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舍路镇」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西舍路镇 </big> ''' |- | <center><img src= width="300"></center> <smal…”)
 
SYM對話 | 貢獻
 
行 3: 行 3: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西舍路镇 </big>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西舍路镇 </big> '''
 
|-
 
|-
| <center><img src= width="300"></center>
+
| <center><img src=https://mpic.haiwainet.cn/thumb/d/uploadfile/20200824/1598247522649125,w_480.jpg width="300"></center>
<small>[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small>[https://m.haiwainet.cn/middle/3543762/2020/0821/content_31860163_1.html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行 16: 行 16:
 
|}
 
|}
  
'''西舍路镇''',隶属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地处楚雄市西南部,东与新村镇、中山镇隔江相望,南与双柏县鄂嘉镇接壤,西与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太忠镇、龙街镇相连,北与南华县兔街镇、马街镇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380.57平方千米。 2020年末,西舍路镇有5640户19274人。  
+
'''西舍路镇''',隶属于[[ 云南省]] 楚雄彝族自治州[[ 楚雄市]] ,地处楚雄市西南部,东与[[ 新村镇]] [[ 中山镇]] 隔江相望,南与双柏县[[ 鄂嘉镇]] 接壤,西与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 太忠镇]] [[ 龙街镇]] 相连,北与南华县[[ 兔街镇]] [[ 马街镇]] 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380.57平方千米。 2020年末,西舍路镇有5640户19274人。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属楚雄县山区八哨之江外;1984年4月,改西舍路区;1988年2月,改西舍路镇。 截至2020年6月,西舍路镇辖11个行政村。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属楚雄县山区八哨之江外;1984年4月,改西舍路区;1988年2月,改西舍路镇。 截至2020年6月,西舍路镇辖11个行政村。
2020年,西舍路镇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3.3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2万元;招商引资2.246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向上争资260万元。  <ref>[   (附图)], </ref>
+
2020年,西舍路镇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3.3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2万元;招商引资2.2461亿元;[[ 固定资产]] 投资3亿元;向上争资260万元。  <ref>[https://m.haiwainet.cn/middle/3543762/2020/0821/content_31860163_1.html   云南省楚雄市西舍路镇搬迁群众过上新生活(附图)], </ref>
  
