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大數據實驗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大數據實驗室10月9日,華中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大數據實驗室揭牌儀式在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305會議室舉行。原副校長、中心主任、實驗室主任黃永林教授[1],中心常務副主任、實驗室副主任詹一虹教授,中心副主任、實驗室副主任談國新教授以及相關師生代表出席了揭牌儀式。

機構簡介

為適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形勢,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教育部關於建設文化強國、數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程、「雙一流」大學建設戰略部署,加快推進我校學科交叉發展、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促進一流學科建設,根據中心的研究重點和特色優勢,經中心審核推薦、校內專家評審、建設計劃論證,學校研究決定,以「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為主體,整合校內外相關資源,通過文、理、工學科交叉融合,組建「華中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大數據實驗室」,並將實驗室列入2020年華中師範大學校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建設計劃,掛靠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實行「研究中心」和「大數據實驗室」相互支撐、一體化管理體制,成為目前中國高校唯一以大數據技術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創新發展的實驗室。

科研實力

實驗室致力於應用信息科技新技術解決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傳承與傳播的問題,培養具有交叉學科知識背景和國際視野、具備文化與科技融合創新能力並能獨立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挖掘、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智能化服務與創新發展等方面的高層次複合型創新人才。實驗室聘任黃永林教授為主任,詹一虹教授、談國新教授為副主任,聘任丁烈雲院士為學術委員會主任,現有專兼職研究人員41人,其中專職人員18人、兼職人員23人;教學科研人員24人,實驗技術人員17人;正高級職稱人員24人,副高級職稱[2]12人,其他5人。另外,還特聘30多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學術顧問和兼職教師,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教學科研隊伍。

機構發展

實驗室是我校着力打造的高端科研平台,是產教學研用融合的重要陣地,肩負着我校新文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的重任,機構成立之後,將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理論為引領,以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為指導,以教育部「雙一流」建設為支撐,結合華中師範大學學科整體規劃和新文科建設的時代需求,爭取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標準制定、技術攻關、產品研發、社會服務的研究機構;成為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高端人才、推動新文科時代「雙一流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發展的頂尖創新基地;建成一支一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關鍵技術創新與研發團隊,形成「文化遺產工程學」新興交叉學科,產出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重大技術成果,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創新能力,為「文化強國」「數字中國」戰略和「雙一流」學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 教授也有等級之分? ,搜狐,2021-07-26
  2. 副高職稱是什麼?有什麼條件? ,搜狐,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