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环境核算」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环境核算'''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名词。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ref>[https://www.sohu.com/na/585…”)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3.itc.cn/images01/20220804/1449420842434c9a8b9b9fbc2980bd1a.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574183240_121432474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环境核算'''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名词。
 
'''环境核算'''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名词。

於 2024年6月28日 (五) 07:42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環境核算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名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環境核算包括環境保護支出核算、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實物量核算兩部分。

環境保護支出核算表

環境保護支出核算表反映各種以預防、減少和消除污染及環境退化問題為主要目的所發生的支出。表的主欄為環境保護支出及其構成指標,包括環境保護支出總額,以及其中資本性支出和經常性支出。賓欄為環境保護支出主體分組。根據基礎統計資料情況,按照環境保護支出主體不同,可以分別核算全國、政府部門、企業部門和住戶部門的環境保護支出。各指標之間關係如下:

環境保護支出總額=政府環境保護支出+企業環境保護支出+住戶環境保護支出

環境保護支出總額=環境保護資本性支出+環境保護經常性支出

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實物量核算表

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實物量核算表反映各種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固體廢棄物的產生和排放情況。表的主欄為三次產業及居民,表示污染物產生和排放的來源,賓欄為污染物產生和排放的類別。

環境核算有關指標解釋

1、環境保護支出

環境保護活動指各種以預防、減少和消除污染以及其他環境退化問題為主要目的的活動。包括預防、減少或處理廢物和廢水,預防、減少或消除廢氣排放,處理和處置被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預防或減少噪聲和震動水平,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景觀及其生態功能,以及與此有關的各種監測、研究與開發、行政管理、培訓等活動。

環境保護支出指在環境保護目的下所發生的支出。根據環境保護活動的定義範圍,環境保護支出主要涉及專門環保服務、環保關聯產品、環境適用產品,其中最基本的部分是圍繞專門環保服務發生的支出。

環境保護支出包括資本性支出和經常性支出兩個部分。資本性支出指為環境保護而花費在生產方法、技術、工藝及設備設施上的支出,比如購置機器設備、進行工程建設以及購買專有技術等,這些支出代表資產積累;經常性支出指為實施環境保護活動而在原材料及消費品購買、人力成本、公共費用、外包服務及租賃費用等方面所花費的支出。

2、污染物的產生與排放

污染物指進入環境後會對人類健康產生直接或間接危害的物質,包括大氣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水污染物(如化學需氧量)和固體廢棄物(如工業固體廢棄物、生活垃圾)等。

可以從產生和排放兩個節點上測算污染物。產生量指經濟活動中產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則指排入環境的污染物。二者之間的差別是污染物的處置,可能由產生者自己處置,也可能由專門的污染處置單位(如污水處理廠)處置。經過處置後,污染物可以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或降低濃度,實現「達標」排放,直接減少對環境的排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