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潭河侗族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潭河侗族鄉湖北省恩施州宣恩縣下轄民族鄉,位於宣恩縣東北部,東與本縣椿木營鄉接壤,南與沙道溝鎮相鄰,西與珠山鎮高羅鄉交界,北連萬寨鄉恩施市。國土面積432.71平方千米(2017年),轄39個村委會,36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1568人(2017年),有侗族、土家族、苗族、壯族等6個少數民族,侗族人口1.9萬人,占51.3%。[1]

中文名:長潭河侗族鄉

外文名:Changtanhe Dong Autonomous Township

別 名:長潭河鄉

行政區類別:民族鄉

所屬地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州宣恩縣

地理位置:宣恩縣東北部

面 積:432.71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39個村委會,361個村民小組

電話區號:0718

郵政區碼:445504

人口數量:31568人(2017年)

著名景點:中武當遺址

車牌代碼:鄂Q

歷史沿革

長潭河侗族鄉元朝屬東鄉五路軍民府,明朝屬東鄉安撫司轄,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之後屬宣恩縣東鄉里。

1949年11月,屬獅長區轄,1953年設置長潭河區。1951年3月屬第三區。1958年10月,全縣實行人民公社建制,改稱東方紅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稱為長潭人民公社。

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管理區、生產大隊、生產隊建制,設置區、鄉、村、組建制。撤銷長潭河、會口、中間河3個人民公社,合併設立長潭河區,原管理區改為鄉(鎮),轄長潭鎮、中間河鄉、大臥龍鄉、諾西鄉、會口鄉、苦草坪鄉、洗馬坪鄉等11個鄉鎮。

1986年7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會口侗族鄉(原會口鄉管轄範圍)。

1995年10月,經州委、州政府批准,將長潭河區分為長潭河區、會口區。長潭河區轄長潭河鎮、中間河鄉、大臥龍鄉、諾西鄉、東鄉鄉。會口區轄會口侗族鄉、洗馬坪鄉。

1996年12月,經省政府批准,撤區建鄉,將原來的鄉(鎮)改稱為管理區,屬鄉管轄。會口區更名為會口侗族鄉,轄會口、洗馬坪2個管理區,長潭河區更名為長潭河鄉,轄長潭、東鄉、諾西、中間河、大臥龍5個管理區。

1997年1月,經省政府批准,將長潭河的中間河、大臥龍、諾西3個管理區劃出,設置中間河鎮。

2001年3月,經省政府批准,將長潭河鄉、會口侗族鄉、中間河鎮合併,成立長潭河侗族鄉。

地理

武陵山脈的延伸,使得長潭河山巒起伏、層巒疊嶂,七姊妹山的環繞,更顯得氣勢宏大、景觀奇美。兩條河流的奔騰——前河與後河的交匯,使得長潭河如聞其名、如見其形。交相輝映的山水,使得這個鑲嵌在七姊妹山麓的璀璨明珠顯得格外引人奪目。

環境

優美的生態環境。放眼望去,長潭河全是綠色的海洋,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全鄉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奇特的地形地貌結構形成了眾多的自然景觀。

有絕壁孤峰秀麗的奇山異石,有類型眾多、蔚為壯觀的瀑布,到處是潺潺流淌、清澈見底的清泉。四季分明的氣候和宜人的居住環境而使得長潭河被譽為「天然氧吧」。

資源

豐富的自然資源。獨特的地質結構和生態環境,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獨特的生物資源。有3500畝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原生珙桐(中國鴿子樹)群落,為世界之最。有1500餘種珍稀植物,258種珍稀動物,其中有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4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豐富的水能資源。

地勢的落差和眾多的河流,賦予鄉豐富的水能資源,可開發的水能資源達6萬千瓦。貯量巨大的天然氣資源。經勘查,全鄉天然氣資源達917.8億立方米。

豐厚的煤鐵礦產資源。有長潭河、中間河兩個鐵礦區,貯藏量達1.1億噸,含鐵量為50%—60%。

人文

獨特的人文景觀。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長潭河獨特的人文景觀。有宗教聖地中武當,有被譽為「華中藥庫」和「世界動植物基因庫」之稱的省級自然保護區——七姊妹山自然保護區,有宣恩八景之一的仙人洞和仙女池清,有山勢如馬頭龍尾的龍馬山,有形似仙童騎鶴的萬嶺山,有冬暖夏涼、清泉涌流的永水洞泉水,有全縣第一個全縣蘇維埃政權遺址,有具有侗族特色的門樓、風雨橋和吊腳樓,有形如菊花、聞名遐邇的奇石——菊花石。

一山(七姊妹山)一水(永水洞泉水)一聖地(中武當)一石(菊花石)二仙(仙人洞、仙女池清)三建築(門樓、風雨橋、吊腳樓),形成了侗鄉獨特的自然與人文景觀。

發展

從1986年長潭河侗族鄉成立以來的二十年,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鄉各族人民狠抓發展不放鬆,精誠團結、艱苦奮鬥,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產條件不斷改善,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成績斐然。

二十年來,全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始終不渝地抓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建成了五條千畝煙葉生產線、四個藥業生產帶、三個茶葉專業村、兩個特色蔬菜生產基地、一個反季節水果生產基地,形成了以木瓜為主的中藥材產業、以水能為主的電力產業、以煙葉、茶葉為主的林果產業、以煤礦開挖為主的礦產業,培植了易家坪養殖協會等三個專業合作組織,扶持了七姊妹山茶業有限公司、康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等8個民營企業。目 前,全鄉擁有木瓜面積6000畝,為建設全省木瓜大鄉奠定了堅實基礎。

巧借東風好行船。長潭河侗族鄉將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促進中部崛起和支持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加快發展的歷史性機遇,走「資源立鄉、產業富鄉、工業強鄉、科教興鄉、和諧穩鄉」的發展路子,大力實施「12345」發展戰略,即唱好一台戲(狠抓發展不放鬆),打好兩張牌(發揮好民族政策優勢和資源優勢),念好三字經(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築牢四道牆(社會穩定、環境保護、計劃生育、村政管理),奏響五部曲(基礎設施建設、工業經濟、招商引資、產業發展、特色資源開發),全力打造木瓜大鄉,將長潭河侗族鄉建設成為山川秀美、和諧穩定、繁榮昌盛的新侗鄉。

群山巍巍,遮擋不住陽光的普照,流水潺潺,阻隔不住奔向大海的急流,一個充滿希望與活力的新侗鄉正破繭而出。

這是一塊充滿希望的田野,這是一座自然資源豐富的寶庫,這是一方溢滿無限活力的熱土,這是一片民族文化豐厚的沃土。長潭河侗族鄉,這個猶如待字閨中的窈窕淑女,正向世人展示她美麗的風姿與無盡的魅力。

視頻

長潭河侗族鄉慶祝「七一」活動實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