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文蛤(Meretrix lusoria)屬二枚貝斧足綱,俗稱粉蟯、蛤仔或蟯仔。外殼略呈三角形,腹緣鈍圓,殼皮以黃褐色為主,由於味道鮮美,一向為台灣主要養殖貝類。近10年來,文蛤養殖面積約在5000~7300公頃之間波動,產值則在6、7~11億元間變化,年產量由18000公噸增加到26000公噸 (圖1DOC / ODT / PDF),已超越牡蠣而躍居養殖貝類的首位。台灣的主要文蛤養殖地區為彰化、雲林、嘉義、台南等縣市,其中又以彰化與雲林兩地為最多,歷年來該兩縣市之文蛤年產量約佔全台的60~90.%。
學名: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
科名:雙殼綱 Bivalvia 簾蛤目 Veneroida 簾蛤科 Veneridae 文蛤屬 Meretrix
別名:蛤蜊、麗文蛤、蚶仔、粉蟯[1]
目錄
關於文蛤
文蛤又稱為蛤蜊,屬於雙殼綱簾蛤目簾蛤科的貝類,是重要的食用貝類之一。
貝殼略呈三角形,腹緣呈圓形,殼質堅厚,兩殼大小相等,喜生活在有淡水注入的內灣及河口附近的細沙質海灘。文蛤是埋棲型貝類,多分佈在較平坦的河口附近沿岸內灣的潮間帶,以及淺海區域的細沙,泥沙灘中,靠斧足的鑽掘作用有潛沙習性。棲息深度隨水溫和個體大小而異,冬季時2~3cm文蛤潛居深度為6~8cm,而4~6cm文蛤潛居深度則為12cm左右。夏季高水溫期,棲息在不到lcm深的灘塗表層,冬季水溫低,其棲息深度可達10~20cm。氣候穩定溫暖時伸縮其足作活潑運行;寒冷時則潛入沙泥中,潛泥深度一般在5~25cm。
文蛤是濾食軟體動物,依靠自身的出入水管道行呼吸與攝食。漲潮時,文蛤將出入水管伸出沙面,利用海水通過鰓小孔的機會達到呼吸與攝食的目的;退潮後,文蛤才把水管縮回殼內。文蛤以微小的浮游(或底棲)矽藻為主要餌料,間或攝食一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無脊椎動物幼蟲以及有機碎屑等。
文蛤具有隨水質因數變動或生長習性由中潮區向低潮區下帶移動的習性,俗稱"跑流"。即在生長過程中除能藉助其斧足移動外,還可以通過分泌明膠質帶而隨潮流移動。移動發生的季節,主要是在5月下旬到6月下旬和9月中旬至下旬這兩個階段的大潮期的漲潮初期和退潮末期,尤以5~6月最盛。潮流停止後,移動即終止,文蛤潛入灘中,透明帶消失。
文蛤肉嫩味鮮,是貝類海鮮中的上品,含有蛋白質10%,脂肪1.2%,碳水化合物2.5%,還含有人體易吸收的各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及鈣、鉀、鎂、磷、鐵等多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唐代時曾為皇宮海珍貢品。[2]
吃文蛤有什麼好處
1、蛤蜊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它的營養也比較全面,實屬物美價廉的海產品。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鐵、磷、碘、維生素、胺基酸和牛磺酸等多種營養成分,是一種高蛋白、低熱能食物,蛤蜊是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的最佳食品。
