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衡表」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平衡表'''是中国专有文化名词。 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ref>[https://www.sohu.com/a/2…”)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30627/345af437aa2a4794a80104dc64aa1479.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691385083_121687424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平衡表'''是中国专有文化名词。
 
'''平衡表'''是中国专有文化名词。

於 2024年6月23日 (日) 08:06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平衡表是中國專有文化名詞。

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着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東方。而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漢字[2]

名詞解釋

平衡表是一種反映經濟過程數量關係的表格。是由兩個相互對應的平衡方面組成。它由主詞和賓詞兩部分組成。主詞反映研究的對象,即經濟系統的各種分類分組;賓詞反映相互聯繫的平衡項目。它與一般統計表的區別在於平衡表中都有兩個相互對應的方面,而且這兩個方面在總量上必定相等。如收入與支出、供給與需求等。

平衡表法又稱「平衡法」,是用一系列平衡表協調國民經濟各部門、社會生產各方面的比例關係來制定計劃的方法。常用的平衡表有物資平衡表、資金平衡表、勞動力平衡表等等。

國民經濟平衡表

平衡表一般也稱為國民經濟平衡表,國民經濟平衡表是指用概括性的、互相聯繫的指標具體反映一定時期社會再生產各環節、各部門、各地區的擴大再生產條件和結果的數量關係的平衡表式。

在計劃工作中運用平衡表是要具體論證、協調和確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比例和速度,使各主要指標互相銜接。通過編制國民經濟平衡表,能將分別核算的資源量和需要量逐一排列、匯總,並進行對比分析和進行反覆的調整,建立起社會生產和社會需要的平衡。國民經濟平衡表是進行國民經濟綜合平衡和編制國民經濟計劃的一種重要工具。有利於在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的基礎上選擇計劃的最優方案。在計劃方案執行過程中,也可以運用平衡表作為信息反饋的工具,用以檢查和改進計劃平衡情況。

使用于衡表的步驟

使用于衡表的步驟一般是:對具有數量聯繫的經濟因素,按照對應雙方(如資源與需要、收入與支出)進行數量核算,通過定量分析,編制各種平衡表,進行對照比較,並加以調整,使其相互適應,達到平衡。其作用是:運用平衡安排各部門、各方面的比例關係,既能考慮到需要,又考慮到可能,有利於發現薄弱環節,挖掘內在潛力,有效地利用現有的人力、物力、財力,保證國民經濟穩定地持續增長;運用平衡法編制和檢查計劃,可及時發現與克服計劃方案和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脫節現象,從而挖掘生產潛力,促進國民經濟的平衡發展。

術語解釋

經濟系統是由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經濟元素結合成的,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

國民經濟是指各行各業經濟部門構成的總和,它的基本構成單元是各個企業、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以及居民戶。

物資平衡表的全稱是社會總產品的生產、消費和積累平衡表,說明國民經濟各部門全部物質產品的生產、消費和積累的平衡關係,它反映實物形態產品運動過程和結果,能夠確定社會總產品的物質構成、社會構成和使用構成。

資金平衡表是指我國企業、事業單位或其他經濟組織等用以全面地、總括地反映某一日期時的財務狀況的一種會計報表。它分「資金來源」和「資金占用」兩部分,各設若干項目,項目的記錄金額來自各類帳戶。

勞動力平衡表是指以列表方式反映計劃期內勞動資源同國民經濟各部門對勞動力需要量的平衡關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