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紅花崗區第十四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遵義市紅花崗區第十四小學始建於1953年,原名遵義市絲織廠子弟學校,1998年更名為遵義市海風井小學,2016年3月正式更名為遵義市紅花崗區第十四小學。學校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近1500平方米,是一所花園式的學校[1]。
感恩文化抓內涵 五育並舉促提升
學校堅持「恩潤芬芳,桃李向陽」的辦學理念,以「感恩教育」為校園文化主題,倡導樂學、合作、創新的辦學思想。現有教學班級43個,在校學生2176人,教師109人,其中省級骨幹教師2人,省級鄉村名師工作室2個,市級骨幹教師2人,區級骨幹教師5人[2],區級名班主任2人。
聚焦發展願景,鑄造「感恩」文化靈魂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班級管理、學校管理中,形成三愛教育、感恩教育、孝德教育等長效機制。學校進一步深化「感恩」文化內涵,確立「崇本尚真、感恩隨行」的校訓,積極營造「陽光自信,端行奮進」的校風、「樂教善教,教人求真」的教風、「樂學善學,學做真人」的學風,全面提升師生感恩素養。
確立「過程育人」,構築「心本」德育課程
長期以來,學校注重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培養,充分利用班會、主題隊會,不斷規範學生語言行為。學校不僅注重學生身體安全,更關注學生身心健康,開齊開足各類課程,將書法教育、足球教育、消防教育、環境教育、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禁毒教育納入教學內容。學校圍繞「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目標,基於「感恩」課程資源開發,現已初步形成學科融通、形式活潑、內涵深刻、學生喜愛的課程體系。
規範課程管理,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學校堅持以評價促教育改革和質量提升,持續鞏固「雙減」工作成效,堅持「五育並舉」,深化「五項管理」,推進減負提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注重教師專業提升,通過聘請專家進校指導、全員參與培訓、外出觀摩學習等多種形式,拓展教師培訓方式,強化教師培訓力度,不斷提升教師綜合素養,致力打造一批業務精湛、師德高尚的新教師隊伍,引領學校全面發展。
放眼未來,遵義市紅花崗區第十四小學將繼續堅持立德樹人,深化「感恩」文化內涵,提升學生文明素養,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為打造培根鑄魂、研教合力、學思融通、家校社共育的優質校園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 ↑ 【政策】關於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 ,搜狐,2019-02-23
- ↑ 教師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搜狐,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