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閃不及的紅舞鞋的著名典故(王小妮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躲閃不及的紅舞鞋的著名典故》是詩人王小妮創作的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三個姑娘
同時買了
一種漂亮的紅色鞋子
在一棵將枯之樹下面,
三個同時停住,
翻開包去看:
一個念頭
使她們就地冷卻
她們立刻無力走路
四下尋找深陷之處。
她們向一石洞
投之以鞋,
久久,久久
沒有落地之聲。
三個惶惑無邊者
臨風而立。
不知道怎樣阻止
遠遠走來的結局。
就在此刻,
她們的手也紅了
腳也紅了,
聲音也紅。
全部手臂與腿
在水龍頭下翻飛,
一遇路人
就埋頭沖涮哭泣。
他們不能知道為了什麼,
躲也躲不及。
躲也躲不及。
作者簡介
王小妮,滿族,1955年生于吉林省長春市。1982年畢業于吉林大學,畢業後做電影文學編輯。1985年定居深圳。作品除詩歌外,涉及小說、散文、隨筆等。2000年秋參加在東京舉行的「世界詩人節」。2001年夏受德國幽堡基金會邀請赴德講學。2003年獲得由中國詩歌界最具有影響力的三家核心期刊《星星詩刊》、《詩選刊》、《詩歌月刊》聯合頒發的「中國2002年度詩歌獎」。曾獲美國安高詩歌獎。現為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 [1]
曾擔任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代表作有《月光》《落在海里的雪》《上課記》《1966年》等。[2]
詩人馬莉畫過一幅王小妮肖像,似乎可以引為佐證,畫中人緊繃着嘴,不苟言笑。而王小妮的丈夫徐敬亞也曾在文章里將妻子描述為「一個不會下任何棋打任何牌的女人,一個拒絕唱卡拉OK的女人,一個沒有飾物沒有化妝品的女人,一個連自行車也不會騎的女人,一個一生中從未去過理髮店的女人……在最看重名聲與利益的年代,她幾乎不用與自己的私念戰鬥,就可以安然默默地寫作。」這簡直就是一個聖徒的形象,這只是在說她的一個面。
王小妮是一個擅用線條的高手,從她的畫中可以看出一二。九十年代起,詩歌寂寞,詩人都開始畫畫,並成為新的話題。媒體卻從未注意到王小妮的畫,只有極細心的讀者才會發現《方圓四十里》《1966年》這幾部書的插畫署名是王小妮本人。事實上,王小妮應該算是中國當代詩人之中最早畫畫的,在文革下鄉插隊期間她編輯了一份知青小報,展露了繪畫才華,成為那個丘陵縣裡山野聞名的小畫家。1978年吉林大學成立赤子心詩社,社刊《赤子心》的封面別具一格,均為王小妮的繪畫作品。
王小妮的敘事風格自成一家,用劉瑜的話說是「文字輕得像雪花,故事卻重得像岩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