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場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鐵場鎮位於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中部,毗鄰梅州市的興寧、五華縣 ,鐵場鎮轄區內有著名的霍山風景區。
全鎮總面積196.67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山地38.461萬畝,耕地3.5357萬畝。
廣梅汕鐵路橫貫全鎮9個行政村,並設有三級火車站,228省道經圩鎮連接興寧、五華境內的205國道,村村通公路。韓江河、洋田河兩條河流流經鐵場鎮。[1]
中文名: 鐵場鎮
別 名: 鐵場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廣東省龍川縣
地理位置: 龍川縣中部
面 積: 196.67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轄30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
電話區號: 0762
郵政區碼: 517367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人口數量: 37244人(2017年)
著名景點: 霍山風景區
火車站: 龍川站
車牌代碼: 粵P
地理環境
鐵場鎮位於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中部,毗鄰梅州市的興寧、五華縣,全鎮總面積196.67平方千米(2017年)。
人口數據
轄30個行政村,448個經濟合作社,19個企事業單位,3個居委會,總人口37244人(2017年)。特困戶1578戶8943人,常年外出人口22157人。
社會事業
全鎮共有40間中小學校(其中中學4所,完全中學1所——鐵場中學),共有教職工789人,學生總人數12700人(小學8600人,中學4100人)。
街道居民(含農村人口)9000人。圩鎮規劃面積1.75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積1.05平方公里。共有門店850間,(建築總面積24.9萬平方米),其中96年興建的有480幢12.6萬平方米。
客家淵源
所謂客家人,是指原籍為河南地區的中原漢族,在東晉戰亂時南遷,開始成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後來的幾次遷徙行動中,逐漸形成如今這樣具有獨特風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華漢民族的一個支系。客家人最為明顯的特徵是講客家話,客家語系是漢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歷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南遷,時延1500年的記載。
第一次的大遷徙是在公元317—879年間,西晉懷帝妥朝時,由於西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對漢民族影響深遠的「五胡亂華」之局,中原地區的不少官員和平民,也紛紛隨着渡過黃河南下。為了避免和原戶籍者發生混淆,便把這些新來的戶籍稱為「客」。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華民旅上出現。
第二次大遷徙是在公元880——1126年間。唐朝末年,黃巢舉兵起義及「五代十國」,天下大亂,客家先民又從皖贛某地居所,現遷往江南南部、福建西北及廣東北邊。
第三次大遷徙是在公元1127——1644年間,金元相繼入侵,宋高宗南渡,地這過程中,許多客家人幸均捲入保衛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戰爭。宋亡後,他們只好退往更偏遠的廣東東部、北部。
第四次大遷徙在公元1645——1843年間,這次遷徙卻是康熙皇帝為了爭取南方的民心,賜給每個男子8兩銀子、婦女兒童4兩銀子,鼓勵客家人遷入四川、廣西及台灣。一向以客家人為榮的朱德同志的祖輩就是在這一次遷徙時,從韶關移居四川的。第五次大遷徙是在1866年以後,發生於太平天國起義末期。由於太平天國的首領洪秀全是客家人太平天國失敗後,許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壓力下,紛紛向理智偏遠的南方,甚至向東南亞等海外地區遷徙。
全世界有客家人約4500萬人。其中國內4000萬人,國外有500萬人左右。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廣,較集中的是東南亞一帶,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國際知名作家韓素音均是客家人。國內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區共有17個省、185個市縣,其中客家人占95%以上的純客縣50個,客家人最為集中的地方是贛南、閩南和粵東北部。廣東的客家人有2000多萬,占全省總人數近30%,其中純客縣15個。
河源作為東江流域的純客家地區,最早的客家先民來歷可追逆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後,為進一步開發嶺南,派屠睢、任囂、趙佗帶50萬兵卒駐守,還下令將數十萬名「罪人」發配到嶺南。趙佗先為龍川縣令,後為南越王。龍川的趙、韋、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進入龍川與當地土著族人雜居的中原人。但是,作為客家人大規模遷徙到河源地區的時間,卻要推到客家人第三次大遷徙這一時期,即公元1127——1644年間。河源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承傳着客家民系優秀的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廣東梅州的山歌文化獨樹一幟。河源的東江客家菜則比較有特色。
視頻
龍川縣鐵場鎮荷塘村「荷花之鄉」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