 +
=位置境域=
 +
西舍路镇地处楚雄市西南部,东与[[新村镇]]、[[中山镇]]隔江相望,南与双柏县[[鄂嘉镇]]接壤,西与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太忠镇]]、[[龙街镇]]相连,北与南华县[[兔街镇]]、[[马街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380.57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
西舍路镇地处哀牢山脉东麓、礼舍江西岸,地势西南高东南低,地貌特征为中山深切割峡谷。主要山峰有小越坟山、汪家厂山心、大坟山等,境内最高峰小越坟山位于哀牢山脉,海拔2916.1米;最低点位于礼舍江和不管河交汇处,海拔790米。
 +
 +
=气候=
 +
西舍路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立体气候明显。多年平均气温20.4℃。1月平均气温17.3℃,极端最低气温-4.7℃(2010年12月28日);7月平均气温29.6℃,极端最高气温32.8℃(2011年5月18日)。最低月均气温8.3℃(2010年12月),最高月均气温29.5℃(2011年5月)。平均气温年较差37.5℃,最大日较差12.3℃(2011年05月18日)。生长期年平均180天,无霜期年平均270天,最长达52天,最短为3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4015小时。0℃以上持续期345天(一般为1月25日—12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1457毫米(2008年),极端年最少雨量785毫米(201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
 +
 +
=水文=
 +
西舍路镇境内河道属红河流域口主要河流有礼舍江、不管河、清水河、保甸河、依沙河等20条,总长201.8千米。
 +
 +
=自然灾害=
 +
西舍路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冰雹、风灾、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年均发生10次,主要发生在10—11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11月2日西舍路地区。
 +
 +
=自然资源=
 +
西舍路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金、铁、铜、煤等。其他[[自然资源]]有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长臂猿、林麝、灰腹角雉、水鹿、黑熊、獐子、岩羊、果子狸、穿山甲、绿孔雀、白鹏、白腹锦鸡、猕猴、眼镜蛇、金钱豹、蜂猴等被列为国家一、二类保护野生动物;苏铁、红豆杉、银杏、红椿、红花木莲、水青树等为国家一、二类保护野生植物。食用野生菌有鸡根、松茸、干巴菌、虎掌菌等30余种。
 +
2011年,耕地面积2.01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8万亩,林地面积10万亩。
 +
 +
=人口=
 +
2011年末,西舍路镇总人口18448人。另有流动人口296人。总人口中,男性9633人,占52.2%;女性8815人,占47.8%;14岁以下3591人,占19.5%;15—64岁13079人,占70.9%;65岁以上1778人,占9.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0581人,占57.4%;有彝、瑶、白、回、拉祜等12个少数民族,共7867人,占43.6%。2011年,人口出生率8.29‰,人口死亡率4.95‰,人口自然增长率3.3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8.5人。
 +
2017年末,西舍路镇常住人口为18914人。
 +
截至2019年末,西舍路镇户籍人口为19486人。
 +
2020年末,西舍路镇有5640户19274人,其中农业人口18418人,占总人口的95%,有汉、彝、回、白、瑶、拉祜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9443人,占总人口数的48.9%。
 +
 +
=经济=
 +
===综述===
 +
2011年,西舍路镇完成[[财政]]总收入729万元,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60万元,比上年增长77.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气224万元,增值税31万元,企业所得税1万元,个人所得税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9.4%、47.6%、100%、25%。农民人均纯收入3831元。
 +
2019年,西舍路镇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0个。
 +
2020年,西舍路镇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3.3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2万元;招商引资2.246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向上争资260万元。
 +
 +
===农业===
 +
2011年,西舍路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92%,农业增加值0.20亿元。
 +
西舍路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8317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桑叶、茶叶等。2011年,烤烟种植面积3761亩,产量701吨;桑叶产量68吨;茶叶产量39560吨;核桃产量1080吨;棕片产量9761吨;木耳产量1228吨;花椒产量30466吨。
 +
西舍路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8966头,年末存栏20668头;羊饲养量4183只,年末存栏12098只;牛饲养量1645头,年末存栏6332头;家禽饲养量12.4万羽,上市家禽98564羽。2011年,生产肉类2226.4吨,其中猪肉1560吨,牛肉450.3吨,羊肉260.1吨;禽蛋86吨;畜牧业总产值3624万元。
 +
截至2011年末,西舍路镇累计造林0.51万亩,其中防护林1200亩,经济林3400亩,竹林5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2万株,林木覆盖率75%,活立木蓄积量95.5万立方米。
 +
2020年,西舍路镇粮食总产量1023.5万千克;烤烟总产量39万千克,产值1106.33万元。种植烤烟3000亩,收购烟叶39万公斤。核桃种植面积13万亩,产值4940万元;花椒种植面积5.9万亩,产值1200万元;茶叶种植面积1240亩,产值145万元;全镇存栏生猪20107头,存栏在20头以上的养殖户120户;黑山羊养殖户2130户,存栏黑山羊20203只,存栏在30只以上的养殖户247户。
 +
 +
===工业==
 +
西舍路镇形成以水电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0.73亿元,工业增加值0.62亿元。
 +
 +
=社会事业=
 +
===教育事业===
 +
2011年末,西舍路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66人,专任教师4人;小学9所,在校生1639人,专任教师11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24人,专任教师5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988.2万元,比上年增长8.3%。
 +
 +
===文体事业===
 +
2011年末,西舍路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11个;各类图书室3个,藏书1万册;农文网培学校1所,分校11所。2011年9月开通西舍路镇有线广播站,入户率97%。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4547户。
 +
2011年末,西舍路镇有体育场地1处,篮球场12个,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套。
 +
 +
===医疗卫生===
 +
2011年末,西舍路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个,其中卫生院1所,计生服务站1个,村级卫生所13个;病床48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4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固定资产]]总值2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0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9人、执业(助理)医师0.4人、注册护士0.2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2.6万人次,住院手术22台次,出院病人0.51万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6/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8%,新型农村合作医参合率95.41%;孕产妇死亡率2/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12.5‰、12.5‰。
 +
 +
===社会保障===
 +
2011年,西舍路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1户,人数56人,支出14.9万元,比上年增长22.7%,月人均245元,比上年增长6%;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56人次,共支出6.8万元,比上年增长66.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70户,人数1607人,支出120.1万元,比上年增长195%,月人均69元,比上年增长17.9%;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4人,支出4.2万元,比上年增长2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17人。支出20.9万元,比上年增长16.8%;农村医疗救助3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56人次,共支出6.8万元,比上年增长66.7%;农村临时救济73人次,支出4.6万元,比上年增长36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0.8万元,比上年增长38.9%。社会福利费10.8万元,比上年增长38.9%;社会福利单位1个,床位15张。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85.47%。
  
