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趙學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趙學勇
出生 1953
國籍 中國陝西乾縣
職業 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知名作品 《沈從文與東西方文化》
《中國現代作家與東西方文化》




趙學勇 [1]

畢業院校蘭州大學中文系,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中國梁實秋研究學會理事。

人物經歷

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點負責人。1977--2005年執教於蘭州大學,期間,1987年任講師,1992年任副教授,1995年1月任教授。曾擔任蘭州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蘭州大學文學院副院長,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所長(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蘭州大學學報》主編、編委會主任。長期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與科研工作,涉及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社團、流派,中國現當代重要作家,中國西部文學與文化,比較文學,中外影視文學等領域。2000年聘為博士生導師,至今培養博士生三十餘人。兼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中國梁實秋研究學會理事。

1977年,畢業於蘭州大學中文系,留該系中國現當代文學教研室工作;

1987年,被評聘為講師;

1988年,研究生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2年,評聘為副教授;

1995年,評聘為教授;

2001年,評聘為博士生導師;

1977--2005年,執教於蘭州大學,兼職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2005年,正式聘入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任博士生導師;

2010年,在西安成立延安文藝中心並任主任一職。

主講課程

《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國現代小說流派》、《沈從文研究》等;碩士生課程:《20世紀中國文學史論》、《中國當代文學思潮》、《中國現代作家專題研究》、《中國當代作家專題研究》、《中國現代文學與中國現代社會》、《中國當代小說研究》等;博士生課程:《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論》、《中國現當代文學重要問題研究》等。

主要貢獻

長期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與科研工作,涉及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社團、流派,中國現當代重要作家,中國西部文學與文化,比較文學,中外影視文學等領域。出版專著3部,合著、參編著作十餘部。在《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學評論》等多家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一百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等多家刊物轉載、複印30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延安文藝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等十餘項。 1.中國新文學對自然生命形式的兩次呼喚,蘭州大學,1986,首屆青年教師優秀論文獎;

2.在歷史的反思中探索,蘭州大學,1987,青年教師優秀論文一等獎;

3.沈從文研究,1979--1989年度,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4.現代文化建構的一個重要命題,甘肅省委,1992.10 ,社科優秀成果獎;

5.在配套改革中全面提高《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教學質量,蘭州大學,1992.12,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6.在配套改革中全面提高《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教學質量,甘肅省政府,1993.4,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7.辦特色教育 抓實踐培養 創國內一流碩士點,蘭州大學,1997.1 ,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8.辦特色教育 抓實踐培養 創國內一流碩士點,甘肅省政府,1997.5,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9.生命從中午消失--路遙的小說世界,甘肅省委、省政府,1997.5,甘肅省第五屆社會科學"興隆獎"三等獎;

10.府特殊津貼,(98)3600106號,國務院,1998.4;

11. 文化與人的同構--論現代中國作家的藝術精神,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2002.11,第八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12.更新教育觀念,立足教學實踐,優化《中國當代文學》課程教學,蘭州大學,2003.9,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3.左翼文學精神與20世紀中國文學的現代化論綱,甘肅省教育廳,2004、7,甘肅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獎;

14.左翼文學精神與20世紀中國文學的現代化論綱,甘肅省委、省政府,2005.4,甘肅省第九次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15.消費文化語境中文學經典的處境和命運,陝西省政府,2009.11,陝西省第九次社科成果三等獎;

16.革命·鄉土·地域-中國當代西部小說史論,陝西省教育廳,2011、6,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17.革命·鄉土·地域-中國當代西部小說史論,陝西省政府,2012,陝西省第十次社科成果(著作)二等獎;

18.守望· 追尋· 創生:中國西部小說的歷史形態與精神重構,陝西省教育廳,2013.5,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19.守望· 追尋· 創生:中國西部小說的歷史形態與精神重構,2013年, 陝西省第十一次社科成果(著作)二等獎。

著作

1.《沈從文與東西方文化》,獨著,蘭州大學出版社,1990年6月初版,2005年1月(修訂版);

2.《中國現代作家與東西方文化》,參著(吳小美等著),蘭州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3.《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歷史與現狀》,參著(王瑤等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

4.《沈從文名作欣賞》,參著(趙園主編),中國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多次再版);

5.《新文學與鄉土中國-20世紀中國鄉土文學與西部文學研究》,合著,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6.《生命從中午消失-路遙的小說世界》,獨著,蘭州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7.《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史綱》,參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文化與人的同構--論現代中國作家的藝術精神》,獨著,蘭州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9.《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究》,主編,教材,蘭州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版(多次再版);

