上罢了。”而且她自认受法国作家巴尔札克影响,“他以和人形影不离的身外之物──金钱,来当写作题材,这点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此外,她最喜欢的作家则是“眼界放诸大社会”的石川达三;在写完《白色巨塔》财前五郎医师胜诉的结局后,曾收到无数读者、甚至许多医院误诊受害者的不平之声,她说:“这让我认真思考,作家若以社会题材写作,需要负起何种责任。[7]”反映了她对于自己作品社会责任的思考。

山崎丰子在写完她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大地之子》之后,自觉再也写不出更好的作品,想趁机引退时,长期赏识她的《周刊新潮》编辑“斋藤十一”先生却为她打气,“演艺人员可以引退,但艺术家不能引退,要边写边踏入棺材,那才叫作家。”果真山崎丰子直到2013年过世之前,仍在《周刊新潮》连载《约定之海》,该小说也成为她最后的遗作。

作品意义

《女系家族》里和服店社长突然离世,引来情妇与三个女儿之间的遗产争夺战;《华丽一族》写关西钢铁财阀与官僚的勾结与斗争;《白色巨塔》是医疗体制的崩坏与人事倾轧及医学体系的必要之恶与绝对之善;《两个祖国》写到日裔美籍在二战时期的国家认同与战后审判的挣扎;《大地之子》是日本战败后撤出中国东北,被遗留在东北的日本孤儿的挣扎求存记;《不毛地带》描述二战大本营参谋从西伯利亚战俘回归日本的商战生涯;《命运之人》戳入冲绳回归的政治筹码和媒体良心;《不沉的太阳》以日航123空难为背景,探讨事件背后的日本运输省与航空界问题;《伪装集团》写到财团利用音乐联盟与左翼成立的音乐组织互相拉拢工人团体的企图,[8]《花纹》为探问女性价值的长篇小说;甚至新作《海的承诺》也有海上自卫队的历史与伤痛。每一个作品顺手拈来,都是血淋淋的残酷日记,稍为薄弱的人,或许便被作者那张力十足的文字与起伏跌宕的剧情弄得喘不过气来。 或许,在这个时候我们该看山崎丰子的自述:《我的创作.我的大阪》。这本书里作者便从自己的处女作开始,娓娓道来自己如何创作,在写作中遭遇的种种情况,例如《白色巨塔》连载时来自医学界的强烈反应;后来小说在连载一年九个月后已经完结,如何因为大受好评,应读者要求进行续写等。 山崎丰子于九月底离世,她的最后一个访问,应该是连载《海的承诺》时接受的《新潮》的访谈,在访问中她提到为甚么要写这样的一个故事时说:“这个故事想探究一个不发起战争的军队。战争于我而言是永恒的写作主题。”当时的山崎丰子,已经不良于行,执笔亦感到困难,而她,仍在写作。[9]

华航罢工相关的比较

华航机师罢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已故日本作家山崎丰子的小说《不沉的太阳》,倒是提早20年为这出看似荒谬实则严肃的戏码,提出不同面向的反思。

于1995年出版,情节取材自1985年发生的大阪空难,罹难人数高达520人,史上第二惨,小说一出果然引起热烈讨论,2009年东宝公司改编成为电影,2016年同名日剧播映,同样引起关注。不过故事著墨更多航空公司内部权力斗争,暗指空难只是冰山一角,人祸才是迫使这架超大飞机飞向未可知灾难的主因。

剧情是描述某国营航空公司工会会长,极力向资方争取员工权益,最后更以罢工影响首相返国班机为要胁,终于为劳方赢得甜蜜战果,但卸任后却被秋后算帐,外放至肯亚等鸟不生蛋的地方,全家跟著他外派受苦长达9年,但与他同期担任工会干部的副会长,反倒一路高升。 剧中透过空难,凸显主角在面对受难者家属时的将心比心,一如他为同仁争取权益时的全心投入,他的想法是,这一切都是为了公司。然而副会长的一路腐化,其理由同样是“为了公司”,回头去看主角的疑问“公司到底是什么?”就更耐人寻味了。

书名《不沉的太阳》寓意深远,对于腐败的国营企业,事情终会东窗事发,但也可能被新的恶势力取而代之;对于有理想有良知的人而言,权力也许永远无法撼动,但不试著冲撞,改革之路永无希望。

华航机师罢工也许不能跟日本对比,但此间的太阳何时西下?又能带给大众何种启发?

视频

日本《白色巨塔》作家 山崎丰子辞世

参考来源

  1. 陈芷慧,见工面试要识山崎丰子 苹果日报,2013年10月09日。
  2. 一流人,山崎丰子小说长鸣警世钟 远见,2018-04-27。
  3. 刘黎儿,山崎丰子 写出时代,写出人性 天下杂志,469期,2011-04-29。
  4. 米果,那些为事件发声的日本社会派小说家之山崎丰子,报导者,2015.12.25。
  5. 莫忘来时路/9月29日-山崎丰子的记者魂,中国时报,2014年09月29日。
  6. 米果,【米果|日本小说教我的事】小说作家也可以过普通生活啊!,博客来OKAPI阅读志,2011-06-15。
  7. 日剧大热门 木村、唐泽都演过,中国时报,2013年10月01日。
  8. 米果,那些为事件发声的日本社会派小说家之山崎丰子 报导者 2015.12.25。
  9. 山崎丰子逝世 生命最后一刻 仍在写作,文汇报 2013-10-07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