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58.9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小蒜(孙同林) 的原始碼
←
小蒜(孙同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小蒜'''<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5119557/pexels-photo-15119557.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小蒜》'''是[[中国]]当代作家孙同林的散文。 ==作品欣赏== ===小蒜=== 小蒜,或称小根蒜、野蒜等等。 小蒜跟[[大蒜]]同宗,但小蒜跟大蒜又有不同,大蒜多为单株,小蒜却很少有单个生长的,一出苗就是一蓬一簇。小蒜的叶呈墨绿色,嫩油油的,一位乡土诗人说小蒜“能挤得出春色来”。小蒜的叶小,有点像韭菜,但它是中空的,小蒜的根茎有点似大蒜,又没有大蒜的气味那般浓浊。跟韭菜比,它多了野性;与大蒜比,它多了娇气。生长在野地里的小蒜,看上去一蓬,似可以随手拔出,但当你真想扯它时,却又扯不出来,非得用小锹挖,而且要深挖。这时你会发现,初长成的小蒜的地下部分很长,白白亮亮的,每一根上都连着一粒小小蒜头,带着长长的胡须。一则关于小蒜的谜语很有意思:“一个老汉真可爱,上胡子绿下胡子白,若问他的家哪里住,不在屋里在野外。” 我的母亲曾经是制作“小蒜菜”的好手。将小蒜挖回家,择好洗净,小蒜就变得有了楚楚动人的模样。母亲将小蒜切碎拌盐,醮上香油,坐在饭锅上炖熟,就是一碗很下饭的“菜肴”。或者,母亲用它煮成小蒜饭,味道更是香美,如果在里面加点肉丁,那就有点奢侈了。 至今记得母亲做的一道小蒜特色美食——小蒜煎鸡蛋。小蒜煎鸡蛋的菜,在我们家只能在过节或者谁过生日才会为我们做上一回。有一年[[春天]],我患了虐疾,每天的上午好好的,到了中午就犯病,浑身无力,吃不下饭,更谈不上下午上学了。有一天,母亲突然说她找到了一味好药,能治我的病。中午,母亲拿出一把新挖的小蒜,切得细细的,打两只鸡蛋在里面,放上细盐,用筷子“啯笃啯笃”地攉一攉,再倒入油锅里,只听“滋溜——”一声,小蒜的香气就出来了。我被那声音和香味一刺激,一个激灵,突然就有了食欲。当母亲把小蒜煎鸡蛋盛到盘子里的时候,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走到灶台前,我一下子就把两只小蒜煎鸡蛋吃掉了。母亲见我想吃,就又为我煎了一只,我又把它们吃了。就这样,小蒜煎[[鸡蛋]]治好了我的病。后经查证,小蒜果有医用功能,可治脾胃虚寒、吐泻、腹痛、毒虫咬伤、食积等等。 有些年小蒜多,母亲会把小鞋制腌成咸菜,将其封闭在咸菜坛子里,等到一个多月以后,开坛一闻,香气扑鼻。绿色的小蒜叶变成了黄色,小蒜头的白没变,白绿相间变成了黄白夹缠。整个秋春天的餐桌上,一日三餐,小蒜蘸黄豆酱,略带辣味的小蒜加上豆酱的浓郁香气,即刻会打开你的所有味蕾,让你的食欲大振。在菜蔬缺乏的早春,那些靠力气干活的农家人因小蒜的调味,都会多吃几碗饭。 小蒜是儿时餐桌上的必备野蔬,现在又成了许多宾馆高级宴会上的调味菜,一锅煲了很久的老汤,取几根小蒜,切碎,丢入滚烫的汤锅中,盈盈然的绿白[[小蒜]]在锅中翻滚,鲜美的汤味瞬间扑入鼻息。给人一种感觉:最好的生活是艺术。 <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l 中国作家网]</ref> ==作者简介== 孙同林,男,江苏省如东县袁庄镇人,1956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小蒜(孙同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