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黏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黏粒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名詞解釋

黏粒英文cosmid,指帶有黏端位點(cos)的質粒。黏粒是由人工構建的含有λ噬菌體DNA的cos序列和質粒複製子的載體。黏粒的組成包括質粒複製起點(ColE1)、氨苄青黴素抗性標記、cos位點。

黏粒英文cosmid,指帶有黏端位點(cos)的質粒。黏粒是由人工構建的含有λ噬菌體DNA的cos序列和質粒複製子的載體。黏粒的組成包括質粒複製起點(ColE1)、氨苄青黴素抗性標記、cos位點。黏粒有4個特點:①具有λ噬菌體的特性。黏粒在克隆了外源DNA在體外包裝成噬菌體顆粒後,可以感染宿主菌並在細菌內按照λ噬菌體DNA的方式環化起來。但黏粒載體不含有λ噬菌體的全部必要基因,因此不會使宿主菌裂解,無法形成子代噬菌體顆粒。②具有質粒的特性。黏粒具有質粒複製子,可在宿主菌內像質粒DNA一樣進行複製。③克隆外源DNA的容量大。黏粒自身相對較小,一般只有5~7kb,而最大的克隆片段可達45 kb左右。④能與有同源序列的質粒進行重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