鄗代之戰
鄗代之戰 |
中文名稱: 鄗代之戰 地點: 鄗、代 時間: 公元前251年 參戰方: 趙國 ,燕國 |
鄗代之戰是公元前251年(趙孝成王十五年),趙軍在鄗(今河北高邑東)、代(今河北蔚縣東北)擊敗燕軍的戰爭。[1]
目錄
過程
趙國自長平之戰敗於秦國之後,國力大大削弱。此後,不僅受到秦國軍隊的屢次進犯,而且其他諸侯國亦想乘機侵趙獲利。十五年,燕國丞相栗腹以給趙王祝壽為名,出使趙國,刺探趙國虛實。回國後向燕王建議,趙國青壯年在長平之戰均被秦將白起坑殺,國內儘是孤兒寡婦,無力再戰,乘此良機攻趙必勝。燕國名將樂毅之子樂間認為趙國連年同秦作戰,百姓熟悉軍事,若興兵攻趙,燕軍一定會敗,堅決反對出兵。燕王喜不聽樂間勸告,決意發兵攻趙國。他派栗腹為將,領兵60萬,戰車2000乘,兵分兩路大舉進攻趙國。栗腹令部將卿秦率一部攻代,自率主力攻鄗。燕軍到達宋子(今河北晉縣南)後,趙孝成王令上卿廉頗、樂乘統兵25萬前往抗擊。廉頗分析燕軍的來勢後認為,燕軍雖然人多勢眾,但驕傲輕敵,加之長途跋涉,人馬睏乏,遂決定採用各個擊破的方略。令樂乘率軍5萬堅守代,吸引攻代燕軍不能南下援助,自率軍20萬迎擊燕軍主力於鄗。趙軍同仇敵愾,決心保衛國土,個個奮勇衝殺,大敗燕軍,斬殺其主將栗腹。攻代燕軍聞聽攻鄗軍大敗,主帥被殺,軍心動搖,失去戰鬥力。樂乘率趙軍趁機發起攻擊,迅速取勝,俘卿秦。兩路燕軍敗退。廉頗率軍追擊500里,直入燕境,進圍燕都薊(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只好割讓5座城邑求和,趙軍始解圍退還。戰後,趙王封廉頗為信平君,假相國。
評價
名將廉頗
廉頗,生卒年不詳 ,嬴姓,廉氏,名頗,字洪野 ,中山郡苦陘縣人。戰國末期趙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 ,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趙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為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 (今河北晉州西北)拜為上卿。趙孝成王時,曾以藺相如位居己上,不服,欲辱之。相如屢謙讓退避。他感悟,負荊請罪,兩人遂為刎頸之交。秦、趙長平之役,趙初以其御秦,用堅壁固守之策,秦師勞而無功。後趙王中秦反間計,以趙括代之,卒遭慘敗。
趙孝成王十五年(前251),與樂乘率軍大破燕軍,殺燕將栗腹,燕割五城請和。以功封信平君,為假相國。趙悼襄王時,與樂乘不和,奔魏居大梁(今河南開封),魏不能用。趙以數困於秦,欲復用之,因仇者郭開之毀,趙王信以為衰老,遂不召。後入楚,卒於壽春(今安徽壽縣)。
負荊請罪
趙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趙國得到和氏璧,秦國提出願以十五城換之,趙國派藺相如出使秦國,藺相如僅僅是宦官繆賢門下的"舍人"。經繆賢向惠文王薦舉,身攜"和氏璧",充當趙使入秦。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璧歸趙,取得了對秦外交的勝利。
其後秦伐趙,占領了石城。第二年,秦國再次攻打趙國,殺了二萬趙軍。這時秦王欲與趙王在澠池會盟言和(今河南澠池縣西),趙王害怕,不願前往。廉頗和藺相如商量認為趙王應該前往,以顯示趙國的堅強和趙王的果敢。趙王與藺相如同往,廉頗相送,而未達到低洼大與趙王分別時說:"大王這次行期不過三十天,若三十天不還,請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要挾趙國的希望。"
廉頗的大將風度與周密安排,壯了趙王的行色,同時由於相如澠池會上不卑不亢的與秦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擊了秦王施展的種種手段,不僅為趙國挽回了聲譽,而且對秦王和群臣產生震懾。最終使得趙王平安歸來。
澠池會結束以後,由於藺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說:"我是趙國將軍,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藺相如本來是個平民,我感到羞恥,在他下面我難以忍受。"並且揚言說:"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聽到後,不肯和他相會。相如每到上朝時,常常推說有病,不願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後。沒過多久,相如外出,遠遠看到廉頗,相如就掉轉車子迴避。
於是藺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直言進諫說:"我們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節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將軍口出惡言,而您卻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過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恥,何況是身為將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出息,請讓我們告辭吧!"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厲害?"回答說:"廉將軍比不了秦王。"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卻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就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在呀,如今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共存。我所以這樣忍讓,就是為了要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
廉頗聽說了這些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荊條,由賓客帶引,來到藺相如的門前請罪。他說:"我是個粗野卑賤的人,想不到將軍您是如此的寬厚啊!"二人終於相互交歡和好,成為生死與共的好友。
參考來源
- ↑ 鄗代之戰——長平餘燼下趙人的再度崛起 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