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爾罕布拉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1月30日 (四) 15:41 由 Violet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阿爾罕布拉宮
原圖鏈接

阿爾罕布拉宮阿拉伯語:الحمراء,拉丁化:Al Ħamrā';即「紅色城堡」、「紅宮」,是中世紀摩爾人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納達王國的王宮,宮殿位於格拉納達城市北端的高地,是阿拉伯建築藝術的精華,最初原址建有要塞稱為Al-Andalus。宮殿為原格拉納達摩爾人國王所建,1492年,摩爾人被逐出西班牙後,阿爾罕布拉宮荒廢。1828年,在斐迪南七世資助下,經建築師何塞·孔特雷拉斯與其子、孫三代長期的修繕與復建,才恢復原貌,現在則是一處穆斯林建築、文化博物館。1984年被評選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1]

簡介

阿爾罕布拉宮是阿拉伯式宮殿庭院的代表,由由統治格拉納達奈斯爾王朝(Sulala Nasriyya,1232—1492,西班牙最後一個伊斯蘭王朝)的第一代統治者,穆罕默德一世(Muhammad I)始建於1238年,直到15世紀這裡一直是奈斯爾王朝統治的政治和軍事中樞。1492年,卡斯蒂利亞(Castilla)女王伊莎貝拉一世(Isabella I,1451—1504)與其丈夫阿拉貢(Aragon)國王斐迪南二世(Fernando II,1452—1516)聯手作戰,打敗了摩爾人,阿爾罕布拉宮被迫和平開城,奈斯爾王朝最後一位蘇丹艾布·阿卜杜拉(Abu Abdullah)宣布投降,含淚走出了宮門,自此,穆斯林勢力完全退出了伊比利亞半島。

阿爾罕布拉宮主要包括阿卡薩巴堡壘(Alcazaba)、納塞瑞斯皇宮(The Nasrid Palaces)、格內拉里菲花園(Generalife Gardens)、清真寺浴場(The Mosque Baths)等,集伊斯蘭文明之大成於一身。作為伊斯蘭教建築與園藝完美結合的建築群,1232年在老城改建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現存規模。宮牆外圍有30米高的石砌城牆。有兩組主要建築群:一組為「石榴院」,另一組為「獅子院」。

該宮城是伊斯蘭教世俗建築與造園技藝完美結合的建築名作,是阿拉伯式宮殿庭院建築的優秀代表,1984年被選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中。[2]


外部鏈結

參考資料

  1. 格拉納達超全攻略(附阿爾罕布拉宮詳盡介紹). 馬蜂窩. 2017-08-30 (中文). 
  2. 阿爾罕布拉宮. 每日頭條. 2017-10-1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