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田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莆田縣隸屬於福建省莆田市,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陸域總面積1839.54平方千米,縣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截至2000年,莆田縣總人口為142.85萬人。
莆田縣自唐武德五年(622年)正式置縣,唐代先後屬豐州、武榮州、清源郡(治所均在泉州),宋代先屬清源郡、平海軍;置興化軍後至清末,一直是興化軍、州、路、府的屬縣;民國初期,撤銷興化府後,先後屬南路道、廈門道、興泉省、第四行政督察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晉江專區、閩侯專區、莆田地區、莆田市。 截至2002年初,莆田縣轄23鎮、3鄉。2002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莆田縣,設立荔城區、秀嶼區,將原莆田縣的常太、華亭、靈川、東海4個鎮劃歸城廂區管轄,原莆田縣的江口、梧塘、萩蘆、白沙、新縣、莊邊6個鎮和大洋鄉劃歸涵江區管轄。
1990年,莆田縣地區生產總值34.79億元,財政收入8779萬元,縣財政上解1887.9萬元。[1]
目錄
歷史沿革
約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在此活動。
莆田在西周時期及其之前(前771年及其之前)屬七閩之地。戰國中期,為閩越領地。秦時屬閩中郡。
西漢高祖五年(前198年),承認勾踐後裔無諸為閩越王,繼續領閩中地,莆田為其屬地。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莆田地屬東越。
東漢獻帝建安初年(196年),在在冶縣南部都尉下設侯官、南平、漢興、建安、建平五縣,莆田地屬侯官縣。
三國時期,莆田屬吳國。景帝永安三年(260年),撤南部都尉改置建安郡,郡治在建安(今建甌縣),領東安、昭武、侯官等九縣,莆田地屬建安郡侯官縣。
西晉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為建安、晉安二郡。莆田地屬晉安郡侯官縣。
南朝,宋至齊(420~501年),莆田地屬晉安郡晉安縣。
梁天監元年(510年),析晉安郡置梁安郡,莆田地屬梁安郡。普通六年(525年),揚州分出五郡,設東揚州,莆田地屬東揚州梁安郡。
陳永定元年(557年),升晉安郡為閩州(州治在今福州),領晉安、建安、南安三郡。莆田地屬閩州南安郡。光大元年(567年),改閩州為豐州(州治仍在今閩侯),莆田地屬豐州南安郡,不久郡廢。
南朝陳光大二年(568年),析南安郡東部地置莆田縣,縣治在延陵里。
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改豐州為泉州(州治仍在今閩侯),復置莆田縣屬之。大業十二年(616年),陳邁領泉南兵馬鎮莆田,陳自任莆田縣令。
唐武德五年(622年),平定閩中地,析南安縣另置豐州(今南安),復置莆田縣,屬豐州,不久豐州廢並回泉州。聖歷二年(699年),復置並改豐州為武榮州(州治在今南安),析莆田西部地置清源縣(後改名仙遊縣),莆田、清源兩縣同屬武榮州。昭宗景福二年(893年)王潮、王審知兄弟攻占福州,並逐漸據有福建全地,王潮被授職為福建觀察使,莆田縣屬之。
閩國開平元年(909年),王審知受封為閩王。王審知,提倡節儉,減輕賦役,以保境息民為立國方針,獎勵通商。莆田縣屬之。天成元年十月(927年),王審知長子王延翰稱大閩國王。莆田縣屬之。龍啟元年(933年),王審知次子延鈞在福州稱帝,國號閩,莆田縣屬之。
五代閩永隆五年(943年),延鈞弟延政在建州稱帝,國號殷,莆田縣為其所屬。
後漢乾佑二年(949年),南唐改泉州稱清源軍,莆田縣屬清源軍。
宋乾德二年(964年),改清源軍為平海軍,任陳洪進為平海軍節度使,莆田縣隸平海軍。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太宗趙光義詔即游洋鎮(興泰、福興、潯陽、興建四里)加以百丈鎮(崇仁、安仁二里)共六里,及析泉州莆田縣紫仁、廣業二里,仙遊縣來蘇里,福州永福縣永泰東、西二里,與福清縣清源東、中、西三里總一十四里,置興化縣及太平軍(縣級),縣治在興泰里。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太宗詔升太平軍為興化軍(同下州),興化縣為附郭,與泉州分置,始正體統,齊於列郡。並析泉州莆田縣、仙遊縣及德化縣九座山區(西苑鄉)歸興化軍管轄。詔析莆田縣唐安鄉光賢里、蘇田裡、安香里歸福清縣文秀鄉(萬安鄉),作為福清縣劃出長樂西鄉清源東、中、西三里歸興化縣長樂鄉的補償。嘉佑年,福清縣界自蒜嶺南移至龍津渡。太平興國八年(983年),興化軍治自興化縣興泰里遷往莆田縣延陵里(荔城鎮古譙樓一帶)。首任興化知軍兼領興化知縣段鵬以游洋古邑轉輸不便,請移軍治於莆田縣城。莆田縣為附郭,興化縣為支邑。景炎二年(1277年),興化軍城失而復得,端宗詔改興化軍為興安州,莆田縣隸屬興安州。次年改興安州為興化路。莆田縣隸屬興化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興化路隸福建行中書省,莆田縣隸屬仍舊。莆田城區及其附郭劃四廂為錄事司,與縣分治。至正二十年(1360年),置興化路分省,簡稱興化路分省,莆田縣屬之。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興化路置興化府,隸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廢錄事司,以四廂併入莆田縣、並置興化衛、平海衛。正統十三年(1448年),撤銷興化縣,以武化、長樂二鄉的六個里並為廣業里,劃歸莆田縣。
清朝,莆田縣隸屬興泉道和興泉永道,清代朝廷《聖祖實錄》卷三十三、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十:康熙九年(1670年)復置興泉道,轄興化府、泉州府,道治駐興化府,道台先在莆田,後遷泉州,再遷廈門。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衙門移駐廈門。雍正十二年,增劃永春直隸州歸興泉道,並改稱興泉永道。統轄興化府(今莆田、仙遊一市二縣)、泉州府(今安溪、石獅、晉江、南安、安溪、惠安、同安)以及永春州(今永春、德化、大田3個縣)兩府一州的軍政要務。管轄興化府(莆田),泉州府和永春州(永春,德化,大田)。
