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特殊市场状况”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特殊市场状况'''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 中国,从来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度…”)
 
 
第1行: 第1行: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7.itc.cn/images01/20220401/51e5594b39db4bc0b31b8b5e564187dc.pn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534362258_121222943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特殊市场状况'''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
 
'''特殊市场状况'''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

2024年6月20日 (四) 22:44的最新版本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特殊市场状况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

中国,从来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度丰富的国家,中国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国的文化精魂[1]。中国最早出现的和文字相关的文化记忆就是仓颉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蕴藏了无限的文化[2],然后就出现了最初的甲骨文

名词解释

特殊市场状况源于WTO反倾销协定第2.2条,根据该条款,在出口国国内市场存在特殊市场状况的情况下,在计算倾销幅度时,正常价值的确定将不采用出口国供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而是采用出口国同类产品出口至一适当第三国的可比价格,或根据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金额的管理、销售和一般费用及利润来确定。

WTO反倾销协定中并未对特殊市场状况进行明确定义。在WTO成员的反倾销调查实践中,也很少使用基于特殊市场状况的方法计算倾销幅度。但在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中,澳大利亚、秘鲁等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的少数WTO成员已开始使用这一方法,并将生产成本发生扭曲等情况视为特殊市场状况。这种做法将会导致对中国应诉企业的不利结果。

术语解释

反倾销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倾销造成的损害所采取的救济措施。按照世贸组织《反倾销协定》规定,成员方采取反倾销措施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确定某一进口产品存在倾销,即一国(地区)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地区)市场;(2)由此对该进口国(地区)内已建立的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的威胁,或者对国内正在建立的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3)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倾销措施以征收反倾销税、价格承诺等形式执行。

反倾销调查指的是进口国依法对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各种形式调查。表现形式比如进口的商品价格远远低于国内的市场价格,此时就需要制裁出口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