10.《現代中國文學精品文庫》(大型文庫),主編,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中國現當代文學通史》(教材),合編,甘肅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多次再版,高校文科通用教材);

12.《中國新時期報告文學研究資料》,主編,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13.《中國電影簡史》,編著,蘭州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多次再版);

14.《外國電影簡史》,編著,蘭州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多次再版);

15.《革命·鄉土·地域――中國當代西部小說史論》,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山西教育版社,2009年2月版,中國西部文學藝術與文化研究叢書(主編)

16.《中國現當代文學》,教材,主編,高等教育出版2011年7月版;

17.《中國現代文學經典》(1917-2010)精編本,參著(朱棟霖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18.《守望·追尋·創生∶中國西部小說的歷史形態與精神重構》,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版。

論文

1.在歷史的反思中探索--近年來沈從文研究述評,文學評論,1986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2.中國新文學對自然生命形式的兩次呼喚,當代文藝思潮,1987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3.魯迅·鄉土文學·"生命"主題,蘭州大學學報,1986年第4期,1987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論文摘登,1993年《中國文學年鑑》對該文評述;

4.議"五四"文學創作的情緒特徵,蘭州大學學報,1989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論文摘登;

5.沈從文創作的哲學意識和審美選擇,中國文學研究,1989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論文摘登;

6."五四"精神與當代參與意識,甘肅日報,1989年5月4日;

7.現代文化建構的一個重要命題--論沈從文的文化觀,吉首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沈從文研究專號);

8.20年代鄉土文學與現代意識,蘭州大學學報,1990年第3期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論文摘登;

9.人與文化:"鄉下人"的思索--沈從文與福克納的比較研究,蘭州大學學報,1991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論文摘登;

10.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困境與出路,北方論叢,1989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11.文明與傳統的交戰--論沈從文的道德觀,甘肅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推薦論文

12.論郁達夫創作的憂鬱情結,蘭州大學學報,1992年第3期;

13.文化深蘊中的藝術營造--論周作人的審美觀,蘭州大學學報,1993年第3期;

14、在配套改革中全面提高〈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教學質量,蘭州大學學報,1993年高等教育專輯;

15.沈從文創作的民俗構成,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4年第1期;

16.論郁達夫的藝術個性,郭沫若研究第11輯(1994年);

17.中國現代作家審美研究的突破,江漢論壇,1993年第10期,該文收入《國家八·五科研成果匯編》一書;

18.中國現代鄉土文學綜論,蘭州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19.中國鄉土文學:從現代到當代西部海南師院學報,1994年第4期;

20.人與文化:鄉下人的追求--沈從文與賈平凹比較論,中國文學研究,1994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文摘報》專文評述;

21.吳立昌與沈從文研究,復旦學報,1994年第5期;

22.當代中國文化"商性"管窺,復旦《大潮》(經濟·文化論叢),1994年第3期;

23."鄉下人"的文化意識和審美追求--沈從文與賈平凹創作心理比較,小說評論,1994年第4期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24.中國現代文化人形象的自我塑造,蘭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25.張愛玲研究的歷史與現狀,蘭州大學學報,1995年增刊;

26.沈從文與民俗文化,吉首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沈從文研究》專號;

27.探尋失落的生命之途,國風,1995年創刊號;

28.路遙的鄉士情結,蘭州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該文多家刊物述評,延安大學《路遙研究專輯》轉載;

29.守望鄉土:經驗與悲憤,小說評論,1996年第3期;

30.文明交匯處的痛苦 ,社會科學探索,1996年第4期;

31.論新時期作家的自我意識及其演變,當代文壇,1997年第2期;

32.理想主義者的精神探索--張承志研究評析,蘭州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33.辦特色教育 抓實踐培養 創國內一流碩士點西北高等教育,1997年第1期;

34.魯迅研究中的儒學陰影,魯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12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該文引起廣泛注目(張夢陽《中國魯迅學通史》以較長篇幅述評);

35.反抗危機者的史學背影--前期"新寫實"批評的一種再思考,蘭州大學學報,1998 年第3期;

36.文學史意義的失構--"新寫實"與五四現實主義文學傳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9年第1期;

37.自然·生命·歷史,讀書,1999年第第3期;

38.表現於灑脫背面的沉重--〈朝花夕拾〉與〈文化苦旅〉的精神聯繫,蘭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

39.審美遇合:東方的美麗與悲鬱--沈從文與川端康成比較研究,飛天,2000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40.中國文學的本土化意義及前瞻,社會科學戰線,2001年第4期;