民國二年(1913年),撤銷府建制,福建設省、道、縣三級地方政權。全省劃分為東路、西路、南路、北路四道,莆田縣屬南路道。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東、西、南、北四道分別改為閩海、汀漳、廈門、建安四道,莆田縣隸屬廈門道。民國十五年(1926年),廢道,莆田縣直屬福建省政府管轄。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1月23日,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劃福建為閩海、閩上、泉海、龍漳四省和福州特別市。旋改四省稱為閩海、延建、興泉、龍汀四省,莆田縣隸興泉省。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月,十九路軍"閩變"失敗,國民政府恢復統治。劃福建省為10個行政督察區,7月,省以下實行行政督察專員制度,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為省政府的輔助機關。福建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莆田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1949年10月,福建省劃分為8個專區及省轄福州市,莆田縣隸屬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和晉江地區專員公署。
1955年12月,莆田縣人民政府改稱莆田縣人民委員會,仍隸屬晉江專署。
1967年6月30日,晉江專署改為晉江專區,莆田縣屬其管轄。
1970年2月,莆田縣由晉江專區劃入閩侯專區;同時閩侯專區革委會遷入莆田縣城廂,改為莆田專區。
1971年7月,莆田專區改為莆田地區,莆田縣屬其管轄。
1983年9月9日,撤銷莆田地區,設立地級莆田市,莆田縣屬其管轄;同時析城廂、涵江2鎮設城廂區和涵江區。
2002年2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同意福建省調整莆田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決定:一、同意撤銷莆田縣。將原莆田縣的常太、華亭、靈川、東海4個鎮劃歸莆田市城廂區管轄,原莆田縣的江口、梧塘、萩蘆、白沙、新縣、莊邊6個鎮和大洋鄉劃歸莆田市涵江區管轄。二、設立莆田市荔城區,將城廂區荔城街道的文獻、鳳山、長壽、英龍、梅峰5個居委會,城南鄉的鎮海、闊口、新溪、步雲、埭里、古山6個村,城郊鄉的長豐、七步、濠浦、南郊、莘郊、荔浦、陡門、張鎮、西洙、東陽、拱辰、暢林12個村,以及原莆田縣的西天尾、新度、黃石、北高4個鎮劃歸荔城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縣巷。三、設立莆田市秀嶼區,將原莆田縣的笏石、東莊、忠門、東埔、湄洲、東嶠、埭頭、平海、南日9個鎮和山亭、月塘2個鄉劃歸秀嶼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笏石鎮。[2]
區劃沿革
莆田建縣到唐末,境內行政區劃無考。
宋嘉佑八年至宋末(1063~1279年),莆田縣設6個鄉,下轄34個裡。
元代,以路治所在地城區及近郊劃為四廂,置錄事司,與縣分治。
明代,廢錄事司,四廂地歸莆田縣管轄,改宋代的6個鄉為7個區,把保豐里、豐成里併入常泰里,里下設圖。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莆田縣劃為7區、31里、294圖。
永樂元年(1403年),莆田縣縮減2里89圖,計領7區、29里、205圖。
正統十三年(1448年),撤興化縣,以其東部武化鄉的崇仁里、安仁里和長樂鄉的清源東里、中里、西里併入廣業里,劃歸莆田縣,附於7區。
弘治時期(1488~1505年),莆田縣劃分為7區、30里、205圖。
民國二年(1913年),莆田縣劃分為城廂、涵江、黃石、江口、華亭、常泰、廣業、笏石、忠門、平海10個區。
民國七年(1918年),析華亭區增設岩頭區(今靈川鎮),共為11個區。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莆田縣劃為8區、15鎮、271鄉、1123附鄉。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國民政府公布《縣自治法》,規定縣、鄉鎮、閭鄰3級建制,以10戶為鄰、10鄰為閭、10閭以上為鄉鎮。縣治所在地劃為若干區,區與鄉鎮同級。同年5月,實行保甲制度。以10~15戶為甲,10~15甲為保,10保以上為鄉鎮聯保。鄉鎮聯保設聯保主任,辦公機關稱保長聯合辦公處。莆田縣編為90聯保,轄900餘保。聯保屬鎮或區管轄,鎮、區屬縣管轄。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8月,根據福建省政府公布《福建各縣各區設署辦法施行細則》,區公所改稱區署,莆田縣共設4個區署,其等級為:第一區(乙級),第二區(乙級),第三區(丙級),第四區(丙級)。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月,莆田縣行政區劃分為6區,87鄉鎮聯保,共824保。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9月,國民政府頒發《縣各級組織綱要》。實施新縣制,聯保名稱撤銷,復稱鄉鎮,整編保甲,莆田縣設6區、4鎮、45鄉、540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省劃南日島歸莆田縣,設第七區,轄東山、西山二鄉。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根據省政府《福建省縣政府分區設署實施辦法》,莆田縣設4個區署和五個縣政府直轄鄉鎮。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0月,撤銷區建制,莆田縣所轄鄉鎮進行調整,設2鎮、30鄉、394保。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析埭頭鎮為埭頭、武盛2鄉。莆田縣計設21個鄉鎮、轄386保、5716甲。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根據省政府《福建省各縣設置區署辦法》和《福建省各縣政府區署組織規程》,縣政府在新縣、前下(今東嶠鎮)兩地設區署。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21日,莆田解放,建立縣人民政府。為了穩定社會秩序,完成支援前線等任務暫時保持原有的保甲組織。9月,莆田縣劃為13個區,395個保。