 
=参考来源=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於 2024年6月17日 (一) 13:42 的最新修訂

西舍路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西舍路鎮

所屬地區: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

西舍路鎮,隸屬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地處楚雄市西南部,東與新村鎮中山鎮隔江相望,南與雙柏縣鄂嘉鎮接壤,西與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太忠鎮龍街鎮相連,北與南華縣兔街鎮馬街鎮毗鄰, 行政區域面積380.57平方千米。 2020年末,西舍路鎮有5640戶19274人。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屬楚雄縣山區八哨之江外;1984年4月,改西舍路區;1988年2月,改西舍路鎮。 截至2020年6月,西舍路鎮轄11個行政村。 2020年,西舍路鎮完成農村經濟總收入3.37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2萬元;招商引資2.246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億元;向上爭資260萬元。 [1]

位置境域

西舍路鎮地處楚雄市西南部,東與新村鎮中山鎮隔江相望,南與雙柏縣鄂嘉鎮接壤,西與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太忠鎮龍街鎮相連,北與南華縣兔街鎮馬街鎮毗鄰,行政區域面積380.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西舍路鎮地處哀牢山脈東麓、禮舍江西岸,地勢西南高東南低,地貌特徵為中山深切割峽谷。主要山峰有小越墳山、汪家廠山心、大墳山等,境內最高峰小越墳山位於哀牢山脈,海拔2916.1米;最低點位於禮舍江和不管河交匯處,海拔790米。

氣候

西舍路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立體氣候明顯。多年平均氣溫20.4℃。1月平均氣溫17.3℃,極端最低氣溫-4.7℃(2010年12月28日);7月平均氣溫29.6℃,極端最高氣溫32.8℃(2011年5月18日)。最低月均氣溫8.3℃(2010年12月),最高月均氣溫29.5℃(2011年5月)。平均氣溫年較差37.5℃,最大日較差12.3℃(2011年05月18日)。生長期年平均180天,無霜期年平均270天,最長達52天,最短為3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4015小時。0℃以上持續期345天(一般為1月25日—12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457毫米(2008年),極端年最少雨量785毫米(201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

水文

西舍路鎮境內河道屬紅河流域口主要河流有禮舍江、不管河、清水河、保甸河、依沙河等20條,總長201.8千米。

自然災害

西舍路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冰雹、風災、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年均發生10次,主要發生在10—11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8年11月2日西舍路地區。

自然資源

西舍路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金、鐵、銅、煤等。其他自然資源有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黑長臂猿、林麝、灰腹角雉、水鹿、黑熊、獐子、岩羊、果子狸、穿山甲、綠孔雀、白鵬、白腹錦雞、獼猴、眼鏡蛇、金錢豹、蜂猴等被列為國家一、二類保護野生動物;蘇鐵、紅豆杉、銀杏、紅椿、紅花木蓮、水青樹等為國家一、二類保護野生植物。食用野生菌有雞根、松茸、乾巴菌、虎掌菌等30餘種。 2011年,耕地面積2.01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8萬畝,林地面積10萬畝。