41.重讀20世紀50年代小說經典,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42.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傳統與現實處境,蘭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43.九十年代的西北鄉土小說,光明日報,2002年5月8日;

44."先鋒"的墮落--重讀殘雪的小說,蘭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45.歷史的重創與現實的悲傷,甘肅社會科學,1998年第1期;

46.論張承志的精神個性,蘭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

47.全球化時代的西部鄉土小說,唐都學刊,2003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3年第5期全文轉載;

48、左翼文學精神與20世紀中國文學的現代化論綱(上)、(下) 蘭州大學學報 2003年第1、2期連載,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3年第6、7期轉載;

49.《大漠祭》讀法幾種,小說評論,2003年第1期;

50.鄉土文學的走向與選擇,小說評論,2003年第2期;

51.重話20世紀"紅色經典",小說評論,2003年第5期;

52.傳統批評理念的現代表現--沈從文文學批評的審美特徵,文藝研究,2003年第6期;

53.1990年代:走向敘事自覺時期的短篇創作,蘭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54.30年代的都市想象與敘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55.片面的深刻――論沈從文的都市小說,吉首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56.畢飛宇論――兼談90年代文學現象,理論與創作,2004年第1期;

57."方法"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汕頭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58.審美生成與本土化特徵,天津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

59.西部小說:概念、命名及歷史呈現――當代西部小說與西北地域作家群考察之一,蘭州大學學報,2005年2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60.魯迅、茅盾比較研究的重要突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年第3期;

61.論西部作家的文學精神,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4期,《新華文摘》輯目;

62.主體意識、"本土化"與文學超越――當代西部小說與西北地域作家群考察之二,蘭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63,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實施素質教育的思考,中國考試,2005年第6期;

64.巴金的啟蒙主義思想--《隨想錄》精神指歸讀解,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年第12期;

65.革命敘事與史詩性追求的成功與缺失――從《創業史》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西部小說,唐都學刊 ,2006年第1期;

66."文學中心"的轉移與當代文學"新方向"的確立,山西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67.《新青年》·新世紀·新文學,江漢論壇,2006年第1期;

68.家族文學研究的攻堅之作,中國文學研究,2006年第4期;

69.消費時代的文學經典,文學評論,2006年第5期;

70.消費文化語境中文學經典的處境和命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第6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06年第21期輯目,《文學評論》2006年第5期論文述要;

71.當代文學中的非常態視角敘事研究--以《塵埃落定》《秦腔》《我的丁一之旅》為個案,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72.跨學科視域中的當代文學期刊研究,光明日報,2007年6月16日;

73.地域文化與西部小說,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新華文摘要點文章輯目;

74.魯迅雜文研究十年,魯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7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7年第12期轉載;

75.新世紀文學中對失"根"者的敘事,文藝爭鳴,2007年第12期;

76."漢學熱"與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學術月刊,2008年第5期,新華文摘2008年第20期輯目,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轉載;

77.中國新文學大系(1917-1927)研究述評,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8年第5期;

78.敘事學視閾中的魯迅闡釋,魯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12期;

79.路遙現象與中國當代文壇,小說評論,2008年第6期;

80.生態文明意識中的西部小說,蘭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81.書寫"無須厄運特殊撥弄的悲劇"--比較沈從文與張愛玲對"存在"的探詢,人文雜誌,2009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9年第5期轉載;

82.一部近乎被遺忘的史詩--《復仇的火焰》的雙向解讀,民族文學研究,2009年第1期;

83."五四"新文學的啟蒙指歸與當代底層寫作,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北京大學"紀念五四九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發言稿,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9年4期述評文章,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摘登(2009、6),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0年第1期(總第73期)64-66頁轉載;

84.論中國西部電影的文學改編,貴州社會科學,2009年第6期;

85.非抒情時代的抒情文學--30年代抒情小說論,文學評論,2010年第1期;

86.論長安文化精神對當代秦地作家的深層影響,人文雜誌,2010年第2期,收錄《長安學術》第1輯(商務印書館2010年11月版),上海《社會科學報》摘錄;

87.轉折·構建·流變--論中國當代文學"新方向"的確立及歷史實踐,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

88.近年來甘肅城市小說的發展現狀,小說評論,2010年第3期;

89.和而不同:論20世紀中國文學的"尋根"現象與審美取向,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

90.試論陝西當代小說創作的地域文化特色,山西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

91.擴展歷史文化視野 提升西部文學品格,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5月25日;

92.1979-2009:沈從文研究的幾個關鍵詞,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0年第6期;