1950年10月,廢除保甲組織,莆田縣重新劃分為2鎮、16區,下轄378鄉(街)。
1952年8月,莆田縣土地改革完成後,行政區劃調整為24區,21街、369鄉。
1954年7月,莆田縣仍分為24個區,但部分地區行政區劃變動,原轄390鄉(街)並為350鄉(街)。
1955年5月,縣轄鄉(街)又經調整,增為378個。同年10月,又從第二十二區劃出平海鄉成立平海鎮。計為24區、1鎮、378鄉(街)。
1956年6月,為適應農業生產合作化需要,莆田縣重新調整為3個鎮(下轄7街)、11個區(下轄151個鄉)。
1957年12月,撤區建鄉,莆田縣劃為3鎮,轄17個街、48鄉,轄495個高級農(漁)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10月,建立人民公社,撤銷鄉(鎮)組織,實行政社合一,莆田縣劃為12個人民公社,下轄383個生產大隊,公社下分片設立管理區。
1961年6月,又調整行政區劃,縣下設區,形成縣、區、公社、生產大隊四級管理體制。莆田縣劃為12個區公所,下轄102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669個生產大隊。
1980年12月,撤銷各級革命委員會和革命領導小組,恢復城廂、涵江2個鎮人民政府和24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3年,撤銷莆田地區、設立莆田市。莆田縣劃出城廂鎮、城郊公社,建立城廂區,劃出涵江鎮、涵江公社建立涵江區,2區直屬莆田市管轄。
1984年10月,實行政社分開體制,建立鄉(鎮)人民政府,實行縣、鄉(鎮)、村(街)三級建制。24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為鄉人民政府,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同年11月,黃石、笏石改為鎮建制。
1985年5月,江口、梧塘、華亭3鄉改為鎮建制。
1986年12月,西天尾、埭頭2鄉改為鎮建制。
1988年10月,白沙、靈川、忠門3鄉改為鎮建制,東莊鄉改為秀嶼鎮。
1990年12月,莆田縣下轄11鎮、11鄉、13居委會、488村委會。
區劃詳情
截至2002年初莆田縣撤銷前,莆田縣下轄23個鎮、3個鄉:常太鎮、華亭鎮、靈川鎮、東海鎮、江口鎮、梧塘鎮、萩蘆鎮、白沙鎮、新縣鎮、莊邊鎮、西天尾鎮、新度鎮、黃石鎮、北高鎮、笏石鎮、東莊鎮、忠門鎮、東埔鎮、湄洲鎮、東嶠鎮、埭頭鎮、平海鎮、南日鎮、大洋鄉、山亭鄉、月塘鄉。[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莆田縣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介於東經118°49′~119°39′,北緯24°59′~25°46′之間,東南瀕海,北連永泰縣,東北與福清市毗鄰,西與仙遊縣接壤,全縣陸域總面積1839.54平方千米。
地層
莆田縣處於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的東部沉降帶,地層多由火成岩構成,其中花崗岩、流紋岩分布較為普遍。沿海丘陵至平原周圍都屬於花崗岩侵入地帶,即從埭頭、笏石、黃石至壺公山南之東汾、靈川和木蘭溪畔的華亭、瀨溪,更向東北延至西天尾、梧塘一帶。中部至北部山區,屬於火山岩地帶。
地質構造
莆田縣位於長樂-南澳斷裂帶與漳平-仙遊東西向構造的交匯處,是亞歐板塊東南部大陸邊緣的一個組成部分,大地構造單元西北部屬閩東燕山斷坳帶的福鼎雲霄斷陷帶,東部沿海屬閩東南沿海變質帶,按地質力學觀點屬於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早期形成漳平-仙遊東西向斷裂帶橫貫莆田中部,抵達湄洲灣頂。
地形地貌
莆田縣背依戴雲山脈,面對台灣海峽,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呈階梯狀下降。北部和西部山嶺縱橫,層巒疊嶂,向東南延伸。東部的中間地帶為平原,再連低丘順展到海。東南丘陵突出海外,且開口形成許多半島,平原和港灣。以"區內地貌類型組合的相似性和區間地貌類型組合的差異性"為原則並以地貌形態類型的分布界線為主要依據,並考慮農業生產特徵等,境內可劃分為山區、平原、沿海三個地貌區。
氣候
莆田縣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終年溫和,四季長青,霜期極短,冰雪罕見,濕潤多雨。
春季(3~5月),為冬季風向夏季風過渡的季節。冷暖氣流交綏,天氣反覆無常。暮春,夏季風勢力大增,與北方冷空氣交綏,加上地形影響,常造成連綿的大面積降雨,雨量稍大,為梅雨階段。
夏季(6~8月),盛行偏南氣流,天氣多晴,溫高濕大,日照充足,局部地區,特別是內山區,午後常出現熱雷雨,並伴短暫大風。時有熱帶氣旋影響,當強颱風正面襲擊莆田時,狂風暴雨俱來,常造成風災和洪澇,並引發風暴潮。無熱帶氣旋影響時,正值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常出現晴朗乾熱天氣,沿海出現夏旱。
秋季(9~11月)是夏季風向冬季風轉換的過渡期,冷空氣影響日見增強,風速較大,降水顯著減少,天高雲淡,日照較多,氣溫適中。
冬季(12月~2月),由於受到內陸來的寒燥氣流的影響,盛行東北風,天氣穩定,氣溫低,雨水少,濕度小。每當冷空氣南下時,常出現陰雨天氣,雨量不大,沿海伴有大風。當寒潮侵襲時,可引起劇烈降溫,內陸山區往往出現霜凍和降雪天氣。
日照
莆田縣境內平均年太陽輻射量達109.10千卡/平方厘米,7月份最多,達13.81千卡/平方厘米,2月份最少,5.95千卡/平方厘米左右,年日照時數平均為1995.9小時,年均日照率45%。
氣溫
莆田縣終年氣溫適中,各地年平均氣溫在16~22℃。中部平原地區,年平均氣溫>20℃;東南沿海地區,受海洋調節,年平均氣溫略低於中部平原地區,各地約在≤20℃。北部和西北部內陸山區,由於地勢較高,離海稍遠,年平均氣溫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年平均氣溫在16~19℃。境內無霜期長,且由西北內陸向東南沿海遞增,沿海前沁從未出現過霜,城關年平均無霜期348天,沿海地區和中部平原無霜期一般年份340~350天;西部、北部山區一般年無霜期300~330天。
