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維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郭維淮
河南洛陽正骨醫院名譽院長,教授
出生 1929年9月
河南洛陽
逝世 2016年4月29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醫藥教育科研工作者

郭維淮,男,1929年9月生於河南洛陽,中國中醫藥界第一位"白求恩獎章"獲得者[1],著名骨傷科專家[2],河南洛陽正骨醫院名譽院長,教授。 洛陽平樂郭氏正骨第六代傳人,幼承庭訓,手握秘笈,16歲獨立應診。他從醫60載,使具有200多年歷史的"平樂正骨"發揚光大,成為國家級文化遺產項目。1978年以來,他在學術上保留平樂正骨之精華,同時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融合併打造新的"洛陽正骨"技術,使"平樂正骨"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上了新台階。

2019年,榮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決定的"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稱號[3]

2016年4月29日凌晨5點29分病逝,享年87歲[4]

正骨國手

他是我國中醫藥界第一位"白求恩獎章"獲得者,是"國醫楷模"稱號的獲得者和實踐者,是與改革開放一起趕路的堅定跋涉者。他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堪稱正骨國手,大醫風範。

1990年,他被省科委評為"優秀院所負責人";

1991年,他被國務院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1993年,他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優秀專家;

1994年,他被人事部、衛生部及中醫藥管理局命名為首批國家名老中醫專家;

1995年,他榮獲衛生部、人事部頒發的當時中醫界唯一的"白求恩獎章";

2005年,他獲"國醫楷模"稱號;[5]

2006年,他獲"首屆中醫傳承特別貢獻獎"; [6]

2007年,他獲全國"中醫名師"稱號[7]

2008年,他被文化部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正骨療法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作為平樂郭氏正骨的第六代傳人,郭維淮從醫60年,懸壺濟世,大惠蒼生,一路走來,花繁果豐。

正骨貢獻

這是一位受人尊敬的79歲老人。他有一雙奇妙的手,這雙手春風一拂,多少骨病患者就解除了痛苦;這雙手攜滿了密碼,握有平樂正骨的秘技絕技;這雙手的"歷史觸角"可以延伸到200多年前的清朝乾隆、嘉慶年間。

那時他祖上郭祥泰,是白馬寺平樂村的農民,也是一位正骨高手。他所發明的正骨技術,可讓臥床數月的脊椎骨病患者,在18天內挺直腰杆下床走動,百姓誇說,但凡骨病患者,無論病症輕重,只要經了郭祥泰的手,沒有治不好的。200多年來,平樂郭家正骨術,就以療效獨特譽滿中原。而將這種正骨術發揚光大、使之成為中華骨傷學瑰寶的,是平樂正骨第五代傳人高雲峰和第六代傳人郭維淮。

高雲峰是郭維淮的母親,她對平樂正骨的貢獻,集中在"文革"前。

郭維淮對平樂正骨和洛陽正骨的貢獻,集中於改革開放30年間。

1952年春天,對剛剛起步的新中國中醫事業滿懷熱忱的郭家母子,毅然將祖傳秘方"展筋丹"和"接骨丹"獻給國家,公之於世。1956年,高雲峰應邀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的親切接見。

毛主席對高雲峰說:"多帶徒弟,好好為人民服務。"

毛主席的話,使高雲峰意識到平樂正骨負有傳承使命。回到洛陽後,她和郭維淮一起打破了"傳子不傳女,傳本姓不傳異姓"的家規,開始帶異姓徒弟,決心讓受群眾歡迎的平樂正骨在更大層面上鋪開。

這之後平樂正骨敞開胸襟,力圖讓更多的人掌握這種技術,更好地服務患者。1956年9月,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郭家母子在世居的平樂村,在原郭氏正骨診所的基礎上,創建了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時稱洛陽專區正骨醫院。

這一步邁得很大,標誌着一家私人診所開始向"國有"邁步,同時表明郭家要把祖傳醫術交給國家,傳給"外人"。

隨後,他們又創辦了新中國第一所正骨大學--河南省平樂正骨學院,建立了新中國第一個正骨研究所。這一步跨得更遠,等於把秘不外宣的正骨術和盤托出送到了課堂上。這還不夠,母子倆編成《郭氏正骨學》,作為教材曉喻學子,使中醫骨傷學走上了正規化教育。於是,全國正骨界都看到在洛陽東郊的田疇上,伸出了"平樂正骨"這朵生氣勃勃的奇葩--"平樂學派"成為骨傷學的主流學派,從平樂正骨學院畢業的學生,帶着本領走向各地。

