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西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是我校跨學科、跨專業、多門類的,以工為主,融理、工、管為一體的綜合性學院。
學科設置
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系、軟件工程系、網絡工程系、自動化系、電子商務系、教育技術系、信息管理系、教師教育系、計算機基礎系、實驗教學中心、人工智能[1]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等12個二級單位,有「智能計算與複雜網絡」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軟件工程一級學科、教育技術學、情報學和圖書館學碩士學位授予權點,有計算機技術、軟件工程、現代教育技術三個專業碩士領域;省部級重點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省部級工程中心—重慶市智能儀表及控制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智能軟件和軟件工程,重慶市計算機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院重點支持的科研方向有:自治Agent與多Agent系統(AAMAS)及其邏輯基礎、智能系統與控制、數字媒體信息處理、網絡與網格技術、軟件理論與工程、數據與信息資源管理。教學、科研、資料室、實驗室用房17000餘平方米,教學實驗設備固定資產總價值達2700萬元以上。
人才培養
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212人;教學科研人員150人,其中正高26人,副高87人,博士51人,碩士111人,博導4人,有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後備人選8人,重慶市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3人為重慶市「322重點人才工程」人選。
2009——2011年期間,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973課題、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級項目40項、其他項目120項,三年內共獲得科研經費2370餘萬元;獲得專利6項;國家標準制定立項和修訂61項,批准發布21項;獲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研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發表科研論文約397篇,被SCI、EI、ISTP收錄的論文230篇。
科研平台
學院為培養各類人才搭建了良好的科學研究與科技創新平台,形成了教學與科研並重的良好氛圍。與中國科學院計算研究所、德國西門子公司等單位合作建立了「西南大學語義網格實驗室」、「商務智能實驗室」、「數字媒體實驗室」、「西南大學--西門子先進控制技術實驗室」。
學院加強產學研結合,現有重慶市智能軟件研發中心、重慶信安網絡安全等級測評有限公司、重慶市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等機構、西南大學農村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了重慶市軟件人才培訓基地、重慶市信息技術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
學院學者影響力日益增強,擔任的重要學術、社會職務包括:AAMAS、PRICAI、PAKDD等多個國際學術會議程序委員會委員;《軟件學報》編委及AI, IEEE TKDE, IEEE IS 等國際刊物審稿人;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CCF理事、CCF YOCSEF AC委員、全國高等師範計算機研究會秘書長、數字醫療設備與系統標準工作委委員會秘書長、 YOCSEF重慶主席、重慶市農村信息化首席專家、重慶市信息技術標準化委員會秘書長、重慶市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重慶市計算機安全學會理事長、重慶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科技青年聯合會常務理事、重慶市計算機安全學會常務理事等。
視頻
西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人工智能是什麼?人工智能的概念簡介 ,搜狐,2018-08-01
- ↑ 解讀「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科技部,2007-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