災害性天氣
莆田縣各地災害性天氣種類繁多,主要有:暴雨、洪澇、乾旱、寒害、颱風、大風、龍捲風、冰雹和雷擊等。
水文
河流
莆田縣內河流屬山地性河流,受地形和氣候影響,其主要特點是:水量豐富,水位季節變化大,流程短,多獨流入海,上下遊河床坡度差別大,上游水流急,下游受海潮頂托影響。流域總面積1975平方千米。流域面積在50~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5條;100~5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2條,500~2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2條。主要的河流有木蘭溪、延壽溪、萩蘆溪。河流都順西北向東南傾斜的地勢,自西向東流入海中,但其上游支流則各以地勢趨向,多南北流或由西南向東北或自西北向東南流。
潮汐
莆田縣倚山臨海,海潮屬於來複流潮型(或稱半日潮型),每晝夜有二次高潮和低潮。年高潮位出現於農曆八月或九月(俗稱八月灶公水,九月翻江水)。月高潮有二次,出現於每月初三和十八日(俗稱初三前,十八後)。1957年9月24日24時,江口海潮水位高達羅零7.2米,至25日12時,水位高至羅零7.8米,超過警戒水位羅零6.5米,比同年8月最高水位6.49米,增加1.31米,較1956年同期最高水位7.25米,增加5.5分米,為1990年前最高紀錄。
土壤
根據第二次全縣土壤普查(1979年9月至1981年6月),莆田縣土壤類型分為8個土類,20個亞類,40個土屬,47個土種。其中,自然土壤分為9個亞類,20個土屬,耕作土壤分為10個亞類,20個土屬,47個土種。
莆田縣共8個土壤類型:磚紅壤性紅壤,紅壤,黃壤,紫色土,沖積土,濱海風沙土,鹽土,水稻土。
自然資源
地表水
根據1980年農業區劃,對莆田縣地表水資源進行調查,莆田全縣地表水枯水年為9.2億立方米,平水年為15.8億立方米,豐水年為25億立方米。每平方千米產水量,枯水年47萬立方米,平水年80萬立方米,豐水年127萬立方米。每人平均占有地表水資源1100立方米。如果加上仙遊縣流到莆田縣的剩餘水量5億多立方米(枯水年),則每人平均占有地表水資源1700立方米,低於全國和全省的平均數。
地下水
莆田縣地下水資源補給量每年1.78億立方米,調節量每年為1.28億立方米,儲存量為1.19億立方米,可開採量每年為0.21億立方米。南日、埭頭地下水均由降雨下滲補給,年補給內陸山區20~30萬立方米/平方千米,而沿海低丘平原只有9~15萬立方米/平方千米,島嶼更少。莆田全縣均屬貧水區。北部地表水豐富,不需開發地下水,東南沿海突出部及海島缺水區,地下水貧乏,每年可開採量約0.1億立方米,有部分地區純屬粘土淤泥而無含水砂層,或處於分水嶺,難以開採利用。
土地資源
土地類型
莆田縣的土地類型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灘涂。山區以低山為主,次為中山,丘陵和山間谷盆;平原區以平原為主,次為台地;沿海以台地為主,次為丘陵、灘涂等。
耕地面積
1949年,莆田縣耕地面積74.77萬畝,人均(按總人口)占地面積1.08畝。
1956年,莆田縣耕地面積76.72萬畝,比1949年增加1.95萬畝,人均占地面積0.89畝。
1959年,莆田縣耕地面積65.63萬畝,人均占地面積0.72畝。
1978年,莆田縣耕地面積65.6萬畝,人均占地面積0.46畝,比福建省人均0.77畝,少0.31畝。
1983年,莆田縣耕地面積65.15萬畝,人均占地面積0.424畝。
1985年,莆田縣耕地面積56.23萬畝,人均占地面積0.429畝。
1990年,莆田縣耕地面積54.72萬畝,人均占地面積0.364畝。
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據不完全調查,莆田縣維管束植物至少在1800種以上,隸屬190多科,800多屬,其中:木本植物700多種,隸屬90多科,290多屬。木本植物中,裸子植物主要樹種35種,隸屬9科,21屬;被子植物,主要樹種有221種,隸屬57科,117屬。
常綠闊葉喬木:常見樹種有栲屬、青崗櫟屬、櫟屬、木荷屬、闊楠屬、樟屬、冬青屬、杜英屬、榕屬、橄欖屬、柚屬、桔屬、柑屬、荔枝屬、龍眼屬,枇杷屬、相思樹屬、木麻黃屬等。
落葉闊葉喬木:常見樹種有楓樹屬、栗屬、柿屬、烏桕屬、合歡屬、楝屬、柳屬、油柚屬、朴樹屬、槭樹屬、椴屬等。
針葉:常見樹種有杉屬、松屬、柏屬、建柏屬、柳杉屬等。
竹類:常見有毛竹、簍竹、刺竹、青皮竹等。
灌木:常見有山胡椒屬、石楠屬、烏飯屬、木屬、桃金娘屬、杜屬、黃端木屬、黃檀屬、山茶屬、山油麻屬、胡枝子屬、野茉、紫金牛屬、山礬屬、紫珠屬、金櫻屬、英屬、柃木屬、鼠李屬、衛茅屬、野桐屬、山毛櫸屬、木槿屬、饅頭果屬、鹽膚木屬等。
藤本攀緣植物:有葡萄屬、鐵線蓮屬、木通屬、五味子屬、薔薇屬、懸鈎子屬、清風藤屬、爬山虎屬、菝葜屬等。
草本植物:有禾本科、菊科、莎草科、百合科、報春花科、蓼科、十字花科、豆科、堇菜科等。
動物資源
獸類:有虎、野豬、豪豬、山麂、狼、豺、山羊、水獺、松鼠、田鼠、竹鼬、家鼠、鼴鼠、穿山甲、狐、豹、狸、雪兔、山貓、獐、山狗、刺蝟、黃鼬。其中:穿山甲、水獺、豹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雪兔、山羊屬三級保護動物。
鳥類:有畫眉、麻雀、伯勞、啄木鳥、竹雞、白頭翁、鷓鴣、相思鳥、布穀鳥、八哥、百舌、貓頭鷹、錦雞、黃鶯、喜鵲、斑鳩、鴿、鷹、老鷂、燕、長白頸長尾雉、杜鵑、斑雞、雉、歐、海鷗、鵪鶉、鴝鵒、啄木鳥、郭公鳥、野雞、野鴨、田雞、白鷺、釣魚翁、水鳧、鸕鶿、烏鴉、雁等,其中長頸長尾雉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昆蟲類:有木毒蛾、鳥棲毒蛾、松尖青蛾、松球果螟、油茶毒蛾、側柏毒蛾、舞毒蛾、蘋果枯葉蛾、癩皮蛾、大螟、小地老虎、油桐袋蛾、油桐尺蠖、潛葉蛾、竹斑蛾、油茶蚊梗蟲、金龜子、蝴蝶、油茶天牛、竹虎天牛、星天牛、桑天牛、竹筍象、樟葉蜂、荔枝蝽象、油茶盾蝽、吹綿蚧、長白蚧、蟬、竹蝗、螻蛄、木蝱、蝱、跳蚤、蠹魚、蟑螂、蟋蟀、蟻、蚊、螢、蠅、蒼蠅、白蟻、蜜蜂、蜻蜓等。
兩棲爬行類:有龜、鱉、蛙、水雞、青蛙、牛蛙、癩蛤蟆、蛇、蜈蚣、蚯蚓、壁虎、蝙蝠、蜘蛛等。
