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智能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智能體

來自 站酷網 的圖片

中文名 :智能體

外文名 :Agent

含義 :就是具有智能的實體

智能體(Agent)是指能夠感知環境並採取行動以實現特定目標的代理體。它可以是軟件、硬件或一個系統,具備自主性、適應性和交互能力。智能體通過感知環境中的變化(如通過傳感器[1]或數據輸入),根據自身學習到的知識和算法進行判斷和決策,進而執行動作以影響環境或達到預定的目標。智能體在人工智能[2]領域廣泛應用,常見於自動化系統、機器人、虛擬助手和遊戲角色等,其核心在於能夠自主學習和持續進化,以更好地完成任務和適應複雜環境。

定義

智能體是指能夠感知環境並自主採取行動以實現特定目標的實體。這一概念最早由馬文·明斯基提出,他認為某些問題可經由社會中的一些個體經過協商後解決,這些個體就是智能體。並且他還認為智能體具備社會交互性和智能性。

約夫·肖漢姆(Yoav Shoham)認為:「如果一個實體可以用信念、承諾、義務、意圖等精神狀態進行描述。那麼該實體可視為一個智能體」。邁克爾·伍爾德里奇(Michael Wooldridge)將其稱為智能體的強定義,他還補充了相應的弱定義:「如果一個實體具有自主性、反應性、預動性、社交性四條基本性質,那麼該實體也可以視為一個智能體。」

《人工智能:一種現代方法》一書中,對智能體的概念做了一些定義。該書將智能體定義為:「任何能夠通過傳感器感知其環境,並通過執行器對環境採取行動的事物」,將「理性智能體」定義為:「一個能夠基於過去的經驗和知識,採取行動以最大化績效衡量期望值的智能體」,將「人工智能研究」領域定義於:「理性智能體的研究與設計」。

林·帕德格姆(Lin Padgham)和邁克爾·威尼科夫(Michael Winikoff)認為:「智能體是位於一個環境中並對環境變化及時(儘管不一定是實時)作出響應的實體。然而,智能體還必須以靈活且穩健的方式主動追求目標。可選的理想特性包括智能體的理性,以及智能體具備信念-欲望-意圖分析的能力。」

主要特點

根據以往的研究資料,智能體主要具有如下特點:

自主性

自主性是智能體最基本的特性之一,指的是智能體能夠獨立地感知環境、做出決策並執行行動,而無需持續的人類干預或指導。自主性使得智能體能夠在動態且不可預測的環境中獨立工作,適應變化並調整其行為。例如,自動駕駛汽車就是一個具有高度自主性的智能體,它能夠在複雜的交通環境中感知周圍車輛和行人,自主規劃路徑、控制速度和做出避障決策。自主性不僅減少了對人類監督的依賴,也使得智能體能夠在需要實時反應的任務中保持高效性和可靠性。

反應性

反應性是指智能體能夠迅速感知環境變化並及時做出響應的能力。這種特性使得智能體能夠在面對突發事件或緊急情況時做出快速而有效的反應。反應性對於實時系統和動態環境中的智能體至關重要,例如在機器人控制中,智能體需要即時感知障礙物的出現,並立即調整其路徑以避免碰撞。雖然反應性通常意味着對當前狀態的即時響應,但高級智能體還可以結合歷史數據和預測信息,使得反應更加智能和靈活。

主動性

主動性是智能體能夠主動設定目標、規劃行動並採取措施實現這些目標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對環境的變化做出反應。主動性使得智能體不僅僅局限於被動應對外界刺激,而是能夠根據其內在目標和動機採取積極行動。例如,一個智能家居系統可以主動學習用戶的日常習慣,提前調節室內溫度或照明,以提高用戶的舒適度。具有主動性的智能體能夠在環境中自主探索、發現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從而在實現長期目標的過程中展現出更大的靈活性和創造力。

社會性

社會性指的是智能體與其他智能體或人類之間進行互動、協作和交流的能力。具有社會性的智能體能夠理解和遵循社會規範,與其他個體協調行動,以共同完成複雜任務。例如,在多智能體系統中,各個智能體需要通過通信協議分享信息、分配任務,並通過協作實現團隊目標。社會性還體現在人機交互中,如智能語音助手能夠理解用戶的指令,並通過對話形式提供反饋和建議。通過增強社會性,智能體能夠在團隊工作、群體決策和協作環境中表現出更高的效率和有效性。

進化性

進化性是指智能體通過學習和適應,在長期運行中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的特性。具有進化性的智能體能夠在面對新的環境或任務時,通過自我調整和優化,逐步提升其性能。這種特性通常與機器學習、進化算法或強化學習相結合,使得智能體能夠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例如,強化學習智能體通過與環境的持續交互,不斷調整其策略以最大化長期收益。進化性使得智能體具備應對不確定性和複雜性的能力,使其在長期任務或未知環境中表現出色,並能夠隨着時間推移變得更加智能和高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