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婁山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婁山關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中文名: 婁山關

行政區類別: 貴州省遵義市婁山關鎮

所屬地區: 貴州省

地理位置: 南距遵義,北距巴蜀,南扼黔桂

婁山關亦稱太平關,又被稱為黔北第一關,位於遵義、桐梓兩縣交界處,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關口。原名婁關,後稱太平關。關名的來歷,源於古代對婁山山脈的稱謂。它是大婁山脈的主峰,海拔1576米,南距遵義市50公里,在遵義、桐梓兩縣的交界處,北距巴蜀,南扼黔桂,為黔北咽喉,兵家必爭之地。古稱天險。關上千峰萬仞,重崖疊峰,峭壁絕立,若斧似戟,直刺蒼穹,川黔公路盤旋而過。據《明史紀事本末》載,萬曆年間,總兵劉與播州土司楊朝棟曾激戰於此。人稱黔北第一險要,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清咸豐、同治年間的黔北農民起義,都以全力占領此關。1935年(乙亥年)2月25日至26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與黔軍大戰婁山關前,經過反覆爭奪,殲滅黔軍兩個團。揭開了遵義戰役的序幕。兩次婁山關戰役保證了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是我國重要的"紅色"基地。往南40公里是著名的遵義董酒廠。作為黔北第一要塞,婁山關景色秀麗,峭壁絕立,是眾多遊客的常去之地。

毛澤東填有《憶秦娥·婁山關》詞一首,描寫紅軍指戰員英勇鏖戰的壯烈情景。現以行草手書體放大鐫於高14米,寬25米的大理石碑上,益增雄關聲色。[1]

來歷

婁山關原名高岩子,又名黑神埡。關名可追溯東漢史學家班固所撰《漢書·地理志》稱婁山為"不狼山"。據清末遵義著名學者鄭珍考證"不狼山"即婁山,亦稱大婁山。《桐梓縣誌》載,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太原楊端應朝廷之募,率領令狐、成、婁、梁、趙、韋七姓族鄉人收復播州,攆走南詔勢力,分土世襲。其部將婁殿邦分地世守其土,子婁姍與另一個將軍梁宗理之子梁關為表兄共戎高岩子,時稱婁珊梁關,年久訛稱婁山關,以此得名。明時播州楊應龍(楊端29代孫)叛明,被朝廷平定,曾改婁山關為"太平關",但人們仍習慣稱為婁山關。[1]

據婁、梁二姓族譜記載:唐僖宗乾符三年,等天祖之八世孫梁宗理同郎舅婁殿邦同為副將,奉旨隨大將軍楊端平蠻入播,駐守遵桐連界之高岩山黑神埡,其後殿邦之子婁珊,宗理之子梁關繼承父業鎮守黑神埡,再後婁珊、梁關奉令南征,在安順一帶立業。黑神埡一帶百姓懷念與婁珊、梁關駐軍的魚水之情,逐將黑神埡更名為"婁珊關",後稱之為"婁山關"。

1932年,時任貴州省民政廳廳長的黃丕謨(黃道彬)題書"婁山關"三個草書大字鏨碑立於川黔公路遵義與桐梓兩縣交界處。

1985年,為紀念遵義會議五十周年,遵義縣政府在婁山關東北側石岩上製作了大型摩岩石刻"婁山關"。"婁山關"三個字是中國著名書法家舒同題寫的。摩岩全長11米,字徑2.3米,筆力雄渾遒勁,陰刻描紅,輝映於雄關青松間格外醒目。

歷史

自唐宋元明清以來,戰事頻繁,烽火不斷。明代萬曆年間,播州土司楊應龍在海龍囤大興土木,構築營盤,與明王朝分庭抗禮,又在婁山關"排柵挖坑",建造13座木關,令驍將苗軍踞守。

明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二月,明朝廷派官兵都司王之翰率兵進剿,被楊應龍軍擊敗,血染婁山關。第二年(1594年)春,四川派遣參將郭成,總兵劉承嗣統兵征剿楊應龍,敗於婁山關以南白石口,全軍覆沒,儀郭成身免。其後楊應龍聚萬兵馬進攻四川,血洗綦江。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春三月,明朝廷以李化龍總督川、湖、貴三省軍務,討征楊應龍,調集24萬兵馬,分八路進攻播州。蜀將劉 由綦江出兵,攻克虹關,九盤子、捷陣溪、石虎關、直抵婁山關。楊應龍派其子楊朝棟在婁山關上設了13道排柵、挖深坑,憑險守關。劉 仰視婁山關嘆息。關上簫笙鼓樂,猜拳行令,竟安然無恙。翌年5月,劉 間道攀藤爬岩,偷襲婁山關,奪得天險,為平播之役打下基礎。

明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九月,永寧土司奢寅周起兵反明,陷重慶,其中將扶國禎,破桐梓、奪婁山關、占遵義。

清順治四年(1647年)李定國、孫可望率農民起義的"大西軍",經綦江進攻婁山關,大敗守關清兵,橫掃大西南。

清咸豐四年(1854年)八月,九壩楊龍喜率農民起義軍,攻下桐梓,占據婁山關,直搗遵義。當時著名詩人鄭珍寫道:"楊旗婁山關,飲馬板橋水。"描述義軍在婁山關的聲勢。

咸豐九年(1859年)號軍攻占婁山關,襲據鼎山城。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所屬曾廣依部,為支援貴州各族農民起義,由四川向貴州進發,攻占婁山關與西南黃號,白號軍共同奮戰,所向披靡。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