魚類和水生哺乳類:有擬北鬚鯨、中華白海豚、黃魚、帶魚、馬鮫、鯷鰮、鯷鮕、三角魚、石斑魚、鰵魚、鰣魚、子魚、鮟魚、比目魚、鯧魚、鯊魚、丁香魚、銀魚、鳳尾魚、青鱗、赤棕、鰻魚、鰱魚、鱅魚、鯽魚、鯉魚、河豚、泥鰍、蝦、龍蝦、毛蝦、蝦米等。其中擬北鬚鯨和中華白海豚是湄洲灣現存的福建特有、世界珍稀的鯨類資源。
貝殼類:有蟶、蜆、狀元蜆(桃花蜆)、烏蜆、牡蠣、蚶、蚌、扇貝、蛤、花螺、梭尾螺、油螺、麥螺、塔螺、海螺、石砝、田螺、蟹、蠘、鱟等。
軟體類:有墨魚、魷魚、章魚、鎖管、土婆、蛇、水蛭。
礦產資源
莆田縣的礦產資源有鐵砂、赤鐵礦、磁鐵礦、鏡鐵礦、褐鐵礦、黃鐵礦、黃銅礦、錳礦、鎢礦、鈾礦、鉛鋅礦、銀礦、鉬礦、花崗岩、高嶺土、石英砂、硅線石和蛇紋石等。
人口
宋代只記載興化軍戶口,莆田縣人口沒有單列。
元代,只記載興化路戶口,莆田縣人口沒有單列。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莆田縣有51151戶;景泰三年(1452年),莆田縣有36009戶,182419人;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莆田縣有25851戶,147316人。
清道光九年(1829年),莆田縣有84263戶,394997人。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莆田縣有91934戶,663870人。
1953年全國第一次人口普查,莆田縣總人口771158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莆田縣總人口1021461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莆田縣總人口1509751人;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莆田縣總人口1438040人。
截至2000年,莆田縣總人口為142.85萬人。
經濟
綜述
1990年,莆田縣地區生產總值34.79億元,財政收入8779萬元,縣財政上解1887.9萬元。
財稅收入
民國以前,莆田縣財政實行統收統支的中央集權制,縣財政開支由中央核定,坐扣部分稅收留用。稅種、稅率由中央統一制定,稅收以田賦為主,還有鹽稅、酒稅、商稅、關稅等等。清代後期,允許地方自辟財源,縣內各項捐稅、攤派不斷增加。
民國初期,莆田縣劃分國家稅和地方稅,主要財源仍由中央控制,縣無獨立預算,縣財政經費靠省供給。民國五年(1916年)後,軍閥割據,駐軍把持稅收,擴充勢力,籌集軍餉,隨意收捐派公債。財政收入有田賦、鹽稅、關稅、厘金和雜稅,財政支出有政費、保安警察費、教育費和公益費等。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立縣財務委員會,並試辦年度預算。民國三十年(1941年)6月後,莆田縣作為獨立的"自治財政",一切收支自理。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取消縣自治財政,調整國稅、縣稅收入範圍和分成比例。
建國後,莆田縣廢止地方性的一切苛捐雜稅,執行"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政策,整頓財政,減輕人民負擔,同時努力促產增收,迅速發展國民經濟,1953年,開始獨立的一級預算,財政收入以企業收入、工商稅收入和農業稅收入為主,財政支出以文教科衛、行政管理、農林水事業、支援農業、撫恤救濟等費用為主。至1990年,預算內總收入94469.76萬元,各項稅收81019.5萬元(工商稅收68326.5萬元,農業稅收12693.03萬元),占總收入的85.76%。預算內總支出78077.5萬元,其中文教科衛費用36270.24萬元、占46.45%,行政管理費用10576.59萬元,占13.55%,農林水事業費用7143.38萬元、占9.15%,支援農業費用3995.11萬元、占15.12%,撫恤救濟費用4653.42萬元,占5.96%。
第一產業
農業
1990年,莆田縣農業總產值35215萬元,比1949年增長322.49%;耕地複種指數為258%,比1949年增長101%;早稻畝產416公斤,比1949年增長197.14%;晚稻畝產348.5公斤,比1949年增長231.9%;甘薯畝產313.5公斤,比1949年增長109%;小麥畝產178.5公斤,比1949年增長257%;甘蔗畝產4543.5公斤,比1949年增長46.45%;水果總產量1.239萬噸,比1949年增長53.56%。
畜牧業
1990年,莆田縣畜牧業年產值9032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5.06%;年出欄肉豬316356頭,肉羊71332頭,肉禽2001628隻,肉兔11192隻,肉牛50頭及肉用馬、驢、騾5頭。年總產肉類31184噸,鮮蛋11692.15噸,鮮奶4347.2噸。並建成畜禽"三苗"(豬苗、禽苗、奶牛苗)基地。年產瘦肉型雜種豬苗70多萬頭,其中30多萬頭銷往閩南、閩東、福州等地區及廣東省一些市、縣,地方良種禽苗8100多萬羽,80%遠銷兩廣、兩湖、海南、江西、四川、雲貴、新疆及內蒙等十多個省(市、區)。雜種奶牛苗1000多頭,其中一半銷往省內外。
漁業
1990年,莆田縣海水養殖面積95950畝,年產量38683噸,淡水養殖面積31457畝,年產量4426噸,是年,莆田縣水產品總產量67957噸。莆田縣已初步形成捕撈、養殖齊頭並進,名、優、特養殖品種一起上,產、供、銷一條龍的漁業生產格局。
第二產業
1990年,莆田縣工業產值89160.9萬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42.11%,其中全民企業40037.7萬元,集體企業15281萬元,"三資"企業33842.2萬元,分別占工業總產值的44.9%,17.14%和37.96%。年出口產值44508.9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49.9%。主要產品產量:發電量5167.45萬千瓦時,合成氨15116噸、碳酸氫銨65385噸,日用玻璃3146噸,機製紙1143.68噸,原鹽106274.27噸,食糖26052.7噸,罐頭6442噸,啤酒25586.74噸,白酒2607.66噸,布鞋4410.24萬雙皮鞋254.58萬雙,服裝91.41萬件,摩托車蹄塊267.76萬片,自行車蹄塊53.1萬片,脫穀機2723台。優質品率為22.73%。
截至1990年,莆田縣有工業企業233家,其中國營企業42家,集體企業174家,"三資"工業企業15家,全民與集體,集體與私人合營企業各1家。
