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研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蒲松齡研究》創刊於1986年,是由蒲松齡紀念館主管,蒲松齡研究所、蒲松齡紀念館主辦的研究蒲松齡生平及其著作的專業性研究期刊。
據2020年5月《蒲松齡研究》期刊官網顯示,《蒲松齡研究》編委會共有學術顧問19人,海外顧問4人,編委6人。
據2020年5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蒲松齡研究》出版文獻共2163篇,總被下載492649次、總被引4238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086、(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039
。據2020年5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蒲松齡研究》文獻量為1497篇,基金論文量為113篇,被引量為2138次、下載量為35379次,根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蒲松齡研究》影響因子為0.19。
歷史沿革
改革開放後,社會科學研究呈現出繁榮復甦局面,淄博市也開始重視對地方先賢名人的研究。蒲松齡作為蜚聲中國國內外的文學家,理所當然受到重視。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經過山東省委宣傳部批准,《蒲松齡研究》於1986年正式創刊,當年發行一期。
1989年,《蒲松齡研究》第二期出版,刊期為半年刊。
1992年,《蒲松齡研究》刊期由半年刊更改為季刊[1]。
2014年12月,《蒲松齡研究》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蒲松齡研究》主要欄目有蒲松齡生平、思想、交遊、行跡研究;《聊齋志異》研究及賞析;《聊齋志異》在國外;《聊齋志異》與現當代文學;聊齋詩詞、文賦、俚曲研究及賞析;《醒世姻緣傳》專題討論;聊齋故事新譯新評;聊齋戲曲、影視改編評論;名家談聊齋;以及中國文言小說研究等。
人員編制
據2020年5月《蒲松齡研究》期刊官網顯示,《蒲松齡研究》編委會共有學術顧問19人,海外顧問4人,編委6人。
《蒲松齡研究》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超星期刊等收錄,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2018年)。
出版發行
據2020年5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蒲松齡研究》出版文獻共2163篇。
據2020年5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蒲松齡研究》文獻量為1497篇,基金論文量為113篇。
影響因子
據2020年5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蒲松齡研究》總被下載492649次、總被引4238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086、(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039。
據2020年5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蒲松齡研究》被引量為2138次、下載量為35379次,根據2017年中國期刊[2]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蒲松齡研究》影響因子為0.19(歷史類學刊刊均影響因子為0.34),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名第5825名。
榮譽表彰
《蒲松齡研究》為《Caj-cd規範》獲獎期刊。
《蒲松齡研究》的刊名由沈雁冰(茅盾)先生題寫。
精神理念
《蒲松齡研究》是蒲松齡研究所為中外聊齋學研究專家學者及愛好者提供的一塊理論陣地,旨在推動蒲松齡研究的開展,反映中國國內外蒲學研究動態及其研究成果,溝通中國國內外蒲學研究的信息。
投稿須知
《蒲松齡研究》投稿時應忠於史實,議論持之有據。文筆新鮮、活潑。稿件用規範簡化漢字。來稿要求在八千字左右。
視頻
蒲松齡研究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期刊、月刊、季刊、年刊設計找什麼樣的設計公司更好 ,搜狐,2021-02-19
- ↑ 中國期刊雜誌排行 ,搜狐,2017-08-21