2、蛤蜊味咸寒,具有利尿消腫、滋陰潤燥、軟堅散結作用。醫書中有關蛤蜊的記載:「蛤蜊其性滋潤而助津液,故能潤五臟、止消渴,開胃也。咸能入血軟堅,故主婦人血塊及老癖為寒熱也。」現在,除這種傳統食用方法外,還對蛤蜊組織進行化學提取,提取物稱為蛤素。相關動物實驗也證明,蛤蜊對小鼠的肉瘤和腹水瘤均有抑制作用和緩解作用。
3、現代醫學認為,蛤蜊肉燉熟食用,一日三次可有效的治糖尿病;蛤蜊肉和韭菜食用,具有治療陰虛所致的乾咳、口渴、心煩、手足心熱等症。經常食蛤蜊對黃疽、甲狀腺腫大、小便不暢、腹脹等症也有一定的食療功效。
4、蛤蜊具有高微量元素、高蛋白、高鐵、高鈣、少脂肪的營養特點,因此食蛤蜊可以有效的補充鈣、鐵等多種營養元素。因此蛤蜊非常適合缺鈣、貧血的人群食用。此外,蛤蜊肉中還含一種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作用的代爾太7-膽固醇和24-亞甲基膽固醇,它們兼有抑制膽固醇在肝臟合成和加速排泄膽固醇的獨特作用,從而可以降體內的膽固醇。[3]
文蛤的營養價值
文蛤味甘、咸,性微寒。有類似蛤蜊滋陰和軟堅散結的功能和應用。此外,文蛤的組織提取液對艾氏瘤型、肝癌腹水型和肝癌實體型有較高的抑制率。可備選用。煎湯或煮食。文蛤不僅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療藥用價值。
文蛤有清熱利濕、化痰、散結的功效,對肝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哮喘、慢性氣管炎、甲狀腺腫大、淋巴結核等病也有明顯療效。食用文蛤,有潤五臟、止消渴,健脾胃,治赤目,增乳液的功能,深受國內外食客歡迎。
文蛤肉有滋陰利水的功能。蛤粉與清熱解毒藥青黛及黃芩等共同製成的中藥片劑,可以治療慢性氣管炎、哮喘。蛤粉還可以和冰片、枯礬研末,外用治療中耳炎。蛤粉與海藻、海螺、海螵蛸等組成四海舒郁丸,適用於甲狀腺癌的治療,取得了一定療效。病屬邪熱痰結者宜之,氣虛有寒者不得用文蛤。[4]
文蛤的藥用價值
蛤蜊不僅是美味的食物,同時也可以作為藥物,而且在醫書上就有記載它治病的內容。蛤蜊的藥用價值有哪些呢?
蛤蜊味咸寒,具有滋陰潤燥、利尿消腫、軟堅散結作用。《本草經疏》中記載,說:「蛤蜊其性滋潤而助津液,故能潤五臟、止消渴,開胃也。咸能入血軟堅,故主婦人血塊及老癖為寒熱也。」除這種傳統用法外,還對蛤蜊組織進行化學提取,提取物稱為蛤素。動物實驗證明,蛤蜊對小鼠的肉瘤和腹水瘤都有抑制作用和緩解作用。
現代醫學認為,蛤蜊肉燉熟食用,一日三次可治糖尿病。蛤蜊肉和韭菜經常食用,可治療陰虛所致的口渴、乾咳、心煩、手足心熱等症。常食蛤蜊對甲狀腺腫大、黃疽、小便不暢、腹脹等症也有療效。[5]
藥方
治瀉痢不止:五陪子一兩。半生半燒,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紅痢燒酒下,白痢水酒下,水泄米湯下。(《綱目》)
治脫肛不收:五倍子末三錢,入白礬一塊,水一碗,煎湯洗之。(《三因力》)
治產後腸脫:五倍子末摻之;或以五倍子、白礬煎湯薰洗。(《婦人良方》)治寐中盜汗:五倍子末、蕎麥麵等分。水和作阱,煨熟。夜臥待飢時,干吃二、三個,勿飲茶水。(《綱目》)