第三產業
商業貿易
1990年,莆田縣商業系統批發網點達42個,比1978年23個增長近一倍,批發總額8799萬元,比1978年2974萬元增加5825萬元,專業批發人員260多人。
1990年,莆田縣商業零售網點達7104處,從業人員10484人。其中國營商業網點僅239處,個體有證商販3894處,占全縣商業零售網點71.24%。全縣商品零售總額40068萬元。其中國營集體商業的零售總額25483萬元,占78.4%。
1990年,莆田縣共有"三資"企業82家,已投產40家,年工業產值33842.2萬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37.95%,出口創匯7210.6萬美元。與此同時,發揮人才的優勢,開展技術援外,組織勞務輸出,1979~1990年,全縣共派出援外人員403人。
金融業
莆田縣金融業發達,民國以前,各主要集鎮設有當鋪、錢莊。民國時期,全國性的金融分支機構(除中央銀行外),有省、縣地方銀行和私營銀行、僑批局、角票局等。建國後,銀行、信用合作社(簡稱信用社)遍布全縣各地。
貨幣流通始自唐初制錢,後有銀兩(明朝),銀元、銅元(清朝)。至民國,銀、銅元先後被紙幣所代替。民國時期,除國家和地方銀行外,先後有71家私營銀行、角票局發行紙幣。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1月,實行法幣政策,不再以銀元為本位貨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8月,"金圓券取代法幣。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7月"銀元兌換券"取代"金圓券",同月,民國幣制崩潰,商品交易以米和銀元作媒介。建國後,以人民幣為法定貨幣。
建國前,各金融機構的業務量很少,民間借貸普遍存在。建國後,金融活動的內容和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初期,主要是實行現金管理、吸收存款、建立金庫,靈活調撥資金,實現現金收支平衡;大力支持農業生產,支持國營貿易,同時扶持私營工商業。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重點是大力發展儲蓄和保險業務;支持國營和供銷合作商業;運用信貸槓桿,促進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大躍進"時期,金融管理有所放鬆,信貸失控。1961年起,執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切實加強銀行工作的集中統一,嚴格控制貨幣發行的決定》(即《銀行工作六條》),金融工作回到正確軌道。"文化大革命"期間,金融事業處於混亂狀態。1977年以後,整頓金融事業,改革金融體制,形成以人民銀行為領導,專業銀行為主體的多種金融機構並存和分工協作的金融體系。在信貸資金上,大力支持工、農業生產和鄉鎮企業,加強對"兩戶一體"(個體戶、專業戶、聯合體)的扶持,發展商品經濟。
交通運輸
綜述
西晉永嘉二年(308年)中州人大量入閩遷莆後,開闢了境內的道路,修建橋樑,經歷代人不斷的建造,縣際道路和鄉村通道縱橫交織。
民國初年,陸路貨運靠肩挑、畜馱,客運靠轎馬。民國十三年(1924年)第一條公路(笏石一前沁)修建,繼之福廈公路莆田段及其他5段公路的開築;民國十四年(1925年)第一部汽車的出現和一些私人汽車運輸企業的開辦,改變了莆田陸路交通運輸的落後狀態。抗日期間,為阻止日本侵略軍進犯,毀壞公路,使汽車運輸業停滯不前。抗戰勝利後雖有所恢復,卻進展緩慢。
莆田水路交通開發較早。宋代,海上運輸興盛,航線除達國內沿海各埠,還通印尼、朝鮮、日本、阿拉伯等國;木蘭溪及下游乾渠素為"內河運輸的動脈"。至建國後因陸路運輸不斷發展而被逐步所取代。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省令莆田縣在涵江黃霞村修建飛機場,占地面積數百畝。機場開建後,並未使用而廢。
建國後,人民政府致力於公路建設,大辦鄉村公路和山區公路。莆田縣公路里程數由建國初的45千米發展到1990年的753.75千米。境內國道福廈線橫貫東西,省道五秀線貫穿南北,與8條縣道、107條村道和三江口、秀嶼港構成一個錯綜交織的水陸交通網絡。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1949年莆田縣百平方千米擁有公路2.4千米;水陸年貨運總量10.92萬噸,貨運周轉量591.86萬噸千米;年客運總量40萬人次,客運周轉量305萬人千米。1990年莆田縣百平方千米擁有公路41千米,交通部門運輸總值達10555萬元;年貨運量56.7萬噸,貨運周轉量5596.7萬噸千米;年客運量243.92萬人次,客運周轉量56166.7萬人千米。
公路
莆田縣境內有國道324線、省道五秀線、涵滄線、縣道笏平線等公路。
截至1990年,莆田縣公路里程683.3千米,其中幹線公路155.91千米、縣鄉公路527.34千米,晴雨通車的里程691.4千米,路旁綠化里程213.99千米.永久性公路橋樑206座,總長5147.72米。
航運
宋代前,莆田縣境內有迎仙渡、溫泉口渡、白湖渡、南湖渡、莆陽(瀨溪)渡。宋紹興年間設有三江口渡、小嶼渡等。
明代,莆田縣境內官渡有:漁滄溪渡(在今東圳水庫區)、小嶼渡(小嶼-惠安沙格,後改為民渡)。民渡有:萩蘆溪渡、鄭坂渡(在今新度鎮)、西溝尾渡(清江-西沫)、西江渡(西江-南箕)、游埭渡(游埭-三步)、三江口渡(新浦-遮浪)。
清代,莆田縣境內主要渡口有鄭坂渡、西溝尾渡(清浦-南箕)、西江渡(西江-南箕)、游埭渡(游埭-三步)、三江口渡(三江口-海濱)、小嶼渡(小嶼-肖厝)等。
1960年間,莆田縣有樟林至霞皋、西許至華亭、東圳至楓葉塘、華亭至萬坂、西沫至西施、西洙至昭靈、吳江至蔡埭、企溪至埔頭等內河渡口10個,渡船22隻。海道渡口有碼頭至鄭坂、後卓溝至鄭坂、南箕至清江、江邊至西洪、陳橋至西利、西洙至西利、鎮前至下江頭、新埔至海濱(即三江口渡)、石頭至東蔡等9個,渡船30隻。