人口

2011年末,西舍路鎮總人口18448人。另有流動人口296人。總人口中,男性9633人,占52.2%;女性8815人,占47.8%;14歲以下3591人,占19.5%;15—64歲13079人,占70.9%;65歲以上1778人,占9.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0581人,占57.4%;有彝、瑤、白、回、拉祜等12個少數民族,共7867人,占43.6%。2011年,人口出生率8.29‰,人口死亡率4.95‰,人口自然增長率3.3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8.5人。 2017年末,西舍路鎮常住人口為18914人。 截至2019年末,西舍路鎮戶籍人口為19486人。 2020年末,西舍路鎮有5640戶19274人,其中農業人口18418人,占總人口的95%,有漢、彝、回、白、瑤、拉祜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9443人,占總人口數的48.9%。

經濟

綜述

2011年,西舍路鎮完成財政總收入729萬元,比上年增長27.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60萬元,比上年增長77.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氣224萬元,增值稅31萬元,企業所得稅1萬元,個人所得稅4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9.4%、47.6%、100%、25%。農民人均純收入3831元。 2019年,西舍路鎮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 2020年,西舍路鎮完成農村經濟總收入3.37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2萬元;招商引資2.246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億元;向上爭資260萬元。

農業

2011年,西舍路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29億元,比上年增長17.92%,農業增加值0.20億元。 西舍路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8317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桑葉、茶葉等。2011年,烤煙種植面積3761畝,產量701噸;桑葉產量68噸;茶葉產量39560噸;核桃產量1080噸;棕片產量9761噸;木耳產量1228噸;花椒產量30466噸。 西舍路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8966頭,年末存欄20668頭;羊飼養量4183隻,年末存欄12098隻;牛飼養量1645頭,年末存欄6332頭;家禽飼養量12.4萬羽,上市家禽98564羽。2011年,生產肉類2226.4噸,其中豬肉1560噸,牛肉450.3噸,羊肉260.1噸;禽蛋86噸;畜牧業總產值3624萬元。 截至2011年末,西舍路鎮累計造林0.51萬畝,其中防護林1200畝,經濟林3400畝,竹林5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2萬株,林木覆蓋率75%,活立木蓄積量95.5萬立方米。 2020年,西舍路鎮糧食總產量1023.5萬千克;烤煙總產量39萬千克,產值1106.33萬元。種植烤煙3000畝,收購煙葉39萬公斤。核桃種植面積13萬畝,產值4940萬元;花椒種植面積5.9萬畝,產值1200萬元;茶葉種植面積1240畝,產值145萬元;全鎮存欄生豬20107頭,存欄在20頭以上的養殖戶120戶;黑山羊養殖戶2130戶,存欄黑山羊20203隻,存欄在30隻以上的養殖戶247戶。

=工業

西舍路鎮形成以水電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0.73億元,工業增加值0.62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西舍路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66人,專任教師4人;小學9所,在校生1639人,專任教師11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24人,專任教師5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988.2萬元,比上年增長8.3%。

文體事業

2011年末,西舍路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室11個;各類圖書室3個,藏書1萬冊;農文網培學校1所,分校11所。2011年9月開通西舍路鎮有線廣播站,入戶率97%。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4547戶。 2011年末,西舍路鎮有體育場地1處,籃球場12個,安裝體育健身器材1套。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西舍路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5個,其中衛生院1所,計生服務站1個,村級衛生所13個;病床48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4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張,固定資產總值2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0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9人、執業(助理)醫師0.4人、註冊護士0.2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6萬人次,住院手術22台次,出院病人0.51萬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6/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68%,新型農村合作醫參合率95.41%;孕產婦死亡率2/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2‰、12.5‰、12.5‰。

社會保障

2011年,西舍路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1戶,人數56人,支出14.9萬元,比上年增長22.7%,月人均245元,比上年增長6%;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56人次,共支出6.8萬元,比上年增長66.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70戶,人數1607人,支出120.1萬元,比上年增長195%,月人均69元,比上年增長17.9%;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4人,支出4.2萬元,比上年增長21%;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17人。支出20.9萬元,比上年增長16.8%;農村醫療救助3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56人次,共支出6.8萬元,比上年增長66.7%;農村臨時救濟73人次,支出4.6萬元,比上年增長36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0.8萬元,比上年增長38.9%。社會福利費10.8萬元,比上年增長38.9%;社會福利單位1個,床位15張。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85.47%。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