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崇仁县航埠镇初级中学”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10301/86e37ac607cc47c8b4c8d71d538c8153.jpeg width="30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453252969_559575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崇仁县航埠镇初级中学'''“[[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校在狠抓常规管理的同时,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对学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崇仁县航埠镇初级中学'''“[[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校在狠抓常规管理的同时,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对学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2024年5月22日 (三) 13:00的最新版本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崇仁县航埠镇初级中学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校在狠抓常规管理的同时,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对学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校园咨询

航埠初中、航埠小学、航埠中心幼儿园赴浙师大教育学院开展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研讨活动

2023年5月16日,为更好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德育工作[1]内涵,航埠镇初级中学、航埠镇中心小学和航埠镇中心幼儿园与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携手开展教育共富背景下的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研讨会。

航埠初中书记、校长胡峰成、副校长龚文剑、郑必成,航埠小学校长徐赛英,航埠中心幼儿园园长钱丽君向浙江师范大学领导、专家汇报了学校德育活动开展情况,提出思政教育建设中的困惑。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俞明祥、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严建春、教育学院项目主管陈法宝博士、课程与教学系教师党支部副书记俞向军博士,课程与教学系教师党支部支委张禄佳博士等参加研讨会,肯定了三所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解答疑惑并为接下来三所学校的思政一体化建设指明方向。

航埠初中校长胡峰成回顾了3月28日在航埠初中举办的“跨学段打造党建共同体、聚合力践行为党育人”研讨会。当时俞明祥书记和柯城区教育局徐渭清局长确定了“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共同推进镇中崛起和城乡教育均衡化,落实教育共富的目标。为此,学校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学科德育,拓展红色课程,加强体系化建设。

郑必成副校长围绕“能升华会发展、有生命力能生长的德育”这一思路,详细汇报航埠初中德育工作开展情况,阐述“教育+活动和教育+课程”的工作体系。重点谈到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德育工作要以核心素养目标为指引,以可发展的实施策略为途径,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德育载体,开发能升华的德育思维,构建可生长的德育活动来提高实施效果。

航埠小学校长徐赛英以“五yue文化”为主题,介绍了航埠小学的党建工作、思政教育和德育建设。她认为,要真正实现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就得全方位、多维度地开展一体化建设。首先是思政队伍建设一体化,教师要有全学段的视野和意识,实现思政育人的精准定位、螺旋上升;其次是思政课程实施一体化,希望教育学院组织开展大中小幼一体化教研,发挥引领、指导和帮带作用。

航埠镇中心幼儿园秉承“航启风帆、埠步成长”的办园理念,对每位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园长钱丽君注重通过故事、游戏、艺术、音乐等多种形式,把思政教育融入到幼儿园的日常教育和活动中,寓教于乐,来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和个人素质。强调家校紧密合作,开设家长课堂,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加强教师培训,建立积极的校园环境[2]等,通过这些方式,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在听取三所学校的德育工作汇报后,俞明祥书记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恰逢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此次研讨会很有意义,有助于实现大学课程思政与中小学学科德育的德育衔接、话语对接,推进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发展,助力教育共富落地见效。教育部等8部委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指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亟需深化,鼓励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航埠初中与教育学院课程系结缘多年、基础良好,此次大中小幼双向奔赴、同题共答,要积极落实时代新人培育工程,着眼乡村振兴、教育共富、协同育人大格局,抓好顶层设计,加快项目推进,挖掘课程内涵,优化活动载体,切实加强体系化建设、一体化推进。

严建春副书记指出目前德育工作存在表面化、生硬化等问题,要探索入心入情的思政内容,挖掘心理健康要素,关注生命教育等内容。

研讨会上,航埠初中龚文剑副校长介绍了学校的《着色少年红》校本课程,阐明校本课程的意义,一方面与国家课程结合,在德育点位与国家课程链接,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平常的教学中让革命文化进入课堂,让红色精神落实到孩子的骨子里,激发和提升孩子们的精气神,塑造孩子们吃苦耐劳,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

俞明祥、陈法宝、俞向军、张禄佳对航埠初级中学的区级精品课程《着色少年红》展开了指导。纷纷指出:《着色少年红》校本课程要注重问题导向、时代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站位再把高、理念再提升、内容再深化、体系再迭代、效果再追踪,拓展课程新内涵、新动能。应注重跨学科,落实核心素养,围绕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开展多学科融合,赓续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打好精神底色,把党的声音转化为最有营养的课程。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厚植家国情怀,传承中华文脉,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加强宣传宣介,让校本课程更有辨识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