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是中国科技名词,属于科技术语。 汉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古老文字系统<ref>[https://www.…”)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30130/151234e24ff24003b134797c0aeec4c5.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635504513_120157034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是中国科技名词,属于科技术语。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是中国科技名词,属于科技术语。

於 2024年6月28日 (五) 08:08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農林牧漁業增加值是中國科技名詞,屬於科技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詞解釋

農林牧漁業增加值是指農、林、牧、漁及農林牧漁服務業生產貨物或提供服務活動而增加的價值,為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扣除現價中間投入後的餘額

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作用

農林牧漁業增加值也叫附加價值或追加價值,是各單位農業生產經營的最終成果,即本單位或本行業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它反映一定時期內農林牧漁業生產的總淨值,是計算國內(地區)生產總值的基礎,是客觀反映農林牧漁業的投入、產出、效益、速度和收入等情況,觀察農林牧漁業生產水平,研究農林牧漁業內部比例關係、國民經濟各業比例關係的重要指標。

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

農林牧漁業增加值採用「生產法」和「分配法」兩種方法計算。

生產法是由現價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減去農林牧漁業中間消耗(不包括固定資產折舊及大修理基金)的方法取得。

分配法也稱收入法,是根據各種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取得收入份額來進行計算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為: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淨額(生產稅-生產補貼)+營業盈餘。

第一產業增加值與農林牧漁業增加值不相等的原因

三次產業分類依據國家統計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產業劃分規定》,即「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第二產業是指採礦業(不含開採輔助活動),製造業(不含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剔除國際組織)」。也就是說,在劃分三次產業時,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採礦業中的開採輔助活動和製造業中的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應劃分到第三產業中。所以第一產業增加值與農林牧漁業增加值不相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