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內丸山遺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1月17日 (日) 15:28 由 Blue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內丸山遺跡照片來自

三內丸山遺跡為約5500年前至4000年前日本最大規模的村落遺跡。在1992年開始的挖掘調查當中,挖掘出大量的立穴式居住遺跡、高架式建築遺跡,以及需要高加工技術的漆器、翡翠等,改變了以往大眾對於繩文文化的印象。 青森縣於西元1994年決定將其保留,並於西元2000年11月登錄為國家特別歷史遺跡。

包含青森縣內的三內丸山遺跡、秋田縣內的特別歷史遺跡大湯環狀列石等,由北海道至北東北留存著許多繩文文化遺跡。這些以北海道及北東北為中心的繩文遺跡群,都以登錄成世界遺產並永久流傳為目標。

位於遺跡旁設有展示出土物的繩文時遊館,以及製作繩文時代裝飾物的體驗教室等。另外遺跡內也派駐有英文解說導覽員。[1]


三內丸山遺跡的歷史與發展

位於東北青森縣西南部,日本古老繩文時代前期至中期(約5500年前~4000年前)的大遺跡。它的存在早在江戶時代就廣為人知,在1992年開始挖掘調查下,發現大規模的的聚落遺跡。多數為竪穴住居遺跡、盛土、掘立柱的建築物遺跡、大人及小孩的墓葬等其他物品外,還出土為數眾多的土器及石器、裝備用品、骨角器等相當貴重的歷史物品。

青森縣有鑒於該遺跡保存的重要性,在1994年指定為縣內遺跡、2000年則被國家指定為國家特別史跡。隨後當局復原高約15公尺的大型掘立柱建築物與長約32公尺、寬約9.8公尺的大型堅穴建築物等樣貌,方便遊客回顧過去的生活。[2]

三內丸山遺跡的入口設施「繩文時遊館」、則展示了500多項重要文化財,包含總數約1700項的出土遺物的「三內博物館」及體驗角落、餐廳等設施。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