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稀缺规律”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稀缺规律'''是一个专有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ref>[https://www.sohu.com/a/576642268_12114…”)
 
 
第1行: 第1行: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5.itc.cn/images01/20210328/17c949b93221444687c4aab2e3b3d3d0.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457687707_100179036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稀缺规律'''是一个专有名词。
 
'''稀缺规律'''是一个专有名词。

2024年5月12日 (日) 08:43的最新版本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稀缺规律是一个专有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稀缺规律是指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只能得到有限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其他形式进行分配。

稀缺性

稀缺性,又被称为稀少性或缺乏,是经济学中用来描述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物品所需的资源等相对有限的概念。简而言之,这一概念代表了“人类拥有无穷的欲望,却只拥有有限的资源”的观点。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竞争和选择的现象应运而生。

经济物品可以分为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经济资源)两类,消费品直接用于满足人类的需求,而生产要素用来生产消费品,两者都具有稀缺性。其中,生产要素的稀缺决定了消费品的稀缺,试想如果生产要素是数量近乎无穷的自由物品,那么所有人都将获得任意数量的消费品,就不存在稀缺性的问题了,也就没有经济学的用武之地了。

稀缺和短缺的区别:

资源稀缺是因为自然给人们提供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比如若石油资源已经被人们开发殆尽,那即便是全球首富马斯克也未必能买到。资源短缺主要是短期内供不应求造成的现象。

短缺只是暂时的现象,而资源的稀缺却是人类一直以来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