郭維淮
郭維淮在看片子

早年經歷

那時的郭維淮很年輕,有機會走向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但他堅定地留在了洛陽。這一留,等於把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留給了洛陽,把一個後來崛起的大型正骨醫院留在了洛陽,把全國骨傷科醫療中心和全國骨傷醫師培訓基地留給了洛陽。

他在洛陽從醫的60年中,後30年正好伴隨改革開放,這個偉大進程使平樂正骨上了好幾個台階。這30年中,原處白馬寺附近規模較小的正骨醫院,遷到了市區變成了三級甲等醫院;平樂正骨由民間知識升格為學科體系,由地方財富成為國家財富,併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他本人也榮獲衛生部授予的"國醫楷模"稱號,成為名副其實的正骨國手。

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郭維淮就擔任了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院長,同時兼洛陽正骨研究所所長,這一時期他走的是革新路,打的是開放牌,學術上既保留平樂正骨之精華,又善於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融合併打造新的正骨技術。

1978年以來,他所主持的"中西醫結合手法復位治療外傷性陳舊性關節脫位"等多項科研課題,榮獲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獎;他承擔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課題--平樂正骨傳統藥物"養血止痛丸(筋骨痛消丸)"的改進,經過臨床試驗,很快研發出了新藥,上市後深受患者歡迎;他編寫《平樂正骨》專著和教材,參加《中醫年鑑》編著工作,無保留地把絕技示人,讓更多患者受惠於"洛陽正骨"。

這期間,他參加多種學術會議,每每開講,總是以"洛陽正骨"曉喻外界,而把祖傳源頭和自己的功績悄悄掩起。他光明磊落,正骨、正人、正己,在醫德方面提出"為人民服務也要無菌操作"的服務理念,他要求徒弟、子女不能收患者任何禮物,患者"早到早治,晚到晚治,吃飯停箸,睡覺罷眠"。人們搜尋記憶,他從醫幾十年,沒有拒絕過病號,沒有收受過禮品,真正彰顯了"大醫風範"。

對於骨傷疾病,他提出整體辨證、內外兼治、筋骨並重、動靜互補,主張治病求因、藥法結合、互相促進;對於骨折用藥,他提出"破、活、補"三期用藥原則;他擅長頸肩腰腿痛等骨傷雜病的推拿治療和辨證用藥,多次應邀赴京為黨和原國家領導人李先念、王任重治病,由此名聲大震,聲聞中外,國際友人也慕名前來。

洛陽名片

打開歲月的抽屜,郭維淮手中全是獎章,而他鍾愛的洛陽正骨醫院,也在他身旁節節拔高。走進新落成的現代化病房大樓,看到走廊牆壁上都設有患者扶手,若有緊急情況,患者還可隨地摁響求救電鈴。截至目前,該院已擁有28個臨床科室、1150張病床,獲得廳局級以上科研成果138項,成為全國最具特色的正骨醫院。"洛陽正骨"也像洛陽牡丹那樣成為洛陽的名片,在深圳、三門峽等地開花結果,惠及蒼生。眼前的這所醫院,是改革開放30年輝煌成果的一個見證;眼前的這位老人,是與改革開放一起趕路的一位堅定跋涉者。

工作時,他很少說話,只是用手忙碌--這是一雙真正的醫生的手,這雙手從來都是伸向病症,絕對不會伸向紅包或名利。這雙手看上去並不美觀,無數的辛勞疊加為粗糲的皺褶,手背上還有明顯的被X射線灼傷的痕跡。他說"平樂正骨講究手法復位,過去一直是靠手的感覺接骨對合,有了X光機後,為更好地讓患者的骨骼復位,就在X光下工作。雖說有鉛手套,但戴上後很不方便,一急,就赤手上陣了"。

難怪在拍攝40集電視連續劇《大國醫》時,飾演劇中男主角的趙文瑄跑來看他,一進門握住他的手,看了看,就叫了一聲"爺爺"。這部已經拍竣的40集電視連續劇,以他和他母親的傳奇故事為主線,將全面展示"大國醫"的風采--正骨國手,大醫風範。洛陽有此大醫,真是洛陽人民的榮幸和驕傲。

視頻

郭維淮正骨醫學科技在HKIPX掛牌視頻2019-03-27

沉痛悼念國醫楷模郭維淮 2016-05-04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