截至1990年,莆田縣境內有內河及海道的渡口17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莆田縣學校教育始見於南北朝。梁陳間,滎陽鄭露偕弟莊、淑自永泰來莆田南湖,構書堂以詩書課子弟。唐代,書堂漸興。開元問(713~741年)始有官學。宋代立軍學,興書院。元代禁私學,始見社學。明代社學大盛。歷代相沿,稱"十室九書堂","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由是,科甲鼎盛,稱為文獻名邦。清代私塾興,新學繼起。隨着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侵入,近代教育應運而生。至宣統三年(1911年),莆田縣有學堂32所,職業培道所3所,蒙養堂2所,育嬰堂3所,盲人院1所。
民國初,學堂改稱學校。之後,教育遂分為普通教育、社會教育、職業教育,教育管理日趨完善,初步形成現代教育結構。但當時政局動盪,經費困難,且學校偏多置於城鎮,教育事業進展緩慢。至1949年,縣內中小學305所,在校學生數35453人,平均每萬人口中有全日制在校學生數僅512.7人。
建國後,中共莆田縣委員會、莆田縣人民政府注重發展教育事業,學校面向工農群眾,人民辦學熱情高漲,教學方法日益改進。學校數和在校學生數逐年增多。隨着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業餘教育、學前教育自成體系。同時,學校注重教學方法研究,提高教育質量。60年代,莆田縣教育成績居全省前茅,成為福建省"高考紅旗縣"。1965年縣內有學校1291所,為1949年的4.2倍,在校學生逾23.87萬人,平均每萬人口中有在校學生2301人,為1949年的4.5倍。
"文化大革命"期間,中等教育結構單一化,學校教學秩序屢受衝擊。
1978年後,教育圍繞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進行一系列的調整改革,普及初等教育,發展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和高等專科教育。同時,廣泛發動社會力量集資辦學。於是,教育結構漸趨合理,辦學條件日臻完善,教學手段益向現代化發展。80年代,隨着社會的改革、開放,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成人學歷教育湧起,尊師重教風氣盛行。莆田縣相繼獲"福建省集資辦學先進縣"、"福建省幼兒教育先進縣"稱號。1990年,莆田縣有學校1140所(城廂區、涵江區所轄學校自1984年析出),在校學生270015人,平均每萬人口中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887人;擁有教師13568人,為1949年的10.29倍。3~6歲幼兒入學率39.28%,其中6歲幼兒入園率為96%,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7.8%,在校小學生鞏固率98.17%,畢業率96.5%,升學率65%。初中畢業生10476人,升學率34.2%。普通高中畢業生1824人,升入大、中專院校的比率為58%,15~40歲少青壯年人非文盲率92.4%。
1949~1990年,莆田縣有4名教師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42名教師被評為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高中畢業生考入高等院校的計18421人,考入中等專業學校的計2.35萬人。
科學技術
莆田人民開展科技活動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便有燒制印花刻紋陶器。唐以前栽培果、茶。唐宋時,建四大陂,開發水利,推廣種糧;創"日曬法"製鹽技術;蔡襄撰寫《荔枝譜》《茶錄》;鄭樵研究天文地理、草木蟲魚,反對五行災異的科學觀點。元代,陳紹叔製造"天球儀"觀測天體,並撰寫《歷代紀年》《竟辰》《擇日》等書。元末明初,名醫方炯編著《杏林肘後方》《傷寒書》《脈理精微》等醫書,流傳至今。科技推進了生產發展,縣內陶瓷、製糖、絲織和茶果加工的工藝技術不斷提高,產品遠銷日本、朝鮮、東南亞和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
民國時期,在縣農林場開展稻作比較試驗、小麥種子地方比較試驗、綠肥作物示範試驗,以及水稻南特號育種、棉花育苗、蔬菜育種、甘薯栽培、新樹育苗等試驗。部分成果曾向群眾推廣。
建國後,科技發展較快。縣先後成立科學技術協會和科學技術委員會。各專業、學科的協會、學會、研究會亦相繼成立。科技活動從科技界擴大到群眾。新式農具推廣、技術革新、品種改良等廣為群眾所接受。"文化大革命"期間,科技活動處於低潮。1978年後,"科學的春天"到來,科技活動邁出低谷,各科研機構相繼恢復和成立,活動內容也從簡單的技術革新、品種改良,發展到具有國內外水平的科研項目。此外,科技活動逐漸延伸到青少年一代,莆田縣各中學、部分小學建立起科技興趣小組,開展形式多樣的青少年科技活動。
1979~1990年,莆田縣科研項目272個,獲國家(部)級、省(廳)級、市(局)級的各類科技進步獎達150個。科技促進莆田經濟的不斷發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已成為莆田人民的共識。1990年莆田縣有科技人員12376人,其中,高級職稱占9.9%,中級占30%,初級占45%,科技網絡初步形成。是年,福建省人民政府確定莆田縣為全省第一個科技示範縣,下撥經費500萬元,制定12個科研項目。為實施"科技興縣"的戰略計劃,縣科技部門廣泛開展科技培訓、科技諮詢、技術推廣與運用等活動,一個專業性與群眾性相結合的"科技興縣"活動,正在各行各業蓬勃展開。
文化事業
莆田自陳時(557~589)鄭氏"開莆來學"之後,名流巨匠燦若繁星。唐代,多有文學著述見世,"百戲"盛行於民間。宋代有書法家蔡襄、史學家鄭樵、著名詞人劉克莊,元代"才名北斗齊"的陳旅、《浮邱集》作者陳紹叔,都是文壇藝苑中的佼佼者。至明、清,民間文藝活動除戲劇外,還有十音八樂等鄉土音樂,舞龍、舞獅、弄九鯉等民間舞蹈,在文化藝術領域裡湧現許多優秀的藝術家和文史學家,李在、曾鯨、黃仲昭、楊舟,以及書法家郭尚先、江春霖等,都曾馳名中外。從唐至清,據不完全統計,各類著述多達3000餘種,傳統戲本8000多冊。
抗日戰爭期間,傳統的莆仙戲吸取外地劇種的表演特色,藝術上有所創新,以抗日為題材的現代戲開始流行。是時,電影傳入莆田。
