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誰的故鄉誰的愁(陸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誰的故鄉誰的愁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誰的故鄉誰的愁》中國當代作家陸燁的散文。

作品欣賞

誰的故鄉誰的愁

春節返鄉,已成了一種值得研究的社會現象。上海大學的博士研究生王磊光長篇累牘的,春節返鄉筆記,「看滄海桑田,看人情冷暖」在微信中甫一出現,便引起許多人的共鳴與關注。而我,就是那個相當地與他「心有戚戚焉」者。

文字很長,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段: 「『有故鄉的人回到故鄉,沒有故鄉的人走向遠方』我很慶幸我有故鄉,可以隨時回去,尤其可以回家鄉過年。因為我的根在那裡,我的親人在那裡,我的生活經驗和記憶在那裡」。

與王磊光先生一樣,我一直有很深的故土情結。因此即便在上海已經學習、生活了整整21個年頭,雖然衣食住行各方面從模式上都已經被動地印上了「上海」的烙印,即使在社會活動的參與方面已經是代表了這一方人民,但骨子深處,這個寄居的城市在意識里依然是他鄉。靈魂深處,四方院、青磚房、麥田青青、溪水環繞、牛羊成群,才代表了故鄉的風姿,也是皈依的精神之鄉。

每年的春節返鄉,有親情滋潤的需求,有探望父母的義務,更像是一種思想與魂靈的回歸,連兒子也似乎慢慢被我浸染。春節前的返鄉有個反覆,因為對某人的歉意,在定下歸期後短暫猶豫着是否留下過年。和兒子說起,他很愕然:為什麼不回啊?不是說回去看姥姥姥爺嗎?

和兒子對我的短暫猶豫很不解一樣,我對兒子嚮往回我的家鄉,也大大吃了一驚。對於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二代移民,兒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自認他是「上海人」,當然這個稱呼,不論是從戶籍的註冊還是身份證的編碼上,都是名至實歸的。因此在我不斷給他灌輸關於祖籍和故鄉的觀念時,我曾經很不確定他是否理解這些複雜稱謂背後蘊含的情愫。記得兒子幼兒園的時候,大姐接他回家,路上遇到乞討的小孩,天真爛漫的他竟很不屑地呼那個乞丐「外地人」。大姐回家與我說起的時候,我感到又好氣又好笑。生氣的是,純淨可愛的孩子竟然這麼缺乏對弱小的同情,好笑的是,他究竟是從何處沾染了一部分阿拉的通病:自認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呢?或許就是那件事情之後,我開始向他灌輸了祖籍與故鄉的概念,教他尊重與同情弱小,讓他知道人人生而平等。讓我欣慰的是,如今的兒子絕對是一個善良敦厚的好孩子,甚至是善良的過了頭。有次乘地鐵,遇到一位帶孩子乞討的女人,他把口袋裡一張五十元錢給了人家,那可是我給他一周吃早飯的錢。回家告訴我時,還連連嘆息,乞討的女人身無分文,連回家的盤纏也沒。

[1]

作者簡介

陸燁,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