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言語路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言語路絶漢語成語,拼音是 yán yǔ lù jué,意思是猶言言語道斷;指不能通過交談、談判的方法解決問題。 出自《高僧傳·義解六·僧肇》。[1]

[]

成語出處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義解六·僧肇》:「《論》曰:『湼槃非有,亦復非無,言語路絕,心行處滅。』」參見「言語道斷」。

釋慧皎大師(497─554),俗姓陳,會稽上虞(今屬浙江)人,南朝梁代高僧、佛教史學家。 慧皎學涉內外,博通經律,常掛單會稽嘉祥寺,每年春夏宏宣佛法,秋冬專事著述,撰《涅槃經義疏》《梵網經疏》、闡揚涅槃學說。 鑑於當時佛教盛行,出家人甚眾,不少「名僧」徒具虛名,而梁僧寶昌所作《名僧傳》取捨失當,為矯正時弊,遂「博諮故老,廣訪先達」,收檢史料,於梁天監十八年(519)編撰《高僧傳》凡十四卷,分譯經、義解、神異等十科,記載自東漢明帝至梁代高僧257人,附見200餘人。 書成,通行於世,內容精深,義理明確,條理清晰,文采斐然,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第一部系統的僧傳及後世研究古代哲學、文學、歷史之重要著作。其所創傳記體例,為後世歷代僧傳所仿效。圓寂後墓在廬山禪閣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