建國後,人民政府重視文化事業,一方面加強文化管理,一方面組織群眾性的文藝活動,引導民間文化健康發展。1956年建立僑聯影劇院(1963年改稱人民影院),城鄉普遍成立工人、農民俱樂部。1960年實行"精兵簡政"後,文化事業一度徘徊。1964年底,禁演古裝戲,"文化大革命"期間,"革命樣板戲"占據舞台,"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遍布城鄉和廠礦企業,但藝術形式單調。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後,社會文化市場繁榮,廣播、電影、電視、錄像迅速普及,歌舞廳的數量不斷增多,圖書發行和史料徵集工作得到加強,縣、鄉(鎮)、村三級文化網絡日益健全。地方史志的研究和各文獻資料徵集、整理,受到重視,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同時加強文化市場的管理,引導文化事業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服務,促進文化事業健康發展。1986年後,國家文化部門先後授於莆田縣"戲曲之鄉"、"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地區"、"全國文化先進縣"等光榮稱號。1990年,莆田縣建立20個示範點,以實施福建省發展社會主義文化《芳草計劃》。
體育事業
莆田縣開展體育運動歷史悠久。唐代至清,民間多練拳習武,歷史上有武狀元2人,武進士18人。明代,林兆恩創氣功"九序心法"教人健身抗病,下象棋、賽龍舟等民間體育運動也很活躍。
清末,近代體育活動興起。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培元學堂把體育活動列為正課,光緒三十二年,舉行首屆校運動會。民國二十一至三十七年(1932~1948年)共舉行9屆全縣性運動會,還成立體育協進會,出版《南強體育》月刊。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三十一年(1942年)和三十五年(1946年)莆田縣連續3屆獲得福建省第四行政區(包括10個縣)運動會男、女田徑總錦標。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莆田田徑訪問團對抗福州、上海、南京三市,三戰三捷,轟動全國體壇。
解放後,貫徹"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方針,體育運動普及城鄉,各種單項競賽相繼開展。不僅有全縣性的體育運動競賽,而且各部門,各行業都根據各自特點,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競賽。農民籃球隊參加省、市競賽,有64次獲桂冠,10次受國務院等部門表彰;職工先後舉行5屆運動會,競賽項目有田徑等10多項,參加單位有政府各委口;民兵結合練武廣泛開展體育活動,並成立國防體育運動委員會,專抓體育活動,在省市競賽中屢次奪魁。此外還組織老年人、殘廢人開展體育活動,多次舉行運動會。學校體育活動,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都定期舉行運動會,培養體育尖子,為國家輸送大批體育人才。其中有國際級運動健將4人,國家級運動健將39人,省級以上教練6人,國家級裁判員29人。遍布全國各地從事體育教練的逾千名,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42人。
1987年莆田縣被國家體委命名為"全國首批體育先進縣"。至1990年,連續3次被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授予"田徑之鄉"稱號。在這段時間裡,有50人出訪36個國家和地區,4人參加第22屆奧運會,6個縣屬單位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單位,29人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個人,32個單位被評為省體育先進單位,27人被評為省體育先進個人,1990年,被國家體委授予"全國體育先進縣優秀單位"。是年,全縣有體育運動場(館)1195處,群眾體育協會9個,業餘體育學校1所,縣級青少年田徑訓練點24處(小學校)、省級體育傳統項目(籃球、田徑、排球)重點學校3所(中學校),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校1所,體育場地管理處1個。有10個鄉、鎮被評為縣體育先進單位。
醫療衛生
莆田早在陳時即有儒醫。唐宋元明時期,人民醫藥主要靠中醫和草藥。藥鋪是個體開業的,有醫生坐堂診病。清末西醫傳入中國,外國教會在莆田創辦西醫院。民國時期,有官辦、民辦、教會辦的醫療機構。建國前,莆田縣醫療機構規模小,門類不全,衛技人員及藥品短缺,診療費用高,只能為少數人提供服務,衛生防病工作未能開展。據舊志記載: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春季,"疫病在莆田流行,死亡甚多";"嘉靖四十年(1561年)莆田疫病蔓延,死亡甚者眾多,邑人林兆恩收屍葬太平山凡二干具之多。"清代至民國時期,霍亂、鼠疫、天花等烈性傳染病連年發生,每次流行都死亡成千上萬人。僅鼠疫-例,自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0多年中全縣染病18.67萬多人,死亡14.39萬多人。
1949年8月下旬起,縣人民政府相繼接辦民國時期的醫療機構。縣、區成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大力開展群眾性的衛生防疫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就消滅了長期嚴重危害全縣人民健康的霍亂、鼠疫、天花等烈性傳染病。
1958年以後,相繼建立健全了醫療、防疫、保健、醫學教育、藥材供應等各類機構;鄉鎮(公社)建立了衛生院;行政村(大隊)建立了衛生所(合作醫療站)。至1990年末,全縣有綜合醫院4個,中心衛生院3個,衛生院18個,防疫站、婦幼所、衛生進修學校、鹽場職工醫院、精神病療養院各1個,村衛生所411個,工廠、學校、農場、茶場等醫務室29個;在職中西醫衛技人員3570人,病床位2330張;鄉村醫生(含衛生員)1330人,村接生員143人,個體開業醫287人。至此,全縣形成一個規模宏大、門類齊全、結構合理、能防能治的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絡。
風景名勝
莆田縣有湄洲島、廣化寺、梅峰寺、石室岩、紫霄山等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