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特殊市场状况」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特殊市场状况'''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 中国,从来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度…”)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7.itc.cn/images01/20220401/51e5594b39db4bc0b31b8b5e564187dc.pn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534362258_121222943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特殊市场状况'''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
 
'''特殊市场状况'''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

於 2024年6月20日 (四) 22:44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特殊市場狀況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

中國,從來就是一個文化底蘊極度豐富的國家,中國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國的文化精魂[1]。中國最早出現的和文字相關的文化記憶就是倉頡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蘊藏了無限的文化[2],然後就出現了最初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特殊市場狀況源於WTO反傾銷協定第2.2條,根據該條款,在出口國國內市場存在特殊市場狀況的情況下,在計算傾銷幅度時,正常價值的確定將不採用出口國供消費的同類產品的可比價格,而是採用出口國同類產品出口至一適當第三國的可比價格,或根據原產國的生產成本加合理金額的管理、銷售和一般費用及利潤來確定。

WTO反傾銷協定中並未對特殊市場狀況進行明確定義。在WTO成員的反傾銷調查實踐中,也很少使用基於特殊市場狀況的方法計算傾銷幅度。但在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中,澳大利亞、秘魯等承認中國為市場經濟國家的少數WTO成員已開始使用這一方法,並將生產成本發生扭曲等情況視為特殊市場狀況。這種做法將會導致對中國應訴企業的不利結果。

術語解釋

反傾銷是指對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傾銷造成的損害所採取的救濟措施。按照世貿組織《反傾銷協定》規定,成員方採取反傾銷措施需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確定某一進口產品存在傾銷,即一國(地區)產品以低於其正常價值的價格進入另一國(地區)市場;(2)由此對該進口國(地區)內已建立的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者產生實質損害的威脅,或者對國內正在建立的相關產業造成實質阻礙;(3)傾銷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反傾銷措施以徵收反傾銷稅、價格承諾等形式執行。

反傾銷調查指的是進口國依法對傾銷行為採取徵收反傾銷稅等各種形式調查。表現形式比如進口的商品價格遠遠低於國內的市場價格,此時就需要制裁出口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