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滾過的童年(周脈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雞蛋滾過的童年》是中國當代作家周脈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雞蛋滾過的童年
幼年時,我記得母親餵了三隻黑色的母雞。這三隻黑母雞,產蛋率極高。它們比我的年齡還大一個月。母親揶揄地讓我稱呼它們仨為大姐、二姐、三姐。村幹部不讓村民家中多餵雞,否則就會派民兵把多餵的雞抓走,並且說這是政策規定。當時最樂意做的事就是去雞窩裡撿雞蛋。
母親對我說:「快去看看,雞窩裡你那三個『姐姐』下蛋了嗎?」我無論心中陰雲密布,還是臉上梨花帶雨,聽到這句話立刻就會晴轉多雲,破涕為笑,跑到雞窩邊去找雞蛋。要麼兩個,要麼三個白花花、圓滾滾的雞蛋或被秸稈蓋着,或光溜溜地躺在雞窩裡秸稈上。
我雙手捧着雞蛋遞給母親時仿佛有一種成就感,感覺這雞蛋就是我自己生的。此刻,母親並不接雞蛋,而是讓我拿雞蛋拿進屋,放到門後面的大肚罈子內。 我來到屋內,掀開罈子蓋,先借着光線把裡面半罈子雞蛋瞅一瞅,然後才把雞蛋小心翼翼放進去。這時候,我並不急於把手縮回來,而是用手在罈子里把表面的雞蛋慢慢地觸摸一遍。每當看着母親把攢了一籃又一籃的雞蛋拎到集市上去賣掉的時候,我早已經垂涎三尺,目光盯着雞蛋不肯離開。母親就會說:「等着,過年、過端午節哈,讓你吃個夠。」
家裡餵雞,按道理吃雞蛋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然而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家家戶戶幾乎是把雞屁股當作銀行,用雞蛋換回柴米油鹽醬醋;換回孩子們的上學的鉛筆、橡皮、課本等。除了過年、端午節,以及家中來了客人,平時是不能吃雞蛋的。母親給我講,過年是一家人團圓的時候,必須吃雞蛋。雞蛋是圓的,吃了雞蛋一家人團團圓圓;過端午節吃雞蛋是為了消災避難,意思是吃了雞蛋讓災難滾蛋。我們小孩兒平時如若吃上雞蛋還要頗費一番周折。要麼碰上頭痛感冒發燒,不願意吃飯;要麼意外受傷,需要營養。不過意外受傷對自己來說太殘酷,所以總是盼着自己經常頭痛感冒發燒。
記得我剛剛上二年級,夏季的一天中午,我放學回到家。現在正值麥收,父母一定是去生產隊割麥還沒有回來。心裡想:母親昨晚頭暈嘔吐,可能是重感冒,今天怎麼還去生產隊割麥呀?
「咯咯噠……」忽然,傳來兩位「姐姐」的顯擺聲。我不由自主來到雞窩旁,往裡一看,嗬!兩個白花花的雞蛋。我一伸手就把帶着「姐姐」體溫的雞蛋拿在手裡,剛想進屋放進門後的罈子里。驀地,我產生了一個想法:母親感冒了,煮這兩個雞蛋給母親吃!
我拿着雞蛋來到廚房,鍋里添上水,把兩個雞蛋放進去,趕緊點火煮雞蛋。一邊煮一邊擔心:雞蛋快快熟,在父母回來之前一定要煮熟。於是加大了火力,火苗順着鍋灶門往外竄。火苗竟然一下子把鍋灶門前的柴火給引着了。我嚇得趕緊站起來救火,用腳不停地使勁踩燃着的火苗,誰知越踩火苗越旺,竟然把我的褲子都燒着了。幸虧父母恰巧趕回家吃飯,這才把火撲滅。
撲滅火以後,母親看着我那狼狽樣兒,問明了着火的原因。母親把我攔在懷裡流出了淚水……
我把鍋里的兩個雞蛋塞給母親吃。母親以「雞蛋有臭雞屎味」為由堅決不吃;給父親吃,他也以同樣的理由婉拒了。這兩個雞蛋變成了我的豐盛的午餐。然而我只吃了一個,剩下的一個留到了晚上才吃掉……
我小學畢業那年,三個「姐姐」已經好幾個月不下蛋了,腿上老皮橫生,行動遲緩,連下蛋的窩也飛不上去了。不到兩個月,三個「姐姐」竟然相繼都死了。 我也去鄉里上中學了。村里家家戶戶條件也比以前好了,吃雞蛋也成了家常便飯。每當周末回到家,母親就會變着花樣給我做煮雞蛋、煎雞蛋、荷包蛋、茶葉蛋、咸雞蛋、雞蛋羹……這不起眼的雞蛋竟然神奇地變幻出千滋百味。每逢此刻,母親就會一邊笑着看我吃雞蛋,一邊說:「多吃點,多吃點,想吃多少有多少,願意吃煮的、醃的、煎的、滷的?告訴我,不夠我再去做……」
作者簡介
周脈明,筆名櫻花點點藍。湖北秭歸人,生於七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