93.文學文化學視域中的作家研究,文學報,2010年10月21日;

94.重新認識"延安文學"研究的價值和意義,延安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95.地理的空間與文學的意象--以賈平凹小說創作為例,人文地理,2011年第2期;

96."新生代"都市小說中生態美的缺失與重構--以邱華棟的都市小說為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97.新世紀:"底層敘事"的流變與省思,學術月刊,2011年第10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12年第1期轉載;

98."美麗總是愁人的"--《邊城》的悲劇詩學解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9期;

99.延安文藝與當代文化建設,陝西日報,2011年8月22日;

100.經典的剝蝕:"柳青現象"的文學史敘事及反思,當代文壇,2011年第4期;

101.欲望的縱情與狂歡--賈平凹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欲望敘事,蘭州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102."老土地"的當代境遇及審美呈現--路遙與中國傳統文化,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103.延安文藝研究:歷史重評與當代性建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年第8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12年第16期全文轉載;

104.延安文藝的大眾化:歷史實踐與當代啟示,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5月28日,"全國社科規劃辦網站"五月三十號"社科文庫""人文"一欄全文轉載,人民網"理論版"2012年5月30日全文轉載;

105.延安文藝與現代中國文學,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13年第2期轉載,中國社會科學網,2013年4月26日;

106.論新世紀延安文藝研究的進展及其趨向,江漢論壇,2012年第9期;

107.再議被文學史遮蔽的路遙,小說評論,2013年第1期;

108.延安文藝與20世紀中國文學論綱,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新華文摘2013年第9期輯目;

109.當代西部小說的三大主潮,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

110.天地之寬與女性解放--延安女作家群述論,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7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10期全文轉載,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13年第10期轉載;

111.人性的建構與解構--沈從文與張愛玲比較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年第9 期;

112.對"民國文學"研究視角的反思,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11月1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網"學壇新論",2013年11月5日,中國社會科學在線,2013年11月1日"熱點文章",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要覽·階段成果(2013);

113."視角"的限制與"邊界"延展的困境--對於"民國文學"構想及其研究視角的思考,廈門大學學報 ,2013年第6期;

114.沈從文:從邊城走向世界,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4月11日(文學版B01);

115.雷達的文學評論與中國化批評詩學建設(中國化批評詩學建構中雷達的角色),甘肅社會科學,2014年第1期;

116.東方智慧:尋找"身體"的自由之境--老舍與村上春樹短篇小說中的"身體"意象之比較,文藝爭鳴,2014年第7期;

117.論延安文藝的現代性追求及特徵,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高等學報文科學術文摘》2015年第1期摘錄,《文學學報》2014年第5期全文轉載;

118.延安時期文學啟蒙思潮的歷史演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4年第9期;

119.延安文學:現代性與民族性的雙重追求,廈門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文學學報》2015年第1期全文轉載;

120.文學史書寫的魯迅"形塑"及演變--以唐弢、錢理群、嚴家炎編《文學史》為例,文藝爭鳴,2015年第1期;

121.追求一種有溫度的"書寫"--以路遙的寫作為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5年第6期,《文學學報》2015年第6期全文轉載;

122.延安女作家創作中集體與邊緣的雙重敘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5年第9期;

123.現代主義詩學理論拓展的一個重要界碑--重讀袁可嘉的"新詩現代化"理論,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15年第17輯。

科研項目

1.中國現代鄉土文學與西部文學研究,國家教委青年專項科研基金資助項目,1990-1992,已完成;

2.中國當代文學思潮與流派研究,橫向,人文社會科學企事業單位委託項目,已完成;

3.自學考試制度與素質教育關係研究,甘肅省教育廳,已完成;

4.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文學傳播與影響研究,橫向,西安交通大學,已完成;

5.當代西北地域作家群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4BZW049,2004.5-2006.12,已完成,鑑定等級(良好)證書號:20080404;

6.世紀之交的甘肅文學研究,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2005.9-2006.9,已完成;

7.當代陝西作家的文學接受與史學評價現象研究,陝西省社科基金項目,08K001,2008.9-2009.6,已完成;

8.中國西部文化與文學藝術研究,蘭州大學"985"工程重點項目,2003-2006,已完成;

9.中國西部小說的歷史形態與精神重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2009-2011,09FZW013,已完成;

10.參與項目:教育部"馬工程"首批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教材《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 批准號:09JZDMG001;

11.延安文藝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2011年10月開始(11&ZD113),在研,70萬;2015年12月,滾動資助80萬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