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尚的快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高尚的快樂》,鄭培凱 著,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1]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2]

內容簡介

《高尚的快樂(精)》是著名文學學者鄭培凱先生的隨筆集,全書分為三編:甲編討論中文語言文字的書寫、讀音相關,妙趣橫生。乙編探討歷史相關,觀點獨到。丙編涉及中西文化及交流,視野開闊。整本書文字流暢,語言幽默風趣又不失學理性。

前言/序言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里特(Demokritos)是蘇格拉底同時代的人,寫過很多關於藝術的着作,可惜大都散佚了。倖存的殘篇里有一句話,充滿了智慧:「不應該追求一切種類的快樂,應該只追求高尚的快樂。」

什麼是高尚的快樂?德謨克里特沒說。或許他說過。卻散佚了;或許他從未具體討論過,因為他認為那不用多說,是人人都知道的。不管他說過沒有,這段話還是充滿了質樸的智慧,因為其明確指出了快樂有等差,並不是所有的快樂都高尚。

這就讓我想起了莊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養生主》)點出的關鍵,就是生命有限,而世上可以追求的知識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知識,必然會心力交瘁,茫然失落。把莊子所說的「知識」換成德謨克里特的「快樂」,就是:「吾生也有涯,而樂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或者也可以倒過來說:「不應該追求一切種類的知識,應該只追求高尚的知識。」這麼一轉換,我們就發現,德謨克里特和莊子倒是不同,因為他強調的是等差,分別了高尚與卑下,不是「齊物」觀。

問題還是回到:什麼是高尚的快樂?也許18世紀的康德在具體分析美的藝術時,提供了解釋。康德的《判斷力批判》把藝術分成兩種:為了感官享受的「快適的藝術」與提供反省快樂的「美的藝術」。前者「單純以享受做它的目的……叫人忘懷於時間的流逝」;後者則「是一種意境……雖然沒有目的。它仍然具有促進心靈諸力的陶冶以達到社會性的傳達作用。」(宗白華譯)

也就是說,高尚的快樂是要超乎感官享受的,絕不能只停留在康德所謂的「當前的歡娛消遣」。因此,這也說明了,為什麼貪得無厭的自助餐與胡說亂鬧的「還珠格格」都不是高尚的快樂。

參考文獻

  1. 關於智慧的名言,人生屋,2013-07-15
  2. 關於莎士比亞的名言名句(100句),豆丁網,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