治自汗盜汗:五倍子研末,津調填臍中,縛定。(《綱目》)
治虛勞遺濁:五倍子一斤,白茯苓四兩,龍骨二兩。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用鹽湯送下,日三服。(《局方》玉鎖丹)
治消渴飲水:五倍子為末,水服方寸匕,日二服。(《世醫得效方》)[6]
文蛤養殖池的入侵危害生物
對文蛤有影響的入侵生物包括魚、蝦、蟹、螺及貽貝類,其中魚、蝦、蟹類可以作為漁民食物,增加收益,但有少數的鱸科、鯛科、螃蟹類等會捕食文蛤,導致嚴重損失。入侵文蛤養殖池的螺類主要是海蜷科中俗稱「苦螺仔」的野生螺類 (圖2),沒有食用價值,在文蛤池繁生時會與文蛤競爭食物,影響文蛤成長外也會增加飼料成本。似殼菜蛤 (Mytilopsis sallei) (也稱土嘴瓜、站桌子) (圖3)、綠殼菜蛤 (Perna viridis) (俗稱孔雀蛤) (圖4) 以及絲綢殼菜蛤 (或稱厚殼菜蛤) (Mytilus coruscus) (圖5) 等殼菜蛤科貽貝類入侵文蛤池則是近幾年才發生的問題,該些貝類的棲息方式為生出足絲附著在池底或岸邊,有時會纏繞數個文蛤,導致其無法開口攝食而死亡。另外,其共同特點為繁殖力及對環境適應能力強,易排擠環境中原有生物,屬於強勢侵入物種,且此類貽貝和文蛤一樣都以濾食水中藻類維生,會與文蛤競爭食物,導致文蛤成長緩慢,甚至整池都沒收成。
文蛤料理
文蛤絲瓜
食材: 白文蛤(赤嘴蛤)250g 絲瓜1條 枸杞(可略)2茶匙 老薑1小塊 青蔥1根 水(可略)2-3大匙 米酒(可略)1大匙 塩少許
1.準備食材,清理與清洗之。(白文蛤事先吐沙完成)
2.老薑切絲;青蔥切斜段;絲瓜對半切,再各切成4瓣,再切段。
3.起鍋放入少許的油,開小火,放入將絲炒香。
4.再放入絲瓜,改中小火,拌炒燜軟。(可加入食材中的水,亦可不加,因絲瓜會出水)
5.加入白文蛤,翻拌一下。[7]
文蛤薑絲湯
食材:文蛤x400g 薑x3片薑片切絲 蔥x半條切蔥花 鹽x一小匙 烹大師x一小匙 水x約一般湯碗3碗左右
首先要讓文蛤把沙吐乾淨. 盛一盆冷水加一匙鹽巴攪拌融化, 把文蛤泡在鹽水裡約1小時. 至於外殼先洗再泡或後洗都可以, 我是用海綿搓的.
材料準備完後, 湯鍋放水, 煮開放鹽跟烹大師調味, 份量可以依個人口味去調整.
通常我會先放一半的薑絲下去先滾. 調味料下後鮮味出來就可以放入蛤蠣了, 小火沸騰, 等蛤蠣都打開後放入蔥花和剩餘的薑絲, 關火.[8]
九層塔炒文蛤
材料:文蛤300g、蒜末1大匙、薑2片、紅辣椒少許、九層塔一把、醬油膏1.5匙、油1.5匙
作法:
蛤蜊吐沙方式:文蛤買回必須鹽浸泡水2小時確實吐沙,洗淨瀝乾。(鹽水比例:水淹過文蛤加鹽約1/2匙。)
九層塔取下葉片洗淨。薑切絲。辣椒切末。
鑄鐵鍋只需中小火燒乾鍋底微熱,加入油脂及辣椒、蒜末、薑絲等辛香料炒香。
改中大火,加入文蛤炒散攤平,燒煮約一分鐘會發現文蛤殼開始撐開。
不須翻炒,等候文蛤幾乎全開,淋下醬油膏,擺上九層塔輕輕拌炒均勻避免蛤肉掉落。
熄火,盛出文蛤,完成這道快速料理。[9]
視頻
台灣真善美_文蛤大王曾明村,帶動全村養殖風潮
高溫生細菌、物種入侵 「科技養殖」救文蛤
雲林新聞網-趁著海水退潮 民眾撿拾野生文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